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州事变的结束与恶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916
颗粒名称: 五、河州事变的结束与恶果
分类号: K294.2
页数: 5
页码: 123-127
摘要: 河州第三次被围,时间在马廷勷攻破凉州后的第十天。虽只围了三面,成了相持之局,但省方因两面作战,处处被动,几经拼凑,仅仅保持永登孤城,阻挡马廷勘东进。这时,孙连仲部已在陕西周至、户县一带解决了何经伟、赤亚武部,冯玉祥即令孙移师入甘,前往增援。刘郁芬于孙部陆续到达甘肃后,曾先后亲自到临洮和河州鼓舞士气。后又应冯玉祥电召到西安晋见,冯对收拾甘局作了进一步的安排。
关键词: 文史 资料 河州事变

内容

河州第三次被围,时间在马廷勷攻破凉州后的第十天。虽只围了三面,成了相持之局,但省方因两面作战,处处被动,几经拼凑,仅仅保持永登孤城,阻挡马廷勘东进。这时,孙连仲部已在陕西周至、户县一带解决了何经伟、赤亚武部,冯玉祥即令孙移师入甘,前往增援。刘郁芬于孙部陆续到达甘肃后,曾先后亲自到临洮和河州鼓舞士气。后又应冯玉祥电召到西安晋见,冯对收拾甘局作了进一步的安排。
  刘到临洮督战,对开到这里的孙部魏凤楼旅讲了话,看过他们的工事和西门外的洮河渡口,就匆匆回兰。随行的有参谋处处长苗瑞生和参谋范学增,我也跟随前去。那时洮河以西,马仲英部队很活跃。洮河东岸,受到很大的威胁,尤其临洮北面的二十里铺靠近河岸,马军常向那里打冷枪。因此,刘去临洮时,坐着轿车,还带着马匹,到了新添铺(距临洮四十里)后,就留车骑马,取道东西山上,绕过二十里铺,再转入大路,以躲避马部的袭击。
  刘由临洮回来,不久又到河州,刘和赵席聘同坐一辆小蓬子汽车,我亦随行,路经河口(兰州西八十里),转而南行到达小川子。这是兵站所在地,紧靠黄河,当晚就住在这里。路上赵对刘大谈敌情和防御布置,可惜当时不大留心,只记得走到小川子北面坡头上时,赵邀刘下车,看布置好的防御工事,口讲指画, 好象很有把握。由小川子往前,汽车不能通行。次日大家都骑了马,过了浮桥,向莲花城前进。中午,又渡过黄河,黄河在这一段象S形,我们从小川子出发,是从黄河北岸到南岸的。到莲花城附近又要从河北南渡,这里河岸较宽,架不起浮桥,就用铅丝拧成直径一寸多粗的缆绳,两头固定,架在河上,用一种长方形没有舵的木船,船头竖有木椿,挂在铅丝缆上,用人力划桨和拉缆前进,到了莲花城。吃饭以后,继续南行,下午五时左右到了河州,由东门进城,住在镇署。刘到河州后的活动,我不清楚。 那时河州由于战争,苍绳特多,疫疠流行,城里到处是军叫和为军队眼务的人。军队所吃的粮食,虽然由兰州运来,但加工赶不上。我们随刘去的人,因兵站面粉供应不上,还吃了一整天三餐煮的小麦粒,人民生活可以想见。军事方面,据镇署人们说,东西两面,离城二、三里就是马仲英部的前哨,城南马部隐蔽在八坊南边,警吿我们同来的人,不要到城墙上去,防备外面打冷枪, 还说到莲花城沿路西边山上也有敌人据守和活动。大约住了两三天,刘又移到城外北塬上,住在帐蓬里,北垠上修有坚固工事, 比较城内安全。在这里又住了三,四天,才由原遂返回Й州,龜席聘留在河州,指挥军事。
  九月中旬,冯玉祥到了西安,电召刘郁芬前去见面。在出发之前,刘曾于九月十七日发出一个通电,作自我剖白,对甘肃匪乱,归罪马廷勷一人,说他勾结本军,与樊钟秀、李虎臣联合, 同时发动,扰乱后方。电文中还对共产党大肆诬蔑,却无只字提到马仲英与河州战争。又冯玉祥在打垮樊钟秀时,于同年六月六日呈报国民党中央的电文中曾这样说:“甘肃方面,张兆钾、孔繁锦之残部,勾结河州土匪约四万人,枪约五、六千支,于前月九日夜围攻河州……”也没有提到马仲英,可见他们当时的宣传,只是信口胡说,不特不管事实,而且还难于自圆其说。
  刘这次东下,带的人较多,计有甘省府秘书长吴至恭、教育厅长郑道儒、西宁行政长林竞、总部政治处长胳力学、副处长吴履祥、参谋处长苗瑞生及参谋、副官、译电员等,我也随行,井坐了六辆汽车,九月二十日由兰州出发。头一天住定西,第三天到了平凉,第五天上午九时左右到了咸阳河岸,冯玉祥带着宋哲元、邓哲熙等及西安的军政人员在渭河南岸欢迎。过河后,冯与刘同车返西安,住在新城。我们在新城住了六天,参加了两次朝会,冯在会上讲了话,一讲就是几个钟头。头一次参加朝会时, 刘把随行人员一一向冯作了介绍。还参加了对刘的欢迎会,地点在新城的礼堂。至于冯玉祥和刘郁芬谈了些什么,我们一无所知, 不过从刘在归途中的神情来看,比来时要高兴一些,可能与受到冯的嘉勉并澄清过去的一些流言有关。刘回甘时,将林竞留在西安,与刘同车的是骆力学和我。九月三十日离开,第三天到达平凉,当晚接到孙连仲收复凉州的电报。次日留平凉,刘出席平凉各界的欢迎会,还视察了当地驻军陇东剿匪司令赵璞的部队。第六天才回到兰州,那时六盘山还不通汽车,往返都是绕道固原走的。冯玉祥和刘见面以后,又派马鸿宾回甘,进行宣抚。马鸿宾到甘奔走于西宁和河州西北乡一带,与马仲英、马廷贤、马廷勷及马麒等往返磋商,甘州镇守使马麟(玉清)也奉派参加这项工作。 他们还和马仲英的代表在莲花城附近的炳灵寺开过会,无如乱子闹得这么大,双方死了这么多的人,马仲英等感到刘郁芬并非真心言和,深恐就抚以后,很难保障安全,因此,几经商谈,终无结果。记得十月下旬,刘郁芬二次去河州时,曾在莲花城住了几天,马鸿宾和马麟都去报告宣抚进行情况。当时刘仍坚持原来主张,收编按枪计算,三百支枪编一营,三营编一旅,收编后绝对服从调遣,不愿当兵的交出武器,各归乡里,不究既往。并按上述各点,在莲花城写了布告多张,交马鸿宾等带去张贴,广为宣传。所提条件中,按枪收编,本来就是难题。马仲英等部的枪, 一部分是西宁、凉州的部队带来的,一部分是私人所藏拿出来的。他们平素对枪支都非常宝贵,一旦让其归公,很难说服。更重要的是绝对服从调遣一节,表面上没有理由反对,骨子里疑虑重重,就抚以后,难保将来不逐个收拾,不是调赴前方当炮灰,就是步李长清覆灭的后尘。虽然也感到闹下去没前途,但总比受编后任人摆布要好一些。总之,不论是冯玉祥还是刘郁芬,对宣抚都是敷衍门面,并不存有多大希望。因为凉州收复了,孙连仲部就可以腾出手来,合力对付河州,他们的真实意图,仍在武力解决。
  刘二次去河州,我和苗瑞生随行。在莲花城住了几天之后, 就前往河州。当时以北伐告成,整编部队的结果,刘的第七方面军(辖十一、十六、十七、二十五四个师)改称三十师,佟麟阁任师长,孙连仲部第二方面军改称三十一师,孙任师长,原来的师改为旅,旅改为团。佟麟阁已到达河州,部队均到达指定地点, 正准备总攻。兵力部署和战斗情况,不大清楚。只记得总攻的那一天(具体日期记不起了),主要在河州西面,我在东城门楼上曾听到西边的大炮声。在大军压迫之下,马仲英、马廷贤、马廷勷等,.各率所部四处溃逃,国民军部队向西直追到积石关。当天刘、佟曾亲出督战,次日他们和马鸿宾随追击部队之后前去视察,苗瑞生随行。据苗事后谈,刘等先到大河家,转赴韩家集, 并到癿藏跟西宁的马麟(勋臣)见面,马麟是率部前来堵击马仲英的。还到过阳洼山马鸿宾的老家里,临走时刘让马鸿宾留下,设法通知马仲英等部众及逃匿在山里的群众各回乡里,政府绝对保障安全,不究既往。沿途景象,以大河家到韩家集一带村庄受祸最烈,房子被烧,壮年男子全跟着跑了,最惨的是妇孺多被残杀, 尸体纵横,惨不忍睹。
  进攻胜利了,河州事变虽然告一段落,但人民的灾难却在扩大和加深。马仲英部从河州溃逃到洮、岷、陇西及陇南各县。一九二九年,又窜入青海、河西,攻陷湟源、永昌、民勤县城,大肆屠杀,继又攻陷宁夏,旋为吉鸿昌所驱逐,一九三〇年,马廷贤窜据陇南,对天水、礼县进行疯狂的屠杀,使汉回等各族人民深受其害。追溯祸源,刘郁芬、马廷贤、马廷勷等反动军阀,是应负全部罪责的。
  刘郁芬离开甘、陕以后,任蒋介石的总参议,曾在上海置买房产,后来回到北平,又在堂子胡同修置了很讲究的新房,并经营商业,过着阔绰的寓公生活。这些都是在甘、陕两省搜刮民脂民膏而得的。后来,在抗日战争期间又参加了汪伪组织,作了可耻的汉奸。
  (一九六五年稿)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81.2

本文记述了甘肃文史资料选辑,概括了王维舟同志在庆阳的几件事、参加红军长征前后的回忆、我在抗大学习及参加党在兰州地下工作概况、王孝锡烈士事略、梁干丞同志被捕前后、梁干丞同志之死、梁干丞烈士回忆片断、罗云鹏同志在狱中的斗争、国民军入甘及刘郁芬在甘肃的军事活动、刘郁芬与河州事变、国民军第二师入甘和刘郁芬在甘肃的统治、西北军兰州战役和进占陇南经过、我所知道的马廷贤、马廷贤在陇南的暴行马廷贤攻陷天水见闻、马廷贤部暴行目睹记、马廷贤部屠礼县追记、宁夏和平解放亲历记、伪甘肃省政府西逃及投诚经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