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137 |
颗粒名称: | 1.法会起缘的因由——舍卫城乞食图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3 |
页码: | 221-223 |
摘要: | 经文开篇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① 经文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佛开始讲经之前的事,经变抓住了有时间顺序的情节以入舍卫城乞食、饭食、洗足、敷座等4个场景生动地表现了 “法会因由分”的内容,其中人舍卫城乞食是表现最多的场景,莫高窟第 112、154、144、145、236、359、361窟《金刚经变》都有绘制,表现的内容大致相同。吐蕃统治前期莫高窟第154窟《金刚经变》右下角画出舍卫城城墙、门楼,佛和随行的菩萨在城门外,正前往乞食,吐蕃统治后期,这一场景的表现更加详细。下面就是莫高窟第359窟南壁《金刚经变》人舍卫城乞食图,画面左边是楼阁高耸的舍卫城,佛和弟子行至城门前,有人走出城门,双手捧饭食,恭敬地施与佛。在宫墙的侧面是乞食完毕正返回祇园的佛和弟子。莫高窟第359、361窟在归途中的佛和弟子面前画有一身小孩,双手捧物向佛走来,这是经文中没有的内容(图6)。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