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佛经中所谈到的“月轮”概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965
颗粒名称: 三、佛经中所谈到的“月轮”概念
分类号: K879.214-53;J19-53;B946.6-53
页数: 2
页码: 12-13
摘要: 对大多数人来说,月光是美好的印象,以月光为名,让人听得很欢喜, 所以佛经里面有月光佛、月光菩萨、月光比丘、月光王子、月光夫人等等, 不胜枚举④。佛陀也曾经借由月光的增、减来比喻善、恶丈夫的德行⑤, 或本生谭中说有“月光王本生”⑥等。对《般若经》中借由月轮来说明佛德光明、 修德庄严的例子处处可见。或用以比喩佛身的不增不减⑦,或用来形容眉间毫相放光的景象①或形容世界种的形状②或用以比喻念佛三昧的白净圆满相③,或作“月光三摩地”等三昧之名④或被佛陀视为祥瑞的梦兆等等⑤。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文集 喇嘛宗 宗教艺术

内容

对大多数人来说,月光是美好的印象,以月光为名,让人听得很欢喜, 所以佛经里面有月光佛、月光菩萨、月光比丘、月光王子、月光夫人等等, 不胜枚举④。佛陀也曾经借由月光的增、减来比喻善、恶丈夫的德行⑤, 或本生谭中说有“月光王本生”⑥等。对《般若经》中借由月轮来说明佛德光明、 修德庄严的例子处处可见。或用以比喩佛身的不增不减⑦,或用来形容眉间毫相放光的景象①或形容世界种的形状②或用以比喻念佛三昧的白净圆满相③,或作“月光三摩地”等三昧之名④或被佛陀视为祥瑞的梦兆等等⑤。
  密典则多用来形容曼荼罗的圆整清净,如“当画曼拿罗,圆满如月轮”⑥。早在阿地瞿多翻译《陀罗尼集经》的时候,已经出现“般若坛法”, 般若菩萨便是坐在月轮中央,但此是作为供养法式,强调水坛息灾之用,似未涉及观想法⑦。千手观音法中有利用月光观想而治病的,“若为热毒病求清凉者,当于月精摩尼手”⑧,这或与禅修者春天习禅人于火三昧有关朕⑨。释迦佛也曾观想心中密放月爱慈光的方式,令纵广世界如颇梨镜,照见至十方国土,以此开启施食饿鬼之法⑩。可见,佛家善用柔和清凉的月光特性,来调柔身心,補助禅修。《大日经》中则说到真言字轮的观想与阿字观法。⑫至此,三摩地观想法的成熟:月轮→种子字→三昧耶形→本尊,则是密教瑜伽的成熟特色。

附注

④ 翟昙僧伽提婆《增壹阿含经•弟子品与清信士品》,《大正藏》第2册,第558页中,第 560页上。 ⑤ 《别译增壹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第465页中。 ⑥ 月光,梵名Candra-prabha,为印度古帝王之名,即释迦佛过去世修菩萨行的前身。此王具有大威德,曾布施头颅给劳度差婆罗门,满足檀波罗蜜行,又称月光菩萨。事迹纪录在《贤愚经》《月光菩萨经》以及《大宝积经》当中。 ⑦ “其诸佛身,亦复如是。见大之时,亦无所增。见小之时,亦无所减。佛子!譬如月轮,阎浮提人见其形小,而亦不减。月中住者见其形大,而亦不增。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此三昧,随其心乐,见诸佛身种种化相,言辞演法,受持不忘。而如来身,不增不减。”实叉难陀《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定品》,《大正藏》第10册,第52页中。 ① 阇那崛多《佛本行集经》,《大正藏》第3册,第759页中。 ② 实叉难陀《大方广佛华严经•华藏世界品》《大正藏》第10册,第52页中。 ③ 达摩笈多《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大正藏》第 13 册,第 852 页中。 ④ 法护《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大正藏》第11册,第868页上。 ⑤ 阇那崛多《佛说出生菩提心经》《大正藏》第17册,第892页中。 ⑥ 法贤《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大正藏》第8册,第797页上。 ⑦ 阿地瞿多《陀罗尼集经》,《大正藏》第18册,第 809页上。 ⑧ 伽梵达摩《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0册, 第111页上。 ⑨“若行者欲行禅定,宜当善观四大境界,随时增损。春时应入火三昧,以温身体。火光猛盛,身体蒸热,宜当治之。想诸火光作如意珠,从毛孔出,焰焰之间,作金莲华,化佛坐上说治病法。以三种珠者月精摩尼,二者星光摩尼,犹如天星光白身青,三者水精摩尼;想此三珠照头上,一照左肩,一照右肩。见三珠已,想身毛孔出三珠光,极为清凉,身心柔软。入火三昧,不为所坏。”沮渠京声《治禅病秘要法》,《大正藏》第15册,第333页下至334页上。 ⑩ 大德跋驮木阿《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1册,第484页中。 ⑪⑪善无畏《大毗卢遮那神变加持经》,《大正藏》第18册,第17页中。 ⑫同,第51页下。 ⑬“三昧耶形”又作三摩耶形,略称三形。指标示诸尊本誓之器杖、印契等形相。据《两部曼荼罗义记》所说,三昧耶形又称波罗蜜形,住诸尊三昧耶形即是入定之形相,寂住本誓愿。又三昧耶有平等、本誓、除障、惊觉四种意义。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出版者: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2012.4

本书内容涉及对敦煌吐蕃石窟艺术样式的研究、社会政治背景探讨、造像思想研究、吐蕃密教文献研究、石窟经变画与图像专题研究、密教尊像研究、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毗沙门天王像研究、莫高窟第465窟研究等多个领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