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表来秦与四路联军攻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928
颗粒名称: 五代表来秦与四路联军攻兰
分类号: K294.2
页数: 4
页码: 158-161
摘要: 马廷贤初到天水时,由于时局的动荡变化,拥冯一事已成过 去,公开反冯又恐影响到被扣在郑州的马廷勑生命。正在筹谋未定 时,兰州派出的五位代表秦钟岳、任丹山、庞天籁、马焕章及马粹 芬来到天水,前三人系代表维持残局的“八大委员”的省政府 的,马焕章是代表东路交通司令马锡武的,马粹芬则是代表尚未 到职的甘肃省主席马鸿宾的。
关键词: 文史 资料 事变

内容

马廷贤初到天水时,由于时局的动荡变化,拥冯一事已成过去,公开反冯又恐影响到被扣在郑州的马廷勑生命。正在筹谋未定时,兰州派出的五位代表秦钟岳、任丹山、庞天籁、马焕章及马粹芬来到天水,前三人系代表维持残局的“八大委员”的省政府的,马焕章是代表东路交通司令马锡武的,马粹芬则是代表尚未到职的甘肃省主席马鸿宾的。五代表的任务本是奔走和平,共谋统一,可是他们到天水后,就改变态度,鼓动马廷贤,主张汉回团结,反对国民军。马廷贤对此当然极表欢迎。但五代表来历不 .同,志趣各异,庞天籁经过活动很快作了秦安县长,马焕章不久到徽县去开学当阿訇,马粹芬一度回兰,旋又到天水作了韩进禄的坐上宾。只有秦钟岳和任丹山坚持前议,因为他们二人在陆洪涛督甘时代,原为政治上极为活跃的人物,国民军入甘后,失势冷落,所以反对国民军十分坚决,同时又想团结汉回实力,作为他们的政治资本。在我则因出身西军,曾追随马廷雜父子弟兄数十年,眼见马廷勷已入虎口,只有联合甘肃汉回,进行营救,或有脱险希望,并计划软硬并用,万一和平营救无望,最后还可用联军武力要挟。为此,我就和他们一起研究进行联络陈珪璋、鲁大昌、黄得贵的活动,马廷贤对此亦极力赞同。旋即拟定初步计划, 其内容:第一步先设法营救马廷勷;第二步再进行反对国民军和附和国民军的马鸿宾。为了实现甘人治甘的主张,经征得马廷贤同意后,提出建议就杨慎之、贾宇清二人中推选一人主持甘政。 接着我们还着手组织陈、鲁、黄、马各路联军,必要时准备向兰州进攻。
  同年六月,我和任、秦三人先到陇西联络鲁大昌,当时鲁还挂着“甘肃自治军总司令”的旗帜(吴佩孚去四川后委任的)。 我们和他会晤的结果,鲁对我们初步计划大体同意,惟对杨、贾二人,他都不能同意,认为杨、贾均为没落政客,麻木不仁,不堪作全省的领导人。我们在陇西稍作勾留后,计划前往平凉联络陈珪璋,鲁即派其参谋长桑汤六为代表,和我们一道去平凉联络陈珪璋。我们到平凉时,陈由西峰镇移此不久,还挂着“国民军新编第四旅”的旗号,经过协商,陈对我们的意见完全赞同。最后我们到固原去见黄得贵,他对我们的主张基本同意,惟不主张反对马鸿宾,他说:“既是汉回联合,甘人治甘,就不应当反对子寅(马鸿宾的字),以免引起民族纠纷。”我们返回天水后,一方面以陈珪璋、鲁大昌、黄得贵、马廷贤、马建谟的名义致电刘郁芬,催促马廷勷回甘(因扣押马廷勷事尚未公开),共同主持地方事宜;一方面成立了联合办事处, 推贾宇清、哈退轩、秦钟岳、任丹山、马建谟、桑汤六等七人为委员,由秦、任、马三人负实际责任,一切商同贾宁清进行。同时为了统一各路军名称,决定以马廷贤为甘肃联军陇南路司令,缩编三个军为三个师;鲁大昌为甘肃联军陇西路司令;陈珪璋为甘肃联军陇东路司令;黄得贵为甘肃联军陇北路司令,并计划攻取兰州。
  营救马廷勷的联名电报,先后发了两次,都没有得到复电。 于是在七月六日由马廷贤领衔,发出了四路司令的联名通电,主要内容是:反对国民军的残余势力把持甘政,主张就杨慎之、贾宇清二人中推选一人担任甘肃省主席,在电文中还指责马鸿宾“十四年开关迎敌,十七年代敌指挥”。这个通电发出后,兰州方面没有什么反应。但国民军雷中田的部队由临洮进占了渭源,陇西受到很大威胁,鲁大昌派桑汤六前来接洽援助。我们为履行诺言共同对敌,决定联合行动,提前攻打兰州,以企减轻对鲁部的压力,遂由联合办事处推我为前敌总指挥。此时韩进禄、王占林正率部围攻礼县,归我指挥的队伍计马入仓的一个师,韩、王两师的两个旅,共约三千余人。另外还决定由平凉陈珪璋派杨抱诚旅,以及鲁大昌派六百人参加作战。在我率部占领定西之后,联合办事处又以四路司令名义于八月二十七日发出第二个通电,这个电报中说:“王桢(当时甘肃省代行主席)窃权如故,弄兵如故,挑拨回汉,隐患已成。廷贤等保卫桑梓,合师声讨,成败利钝,本非所计。惟兹苦衷,不敢不告:联军喜战,纪律欠佳, 处罚顽固,动辄过量。以我首善省垣,供彼一人孤注,众怒之下,宁堪设想。师所濡滞,职是故耳。伏维诸公(指刘晓岚,杨慎之等在兰士绅),时事日非,不念人民,宁忘身家。敢祈抖擞精神,挽回劫运。倘彼翻然悔悟,接受鱼电,廷贤等悬崖勒马,势犹可追。高雷诸部,如能合作,化敌为友,尤愜素愿。”我们八月五日(农历闰六月十一日)占领了定西县城,当时定西防务空虚,县长王元(甘肃人)被俘旋即释放。计划等待陇西和平凉的部队到达后再部署前进,不料鲁大昌答应的六百人始终没有派出,陈珪璋的杨抱诚旅到静宁后,因黄得贵突然派兵进攻平凉,杨旅又被调回増援。此时青海马麟已被刘郁芬委以“甘肃剿匪司令”,派马二虎、马忠良为前敌正副指挥,率队来攻。 我们没有坚守,撤退到距城四十里的李家堡、红土窑一带。休息数天后,韩进禄、王占林已打开了礼县,队伍大部集中定西,于是我们又进行第二次进攻。这次战况比较激烈,双方都有伤亡,惟因双方士兵多是河州子弟,战场伤亡多是亲属故旧,因而战斗情绪低落,表示不愿打仗。同时由于纪律不好,不听指挥,抢掠情事,不时发生。因此我们又后退到红土窑、牛营店一带。当时王占林的任务是经内官营迳绕向甘草店进袭,以断马麟后路,不料在内官营附近遭到雷中田部潘振沄旅的伏击,损失惨重,溃退马营。
  与此同时,兰州呼吁和平委员会以刘庆笃为首拍来电报,并派马永祥、张顺元、马兆凤、马敬孝、张彦林、马朝儒等十八代表来到马营镇进行斡旋。这些代表,全系前西军旧属,和我们有一定关系,因而我们表示热烈欢迎。他们带来的意见是让马廷贤部从陇南撤出,移驻旧防地河州和凉州。我们对这个意见没有接受。决定在马营召开会议,研究是否再打的问题,会议由马廷贤亲来主持,参加会议的有韩进禄、王占林、任丹山和我,以及鲁大昌的代表桑汤六、黄得贵的代表张禹川、陈珪璋的代表秦钟岳。会上王占林等多数的意见是:“打下兰州,我们的司令能作主席的话,我们就继续打。不然,我们父子兄弟互相残杀,为了什么? ”主张继续打的只有任丹山和秦钟岳二人,可是他们的意见并没有被大家重视。马廷贤和我根据会议情况也不主张再打,因而建议乘和平代表前来调停的机会,停战言和,会议就为此作了决定。代表们遂跟我们一同到了天水,部队分别撤回原防。我们刚到天水,忽接兰州来电,以大局有变(指冯玉祥失败),和议停止,一切听候中央命令,所谓四路联军攻兰州一事,到此就算结束。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81.2

本文记述了甘肃文史资料选辑,概括了王维舟同志在庆阳的几件事、参加红军长征前后的回忆、我在抗大学习及参加党在兰州地下工作概况、王孝锡烈士事略、梁干丞同志被捕前后、梁干丞同志之死、梁干丞烈士回忆片断、罗云鹏同志在狱中的斗争、国民军入甘及刘郁芬在甘肃的军事活动、刘郁芬与河州事变、国民军第二师入甘和刘郁芬在甘肃的统治、西北军兰州战役和进占陇南经过、我所知道的马廷贤、马廷贤在陇南的暴行马廷贤攻陷天水见闻、马廷贤部暴行目睹记、马廷贤部屠礼县追记、宁夏和平解放亲历记、伪甘肃省政府西逃及投诚经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