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112 |
颗粒名称: | 关于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西方净土变》——以十六观图为中心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17 |
页码: | 171-187 |
摘要: | 描绘阿弥陀佛西方浄土世界的《西方净土变》在隋唐有了很大的发展。敦煌莫高窟在初唐时期出现了覆盖整个壁面的大型《西方净土变》。到了盛唐,大型《西方净土变》的外围又附加了《观无量寿经》中所说的未生怨及十六观的内容。关于初唐至盛唐的《西方净土变》,松本荣一①、孙修身②、施萍亭③等先生进行过研究。笔者也发表过以这一时期为对象的论文④。另外,关于五代曹氏归义军时期的作品,沙武田先生也做过敦煌遗书中使用过的白描稿的研究⑤。因此,可以说从初唐、盛唐至五代曹氏归义军时期的样式已经相当明确,但是,关于吐蕃时期的《西方净土变》,除了孙修身先生及施萍亭先生做过概括性的基础研究®,还未被详细地研究过。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