2.中唐吐蕃统治时期壁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163
颗粒名称: 2.中唐吐蕃统治时期壁画
分类号: K879.214-53
页数: 4
页码: 273-276
摘要: 敦煌中唐吐蕃统治期间的石窟中,具有不空绢索、如意轮菩萨的窟室有10余个,除西千佛洞、榆林窟各有1窟外,其余都在莫高窟,其窟号有莫高窟第 117、129、:200、285、358、361、384、386 窟。西千佛洞第 18 窟,莫高窟第158、176窟及榆林窟第24窟仅有如意轮图。个别的窟在不同学者的文中有些参差③其基本情况如下。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内容

敦煌中唐吐蕃统治期间的石窟中,具有不空绢索、如意轮菩萨的窟室有10余个,除西千佛洞、榆林窟各有1窟外,其余都在莫高窟,其窟号有莫高窟第 117、129、:200、285、358、361、384、386 窟。西千佛洞第 18 窟,莫高窟第158、176窟及榆林窟第24窟仅有如意轮图。个别的窟在不同学者的文中有些参差③其基本情况如下。
  (1 )莫高窟第117窟是盛唐窟,后代多有修缮。从吐蕃到五代西夏及清,均有重修之举。主室北壁中唐画《弥勒经变》、南壁画《观经变》。主室东壁门两侧为中唐所画,南侧画如意轮观音,北侧画不空绢索观音。其形象特点如下。不空绢索观音,结跏趺坐,戴化佛冠,披鹿皮衣。一面六臂,持三叉戟、宝瓶、手印、莲花、绢索、君持。胁侍2身龙王。
  (2) 莫高窟第129窟为盛唐窟。中唐五代重修。南壁中唐画《观经变》、 北壁为《弥勒变》。东壁门北中唐画如意轮,下有五代男供养人。南壁画不空绢索,下有五代女供养人。不空绢索观音结跏趺坐,戴化佛冠、着鹿皮衣。一面八臂,持三叉戟、宝瓶、手印、柳枝、数珠、绢索、君持。胁侍日光菩萨、月光菩萨、龙王、婆薮仙、辩才天、忿怒尊、夜迦神以及飞天,共16身。
  (3) 莫高窟第285窟为西魏窟,中唐至元多次重修。前后室之间的甬道为中唐所画,顶有趺坐菩萨已残。雨道北壁画有如意轮观音,南壁画有不空绢索观音。
  不空绢索观音为结跏趺坐。戴化佛冠、披鹿皮衣。一面六臂,持三叉戟、宝瓶、手印、君持,余不详。胁侍可见为3身菩萨。
  (4) 莫高窟第200窟是吐蕃窟。覆斗顶形南壁画观无量寿与报恩经变, 北壁分画药师与弥勒经变。东壁门两侧:南边不空绢索观音变1铺,下屏风两扇分画女供养人与孝养品;门北边画如意轮观音变1铺。下屏风两扇,分画男供养人2身等。门上方有愿文榜题之记①。
  不空绢索结跏趺坐,戴有化佛冠、着鹿皮衣,一面八臂,持拿宝印、宝瓶、莲花、柳枝、三叉戟、绢索、君持。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天王、菩萨等共13身眷属。
  (5)莫高窟第358窟,吐蕃时期建窟。前室有吐蕃时期题记(已漫漶), 还有毗沙门与毗琉璃天王。主室南壁观无量寿、弥勒经变。北壁药师与天请问经变。主室东壁门上画说法图,门南画不空绢索观音1铺。其下有中唐、五代、西夏画男供养人重层。门北画如意轮观音变1铺,下为吐蕃、五代、西夏数层女供养人重叠。不空绢索观音像一面结跏趺坐、戴化佛冠、着鹿皮衣,八臂持三叉戟、莲花、柳枝、宝瓶、君持。有天王、菩萨、婆薮仙、辩才天、龙王、忿怒尊共19身眷属。
  (6)莫高窟第361窟为吐蕃窟,五代有重修。南北壁为阿弥陀、金刚经变;药师与弥勒经变。主室东壁门上为释迦多宝,主室门南侧上部画千手钵文殊1铺,中部画不空绢索观音变。下画五代女供养人6身,有残北画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经变,下部已毁圮,仍有可能是如意轮观音。其不空绢索观音像结跏趺坐,戴化佛冠、披鹿皮衣。一面八臂分持三叉戟、宝杖、莲花、君持、宝瓶,余不详。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菩萨、婆薮仙、辩才天、龙王、忿怒尊共16身眷属。
  (7)莫高窟第384窟为盛唐营建、吐蕃时完成,五代修窟门。清代有重修。主室南壁龛东侧,吐蕃时画六臂不空绢索观音,龛西侧广博身如来。主室北壁龛东侧为六臂如意轮观音,恰与不空绢索相对,龛西侧为趺坐佛1 身。西面主龛外画2坐佛,南侧为宝胜如来。其不空绡索结踟趺坐,一面戴化佛冠,披鹿皮衣。六臂持三叉戟、宝瓶、绢索、君持。有日光、月光菩萨,飞天、天王、龙王、婆薮仙、辩才天、忿怒尊、夜迦神等共16身眷属。
  (8)莫高窟第386窟,初唐窟,吐蕃、五代、清重修。前室通南壁不空绢索观音、北壁如意轮观音经变®。不空绢索结跏趺坐,一面戴有化佛冠、着鹿皮衣,六臂中有拿3叉戟与宝杖,余不详。4身眷属。
  (9) 西千佛洞第18窟,为吐蕃时期窟,五代重修。覆斗形向南。东西壁画药师与观经变。南壁门上残存降魔变。门西画不空绢索观音1铺,有残损,下有壶门。不空绢索观音像。戴有化佛冠、着鹿皮衣。一面六臂,分持三叉戟、宝瓶、莲花、绢索、花蕾、君持。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菩萨、童子、 龙王、忿怒尊、婆薮仙、辩才天,共16身眷属。
  (10)莫高窟第158窟为中唐吐蕃窟,主室东壁门上画如意轮观音1 補。门两侧为思益梵天与金光明经变。门南的《思益经》下有屏风8扇,绘梵天等请问。门北《金光明》下亦画屏风8扇,绘流长者子品、舍身品。此窟没有不空绢索菩萨。
  (11)莫高窟第176窟为盛唐窟,中唐宋重修,东壁门上有如意轮观音及千手观音变。
  (12)莫高窟第 471 窟为中唐窟,有如意轮观音,所持法器与眷属及对称都模糊不详。
  (13)榆林窟第24窟,有如意轮观音,右思惟手并持宝珠数珠,左持如意轮及手印与光明山。法器,有婆薮仙、功德天、忿怒尊六胁侍。对称画面不详。
  综上所述,西魏造窟有1个(莫高窟第285窟)、初盛唐所建即吐蕃统治时期补绘窟有5个(莫高窟第117、129、176、384、386窟),而吐蕃统治时期建窟有6个(莫高窟第158、200、358、361、471窟,西千佛洞第18 窟),不详一处(榆林窟第24窟)。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