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103 |
颗粒名称: | 1.莫高窟第158窟粟特人的题记与图像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3 |
页码: | 161-163 |
摘要: | 莫高窟第158窟为吐蕃统治晩期前段的公元9世纪初至939年左右①修建。在洞窟内所存中唐供养人画像有两处,其中一处于甬道北壁画供养比丘2身、吐蕃装男供养人1身,其中西向第1身题名“大番管内三学法师持钵僧宜”以及窟室北壁藏文题记“赞普”推测,该窟建筑于吐蕃时代晩期②,是中唐吐蕃统治时期的代表窟。沙武田先生认为该洞窟极有可能是粟特人安氏营建的功德窟③;甬道南壁画中唐供养比丘4身。作为粟特人功德窟,雨道比丘像和蕃装供养人画像中,应有九姓胡人。在中唐供养人像中,僧人供养多于世俗人,这与吐蕃统治时期佛教成为人们的避难所④有关。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