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图式分析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979
颗粒名称: 2.图式分析二
分类号: K879.214-53
页数: 2
页码: 28-29
摘要: “文殊——维摩”对位与“皇帝一赞普”对位。安排这样的人物对位,选取文殊问疾的情节,要义在文殊与维摩由辩难到息诤,起到宣说佛法的共同目的。下方皇帝与赞普同往问疾,并赴盛会,其寓意在于唐蕃由交兵到会盟,永结舅甥之好的时代主题。对蕃据时期的敦煌人而言,唐朝皇帝与吐蕃赞普是关系他们如何生存的两位关键人物,画中的主角也即是蕃据时期敦煌的主角。敦煌画工巧妙地将图像与经义,心愿与历史结合起来,经文与图像间的对应贴切而不露痕迹。潜藏于图像中的真实用意,线索在敦煌文书和愿文中皆能读到。祈愿唐蕃和睦相处,永离战争之苦,是图式给出的第二层语境。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内容

“文殊——维摩”对位与“皇帝一赞普”对位。安排这样的人物对位,选取文殊问疾的情节,要义在文殊与维摩由辩难到息诤,起到宣说佛法的共同目的。下方皇帝与赞普同往问疾,并赴盛会,其寓意在于唐蕃由交兵到会盟,永结舅甥之好的时代主题。对蕃据时期的敦煌人而言,唐朝皇帝与吐蕃赞普是关系他们如何生存的两位关键人物,画中的主角也即是蕃据时期敦煌的主角。敦煌画工巧妙地将图像与经义,心愿与历史结合起来,经文与图像间的对应贴切而不露痕迹。潜藏于图像中的真实用意,线索在敦煌文书和愿文中皆能读到。祈愿唐蕃和睦相处,永离战争之苦,是图式给出的第二层语境。
  “中唐一吐蕃样”《维摩变》借用“贞观样”表达的语境,是因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敦煌的民情物态而作出的新图式。图式语境的改变,重点并不在画面出场人物的形象特征,而在图像所生成的特殊语境:蕃据时期的汉人是如何借重图像,艺术地传达对家国的系念和内心的纠结。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