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敦煌的寺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109
颗粒名称: 3.敦煌的寺户
分类号: K879.214-53
页数: 2
页码: 168-169
摘要: 吐蕃管辖时期,在“役部”中可见寺户充当役匠。从S.0542《敦煌诸寺丁壮车牛役薄》中有粟特寺户姓名和被差役的种类看,其中有从事修佛的塑匠、木匠,这些工作应该有应是针对石窟寺庙的修建而工作,也包括绘制壁画的工作,即原来的画工画匠。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内容

吐蕃管辖时期,在“役部”中可见寺户充当役匠。从S.0542《敦煌诸寺丁壮车牛役薄》中有粟特寺户姓名和被差役的种类看,其中有从事修佛的塑匠、木匠,这些工作应该有应是针对石窟寺庙的修建而工作,也包括绘制壁画的工作,即原来的画工画匠。
  关于敦煌石窟壁画的画工画匠的研究,向达先生在考察莫高窟与榆林窟等敦煌石窟后,对供养人画像中画工画匠首次进行讨论。他提到:“17号窟为中唐高手所作,保存极佳,为全榆林窟冠……”① 姜伯勤先生在《敦煌的画师、绘画手与丹青上士》®中对敦煌的各类画工做了深人研究,马德先生在《敦煌画匠称谓及其意义》中进一步作了探讨③。在南北朝至唐代,作为工匠的画匠应该都有匠藉。敦煌文献中出现的关于普通画匠的称谓一般来说都是对其的称颂,主要有“良匠”“巧匠” “丹青”“丹笔”“画手”“绘画手”“画人”等,另将级别较高的官吏画匠称作 “知画手”“绘画手”等。中唐河西地区的工匠艺术家也仍基本是初盛唐传承下来的属于本地的画匠,其中有留居于此的粟特裔民的存在,他们仍被配役。在吐鲁番出土的唐西州文书中有记载画匠与其他工匠一起被分配在官司应役。
  吐蕃时期寺户走向了农奴制的受压迫境地,沦为寺户的粟特画匠在人身自由上远不如以前,不得不听命于役使者,不能有个性的表露,自然在壁画中少有他们的痕迹。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