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时期敦煌石窟壁画修筑者中的粟特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097
颗粒名称: 吐蕃时期敦煌石窟壁画修筑者中的粟特人
分类号: K879.214-53
页数: 13
页码: 158-170
摘要: 自隋末唐初,从化乡成为敦煌地区粟特人的聚居地,这为我们研究粟特人在中国的生活状况提供了鲜活、全面的资料。他们最初通过贸易往来来到这里,同样因为贸易留在这里,并参与到敦煌当地的社会生活中。粟特人本土信仰的多元化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敦煌这个佛教圣地能够融洽相处。藏经洞文献中大量记载了九姓胡人与佛教活动的诸多关系,石窟艺术中大量出现的粟特美术元素,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敦煌石窟艺术的创造者中有相当数量的粟特人。他们有的是以洞窟功德主、窟主、施主等身份参与的有名望,有财力的贵族阶层,有的是受雇于佛寺的画工、画匠等下层劳动者,以直接的方式参加洞窟的具体营建,或以间接的方式影响到石窟艺术的设计与创作。在隋至唐初的石窟壁画中可以较多的看到他们的美术创作。到了中唐时期,由于吐蕃对敦煌的统治限制了石窟艺术的发展,我们在壁画中很少见到粟特人的痕迹,但这并不能说他们在石窟建造中缺失了。对此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做过分析,本文从壁画中存留的迹象试析粟特人以施主、画匠等身份在吐蕃统治时期是怎样继续他们对敦煌美术的贡献的。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内容

自隋末唐初,从化乡成为敦煌地区粟特人的聚居地,这为我们研究粟特人在中国的生活状况提供了鲜活、全面的资料。他们最初通过贸易往来来到这里,同样因为贸易留在这里,并参与到敦煌当地的社会生活中。粟特人本土信仰的多元化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敦煌这个佛教圣地能够融洽相处。藏经洞文献中大量记载了九姓胡人与佛教活动的诸多关系,石窟艺术中大量出现的粟特美术元素,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敦煌石窟艺术的创造者中有相当数量的粟特人。他们有的是以洞窟功德主、窟主、施主等身份参与的有名望,有财力的贵族阶层,有的是受雇于佛寺的画工、画匠等下层劳动者,以直接的方式参加洞窟的具体营建,或以间接的方式影响到石窟艺术的设计与创作。在隋至唐初的石窟壁画中可以较多的看到他们的美术创作。到了中唐时期,由于吐蕃对敦煌的统治限制了石窟艺术的发展,我们在壁画中很少见到粟特人的痕迹,但这并不能说他们在石窟建造中缺失了。对此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做过分析,本文从壁画中存留的迹象试析粟特人以施主、画匠等身份在吐蕃统治时期是怎样继续他们对敦煌美术的贡献的。

附注

①姜伯勤《敦煌与波斯》,《敦煌研究》1990年第3期。 ②傅海波、崔瑞德编,史卫民等译《剑桥伊朗史》第29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① 薄小莹《敦煌莫高窟6世纪末至9世纪中叶的装饰图案》,《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 第五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② 雷奈•格鲁塞著,常任侠等译《近东与中东的文明》第74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 年。 ① 樊锦诗、赵青兰《吐蕃占领时期莫高窟洞窟壁画分期研究》,《敦煌研究文集•石窟考古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 ② 刘永增《莫高窟第158窟的纳骨器与粟特人的丧葬习俗》,《敦煌研究》2004第2期。 ③ 沙武田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与粟特人关系考》,《艺术设计研究》2010年第1、2期。 ④ 沙武田《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考察》,《中国藏学》2003年第2期。 ⑤ 刘永增《莫高窟第158窟的纳骨器与粟特人的丧葬习俗》,《敦煌研究》2004年第2 期。 ①樊锦诗、刘玉权《敦煌莫高窟唐前期洞窟分期》,《敦煌研究文集•石窟考古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 ①池田温《8世纪中叶敦煌的粟特人聚落》,《欧亚文化研究》,1965年。其译文见刘俊文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九卷《民族交通》第140-220页,中华书局,1993 年。 ① 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绵研究》,《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第196页,文物出版社,1994年;陆庆夫《唐宋间敦煌粟特人之汉化》,《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② 荣新江《敦煌学与中外关系史研究》,《敦煌与丝路文化学术讲座》第二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③ 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58页,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 ④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第196页,文物出版社,1994年。 ⑤郑炳林《康秀华写经施入疏与炫和尚货卖胡粉历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第3卷,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① 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绵研究》,《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 ② 郑炳林、王尚达《吐蕃统治下的敦煌粟特人》,《中国藏学》1996年第4期。 ③ 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 ④ 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第8~24页,中华书局,1987年。 ⑤ 荣新江《华戎交汇——敦煌民族与中西交通》第87页,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⑥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室《敦煌资料》第261页,中华书局,1961年。 ⑦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第3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⑧ 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吐蕃传上》,中华书局,1975年。 ① 荣新江《华戎交汇——敦煌民族与中西交通》第45~47页,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②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38页,大蔵出版株式会社,1990年。 ③ 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150、153页,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 ① 《S.6064,未年正月十五日报恩寺诸色入破历算会稿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 第3辑第298页,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 ②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第104~11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① 向达《莫高、榆林二窟杂考》,《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② 姜伯勤《敦煌的画师、绘画手与丹青上士》,《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③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室《敦煌资料》第261页,中华书局,1961年;马德(敦煌画匠称谓及其意义》,《敦煌研究》2009年第1期。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

阅读

相关人物

郭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