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111 |
颗粒名称: | 五、结束语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1 |
页码: | 170 |
摘要: | 成为唐代羁縻州的各个粟特故地小的城邦国,虽还有一定独立的政治权利,但这种隶属关系自然改变了粟特人在汉地的身份地位。他们身份的降低是必然的,虽然商人富贾仍能保有以前的生活,但在汉地人民的心目中必然多了些歧视。甚至吐蕃统治也从未把他们的存在视作威胁。失去聚居地的粟特人,在敦煌地位低下的民众沦为寺户,不得不改信佛教寻求庇护。身份变化直接关系到敦煌美术中粟特流派的演变,更加速了粟特流派融人到敦煌美术当中。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