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162 |
颗粒名称: | 1.吐蕃统治时期之前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4 |
页码: | 270-273 |
摘要: | 敦煌的不空绢索与如意轮观音经绘,在中唐吐蕃统治时期成组出现但其始于其前,仅有一窟,即莫高窟第148窟,且是绘塑结合的完备经变因其重要而特别的先导作用,于此加以介绍。此窟即文书中著名的“李家窟”,大历年间由李大宾所建。其造像、绘画、碑刻,已有多种研究,公维Í 又对全窟整体进行了专门的研究①。窟中大历十一年(776 年)《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中明确言列造像题材:素涅槃像一铺,如意轮菩萨、不空绢索观音各一铺;画报恩、 天请问、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东方药师、西方净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弥勒上生下生、如意轮、不空绢索等变各一铺,贤劫千佛一千躯。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