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较为独特的东壁门上夫妇供养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3059
颗粒名称: 4.较为独特的东壁门上夫妇供养像
分类号: K879.214-53
页数: 2
页码: 121-122
摘要: 作为一男一女对坐于东壁门上供养的形式,必是夫妇无疑,而且一般情况下应是洞窟功德主已亡故的父母或祖父母。与莫高第359窟同时代的第231窟窟主阴嘉政亡父母阴伯伦夫妇即是代表气这种夫妇对坐于洞窟东壁门上的供养形式,到了晚唐时期则大量出现,如莫高窟第144窟功德主亡父母索留南与张氏夫妇,第12窟窟主金光明寺索法律之已故祖父母索奉珍夫妇②,第138窟阴氏某夫妇并智惠性供养像③,第20窟某夫妇等。和以上的同类供养像比较,莫高窟第359窟夫妇像没有身后的侍从像,又出现书写应是洞窟营建功德愿文大量文字的榜题框。不画侍从像, 有可能是画家考虑受空间限制而省略,也有可能就是该夫妇只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没有官位,生前没有家奴可供驱使,因此也就不宜于表现于洞窟画像中了。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内容

作为一男一女对坐于东壁门上供养的形式,必是夫妇无疑,而且一般情况下应是洞窟功德主已亡故的父母或祖父母。与莫高第359窟同时代的第231窟窟主阴嘉政亡父母阴伯伦夫妇即是代表气这种夫妇对坐于洞窟东壁门上的供养形式,到了晚唐时期则大量出现,如莫高窟第144窟功德主亡父母索留南与张氏夫妇,第12窟窟主金光明寺索法律之已故祖父母索奉珍夫妇②,第138窟阴氏某夫妇并智惠性供养像③,第20窟某夫妇等。和以上的同类供养像比较,莫高窟第359窟夫妇像没有身后的侍从像,又出现书写应是洞窟营建功德愿文大量文字的榜题框。不画侍从像, 有可能是画家考虑受空间限制而省略,也有可能就是该夫妇只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没有官位,生前没有家奴可供驱使,因此也就不宜于表现于洞窟画像中了。
  而从我们后面的分析表明,该洞窟功德主为粟特九姓胡之石姓家族, 作为外来的中亚移民并后裔,在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大多沦为寺户或下层平民④,即使是那些仍保存有较高社会地位和丰厚经济实力的家族,受中亚胡人传统习俗影响,多半可能并不蓄奴,因为胡人历来多为中原汉人统治者与大家族、大官僚的家奴,大家所熟知的“胡旋女”与胡人“侏儒”就是中亚各国进贡唐王朝的礼物,供统治者们享乐。大量唐墓壁画与胡人牵驼俑的出土,也清楚地告诉我们,胡人身为历代统治者达官贵人家奴的低贱地位,以唐代最为集中。事实上此现象早在汉代就较为普遍。《汉书•汲黯传》记汲黯为了保护因匈奴降汉时违抗圣令的商人及亲属五百余人,而向汉武帝进谏:“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为奴婢,赐从军死者家。”据葛承雍先生研究,到了唐代,大量胡人流寓中原长安,因其出身、职业、体貌、 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关系的影响,虽然有大量的胡人生活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但又常常受到汉人社会的歧视' 由此表明中亚胡人极有可能对此不公平的历史现象有本能的抵触心理。受此心理的影响,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像其他洞窟的父母或祖父母供养像一样同时出现的侍从像,这颇为独特。当然在此并不能否认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因经商而富甲天下的胡商,其拥有大量的家侍当属例外,如P.3813《判集》记载长安胡商史婆陀家兴贩,资财巨富,身有勋官骁骑尉,其园池屋宇、衣服器玩、家僮侍妾比王侯。”② 至于该夫妇像与洞窟窟主、僧尼、男女供养像的关系以及其在洞窟营建之时健在与否,为什么被画在东壁门上位置等诸现象的考察,仍是需要作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附注

① 沙武田《敦煌莫高窟第231窟阴伯伦夫妇供养像解析》,《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② 范泉《莫高窟第12窟供养人题记、图像新探》,《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 ③沙武田《莫高窟第138窟智惠性供养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 ④ 池田温《8世纪中叶におけゐ敦煌のソダド人聚落》,《ユ-ラツア文化研究》1965年第1期;池田温著,孙晓林等译《唐研究论文集》第3~6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