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已明显“吐蕃”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986
颗粒名称: 第二种已明显“吐蕃”化
分类号: K879.214-53
页数: 1
页码: 34
摘要: 这类作品以Stein paintingl03为其代表 (图1)。绘画材料有绢质也有纸质者,通常呈现为一种特殊长条状画幅,长约50.00厘米,宽约14.00厘米。其构图简单,画面上只画一位菩萨立像,除少数菩萨背后为圆形项光外,大多为马蹄形或长圆形项光,菩萨头戴三叶冠或宝冠,披散在两肩上的若干缕长发带有某种装饰性效果;上身坦裸, 披帛带,戴项饰与臂钏,腰下着色彩斑斓的薄丝紧身裙裤;垂下的那只手臂长至过膝,体魄粗壮,两腿又粗又直,其古拙简朴的造型与同时期西藏腹地拉萨査拉鲁甫石窟造像可相互印证,与“吐蕃系”绘画关系非常明显。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内容

这类作品以Stein paintingl03为其代表 (图1)。绘画材料有绢质也有纸质者,通常呈现为一种特殊长条状画幅,长约50.00厘米,宽约14.00厘米。其构图简单,画面上只画一位菩萨立像,除少数菩萨背后为圆形项光外,大多为马蹄形或长圆形项光,菩萨头戴三叶冠或宝冠,披散在两肩上的若干缕长发带有某种装饰性效果;上身坦裸, 披帛带,戴项饰与臂钏,腰下着色彩斑斓的薄丝紧身裙裤;垂下的那只手臂长至过膝,体魄粗壮,两腿又粗又直,其古拙简朴的造型与同时期西藏腹地拉萨査拉鲁甫石窟造像可相互印证,与“吐蕃系”绘画关系非常明显。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