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系”绘画在菩萨造型上的图像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988
颗粒名称: “吐蕃系”绘画在菩萨造型上的图像特征
分类号: K879.214-53
页数: 1
页码: 35-36
摘要: 由此,我们大概能够总结出中唐时期“吐蕃系”绘画在菩萨造型上的基本图像特征:第一,“吐蕃一尼泊尔”式的菩萨面庞多为长方形,额部较宽,略见方形;第二,眼睛多画成眼帘下垂式,上眼皮为一长长的弧形(这种下垂式眼帘的画法在后来的西藏绘画中得以完整保留并赋予更多装饰性);第三,吐蕃式头髻与宝冠早期流行一种桶形高髻,上缠有布帛,大昭寺与布达拉宫中松赞干布的雕塑便束着这样的高桶形缠头式发髻,敦煌莫高窟第159窟壁画中的赞普像也有同样的发冠,高桶式缠头外又束宝冠,宝冠原本就很高,发髻又高耸超出宝冠,宝冠与发髻所占比例颇大(住往占二分之一);第四,“吐蕃一尼泊尔”式的头光一般呈马蹄形或是一长圆形,背光与头光图案很朴素,无装饰图案,只有几条色带;第五,敦煌“吐蕃系”绘画还有一个特点菩萨垂下的那只手臂比例过长,指尖部分已抵膝盖。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内容

由此,我们大概能够总结出中唐时期“吐蕃系”绘画在菩萨造型上的基本图像特征:第一,“吐蕃一尼泊尔”式的菩萨面庞多为长方形,额部较宽,略见方形;第二,眼睛多画成眼帘下垂式,上眼皮为一长长的弧形(这种下垂式眼帘的画法在后来的西藏绘画中得以完整保留并赋予更多装饰性);第三,吐蕃式头髻与宝冠早期流行一种桶形高髻,上缠有布帛,大昭寺与布达拉宫中松赞干布的雕塑便束着这样的高桶形缠头式发髻,敦煌莫高窟第159窟壁画中的赞普像也有同样的发冠,高桶式缠头外又束宝冠,宝冠原本就很高,发髻又高耸超出宝冠,宝冠与发髻所占比例颇大(住往占二分之一);第四,“吐蕃一尼泊尔”式的头光一般呈马蹄形或是一长圆形,背光与头光图案很朴素,无装饰图案,只有几条色带;第五,敦煌“吐蕃系”绘画还有一个特点菩萨垂下的那只手臂比例过长,指尖部分已抵膝盖。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