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3091 |
颗粒名称: | 莫高窟第14窟介绍 |
分类号: | K879.214-53 |
页数: | 2 |
页码: | 145-146 |
摘要: | 莫高窟第14窟开凿于晚唐,经宋代重修。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心柱南、北向面的经变画下方各有一排宋代绘制的供养比丘,仔细辨认后发现这两处均有重层壁画现象,底层壁画应是晚唐所绘之供养人。这两处供养人情况更为复杂,中心柱南北向面长均为155.00厘米,供养人壁画高度约30.00厘米。表层的宋代供养人均为比丘形象,以东为首,均为结跏趺坐,高度约为24.00厘米,每身供养人所占宽度约15.00厘米,榜题条大小相近,约为6.00X7.00厘米。底层供养人,北向面可见胡跪的比丘,以西为首,高18.00厘米,榜题条3.00x9.00厘米,南向面隐约可见站立的世俗供养人。现将供养人情况详述如下:中心柱北向面。 |
关键词: |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