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108 |
颗粒名称: | 2.粟特人中的功德主、施主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1 |
页码: | 168 |
摘要: | 捐资建窟,是粟特商人参加佛教活动的最好方式,也有利于他们的商业活动顺利进行。莫高窟第44窟南壁中部观音菩萨像上有一则供养题记,“观世音菩萨……使康秀华一心供养”,但没有供养人画像。莫高窟第 44窟为盛唐开凿的洞窟,后经中唐、五代重修,现存壁画多为中唐作品。 该处供养题名表示从事胡粉生意的康秀华资助绘画的观世音菩萨造像, 就是中唐作品。这里的康秀华就是P.2912号文书中的粟特商人。S.6064 文书中还有一位商人安勿赊,向寺院施麦50石①。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