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河州事变的发生与经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910
颗粒名称: 二、河州事变的发生与经过
分类号: K294.2
页数: 8
页码: 111-118
摘要: 一九二八年甘肃河州(今临夏)发生的事变,给汉回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中受祸最惨的为临夏、永靖、和政、广河, 后来延及甘南、青海.武威、永昌、民勤、宁夏、天水、礼县等处。事变的发生与经过。
关键词: 文史 资料 河州事变

内容

一九二八年甘肃河州(今临夏)发生的事变,给汉回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中受祸最惨的为临夏、永靖、和政、广河, 后来延及甘南、青海.武威、永昌、民勤、宁夏、天水、礼县等处。事变的发生与经过,据我回忆的情况分述如下:(一)事变的起因先谈谈远因。冯玉祥的封建军事集团是富于排他性的,冯在西安杀了郭坚,到河南又杀了宝德全,姑不论是非曲直,但却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印象,即冯这人不好对付,和他相处,都有戒心。 加上刘郁芬到甘肃后,诱杀了甘肃第一师师长李长清和旅长包玉祥,后又赶跑了陇东镇守使张兆钾和陇南镇守使孔繁锦,更加重了当地军阀们心理上的戒备,这是其一。第二,历史上反动统治级阶造成的民族隔阂,根深蒂固,彼此猜疑,互不信任,常常使一些局部纠纷,被上层反动人士所利用,以致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明确了上述两点,就可以抓住这次事变的来龙去脉,了解其错综复杂的关系。但这样说,并不是想减轻当事者的任何罪责。
  至于近因,起于一九二七年冬,冯玉祥电调西宁和凉州(武威)各抽一千五百名骑兵前赴河南参加北伐。甘边宁海护军使马麒、凉州镇守使马廷勷接电后,强调种种困难,一再拖延。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兼第七方面军总指挥兼甘肃省主席的刘郁芬就派甘肃高等法院院长韩骏杰前赴西宁,教育厅厅长郑道儒和总指挥部总参议徐味冰前往凉州,分别疏通,催促开拔。郑、徐两人到了凉州,马廷勷仍是借词推延,毫无出兵诚意。正在这当儿,马的四弟廷贤突向郑道儒告密说:“西宁和凉州都与奉军有勾结,要捣乱国民军的后方,你还想叫他们出兵北伐!”郑得到这个意外消息,即着徐味冰先回兰州,向刘郁芬报告,一时空气顿形紧张。西宁、凉州不遵电出兵,就变成另有作用而不单纯是保全实力的问题了。接着又发生了刘的参谋长杨耀东被土匪截车打死一事,更怀疑其有政治作用。恰巧这股匪首杨老二正是回族,更容易想到出于西宁或凉州的指使(后来把杨耀东的尸体运回,检查汽车里所带的东西,枪支全被劫去,皮包里的文件却未丟失。说明土匪截车是偶然碰上的,目的在劫夺枪支和银钱,没有政治背景)。
  杨耀东,字光远,河北省雄县人,日本士官学生。原任陆军第二师参谋长,随刘入甘后,又任督署参谋长,遇害时任第七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长。一九二八年春,杨奉派到河南去见冯玉祥,坐汽车取道北路前进,行至靖远县以东甘盐池附近,突遭土匪杨老二部开枪拦截,杨耀东下车跑进一个小山沟,被土匪追至打死。接着刘又派郑道儒取道东大路到河南去见冯,报告甘肃情况,主要是西宁、凉州问题。这中间有个问题,当时不论是报告调兵情况请示办法,或是提出武力处置计划,都可以利用电报来解决。如仅为此,似无派人面报的必要,何以杨死之后又派郑道儒呢?近据曾任当时甘肃烟亩罚款处处长兼造币厂监督的郭立志谈,那时冯对刘在甘财政上有所不满,派张允荣前来帮助整理。 为了详陈地方实况,并相机解释,所以刘要派人当面见冯。
  当时甘肃有一个护军使,七个镇守使,回汉各占四人。陇东镇守使陈毓耀驻平凉;陇南镇守使佟麟阁驻天水;河州镇守使赵席聘驻河州。他们都是冯玉祥的部属。肃州镇守使裴建准驻酒泉,以上四人系汉族。甘边宁海护军使马麒驻西宁;凉州镇守使马廷勷驻武威;甘州镇守使马麟(玉清)驻张掖;宁夏镇守使马鸿宾驻宁夏(今银川)。他们都是河州回族。其中裴建准和马麟所部各一旅(旧制,辖两团),马鸿宾已率部开到陕西,宁夏只留少数部队。马麟对国民军一向表示好感。只有西宁和凉州二马实力比较雄厚,野心颇大。他们的部队,一九二七年上半年,经刘郁芬派人点验,马麒部编为二十六师,马廷勸部编为二十七师, 他二人兼任师长。部队是旧编制,师以下有旅有团。国民军当时在甘肃的兵力,虽有一个军和四个师的番号,实际只有戴靖宇的二十五师可称主力(国民军那时仿照苏联军制——三三制,即师辖三旅,旅辖三营,没有团一级的编制)。其余宁夏门致中的第七军,佟麟阁的十一师,陈毓耀的十七师,都不过两个旅,而且大部分是新兵,不论在装备上、训练上以及战斗力上,都比戴师要差得多。
  (二)马仲英打起反冯旗帜西宁、凉州的问题,既然有了政治背景,一九二八年初,双方都在积极准备。到了三月间,西宁方面的马仲英,在当局的阴谋操纵下,就公然打起反冯的旗帜,蔓延扩大,遂致兵连祸结, 不可收拾。
  马仲英是马麒的堂侄(马仲英的祖父马海渊和马麒的父亲马海晏是弟兄),他的父亲马宝在马麒部下当营长,因有精神病, 长期住在河州家里休养,营里的事情,由马仲英以营副名义代为主持,年纪才十七岁。他于一九二八年三月间,带了少数人,由西宁跑到循化,攻入县政府,收缴了警察和国民军在循化招兵人员的枪支,扩大了力量,继续向河州前进。事情发生后,马麒就电告刘郁芬,说他部下有些变兵向河州窜扰,已派队跟踪追击等语。刘接电后,认为这是西宁方面的阴谋,一面放出人来诈称变兵,一面借口派队追击,进袭河州。因而即电复马麒说:“东窜变兵,已由河州方面派队堵截,西宁追击部队,不要追过循化,以免发生误会。”这时西宁的部队,有些还继续叛变跟马仲英合伙, 事态日见扩大。
  那时马廷勸的叔父马国良(马安良之弟,时任二十七师副师长兼七十旅旅长),适在河州原籍大河家病故,马廷勷一面电兰州请假奔丧,一面由凉州迳回大河家。这又使刘郁芬产生很大的猜疑,认为马廷勷借口奔丧,不待请准,急忙回河州,与马仲英的叛乱有关联。于是吊唁之外,迭电催促早日返回凉州防地, 而马廷勷却是一再推延。同时,马仲英进入河州境以后,人数日增,马廷勷的堂弟马廷斌(马国良之子,时任二十七师团长)所带部队,与马仲英接触时,一部分叛归马仲英,马廷勷驻河州的其他部属,有些也与马仲英合流,更加重了事态的严重性。
  (三)河州三次受围马仲英的势力逐步扩大后,马廷贤也烧掉自已的房子与马仲英纠合在一起,于一九二八年五月九日晚第—次围攻河州。当时河州镇守使赵席聘固守城防,刘郁芬采取剿抚兼施政策,派二十五师师长戴靖宇为河州剿匪总司令,马国栋为副司令,率二十五师分两路向河州进攻。并组织战地政治委员会随军出发,河州回族知名人士如喇世俊、马国礼等均被邀参加。刘总部政治处处长骆力学、副处长吴履祥及省党部委员何履亨等均参加委员会。 还把省党部及政治处人员组成宣传队,宣传“政府”对回汉人民 —体看待,不要听信坏人煽惑,自相惊扰,安分守己的村庄发给良民旗。对这次事变政府宽大为怀,只罪首恶,不问胁从。被胁盲从的,只要缴械,就发给“免死证”,回家各安生业,绝不追究。部队的主攻方面,放在南大路,从临洮渡过洮河,经太子寺 (广河县)前进,由戴靖宇、马国栋指挥。另一路从漫坪、唐汪川小路进军,威胁河州的东北,由二十五师副师长李松崑指挥。 进攻部队,由于马国栋的引导和战地政治委员会的宣传号召,进展颇为顺利,五月二十三日,便会师河州,解了城围。马仲英等部向河州以西退去。在这次战役中,戴靖宇胸部受伤,回到兰州治疗,由李松崑代理师长。
  І军事征剿告一段落,刘郁芬即进行善后工作,派总部参谋长俞嘉培进驻河州,就近主持。俞到了河州,率同战地政治委员会驻在八坊的大公馆(马安良的上将府),开展招抚工作•由于赵席聘一向主张强硬手段,当地绅民对他颇多不满,就调到兰州,另调陇东镇守使陈毓耀代理河州镇守使职务。河州既进入招抚善后阶段,刘郁芬就腾出手来解决凉州问题,对马廷勷采取断然处置。
  当时省方对河州提出的招抚条件为:①马仲英等部一律退到大河家、韩家集一带,不准再奸掳焚杀,听候点验收编;②按枪收编,三百支枪编一营,三营编一旅,照此类推;③收编后绝对服从政府调遣;④不愿当兵的,缴出武器,发给免死证,各回乡里, 政府绝对保障安全,不究既往。马仲英等对招抚条件,表面接受。 俞嘉培满以为大功指日可成,每日在大公馆里吃喝玩乐,过着靡烂的生活。不料好梦不长,马仲英等突于六月二十七日早三时左右,乘雷雨之际进行袭击,并预先在八坊一些街口和商店、民房布置了狙击射手,同时对河州城发动猛烈进攻。这时大公馆已陷于包围之中。当天城内守军曾组织了三次救援,都因马部阻击凶猛,没有成功,还遭到很大伤亡。旅长赵锺华在城上指挥队伍, 被马部猎手一枪打死。八坊和城里的联系一开始就被马部切断了,驻在大公馆的只有二十五师一个工兵营,固守待援。城里援军被阻的情况,这里无从知道,援兵不到,情势越来越紧,工兵营伤亡很大,防御圈子越来越小。相持到下午三时前后,马仲英部因大公馆久攻不下,就搬运柴竹,堆在大门外,放起火来。大家慌了手脚,感到再过不多时,就要同归于尽。忽然随俞同来的总部军法官安有光提出挖墙突围的意见,立刻被采纳,由工兵营挑了二十多名工兵动起手来,在北墙上挖穿了几个洞,一连挖通了几个院子,前面碰到了礼拜寺,内有马部驻守。俞部的工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掩护被困在大公馆的俞嘉培等人冲到街上,向河州南门靠近。在这一段路程中,暴露在马部狙击手的面前,加上道途泥泞,更受到惨重的伤亡。工兵营营长陈玉清、军法官安有光都阵亡了,连排长伤亡更多,俞嘉培也被矛子戳穿了腿,其他很多人受了火伤。到了南门,发现城门关闭,急忙绕到东门才进了城。工兵营四百八十多人,逃进城的只剩一百五十多人,伤亡了三分之二,战事的激烈可以想见。
  俞嘉培逃进河州城后,马仲英部不断发动猛烈进攻,一直继续了十多天。
  马仲英二次围河州,声势较前更加扩大,部队发展到河州东北乡唐汪川、漫坪一带,向牛心山驻军黄维城旅进攻(牛心山距兰州约六、七十里,黄旅是陈毓耀部,多是新兵),黄旅溃退, 兰州大为震动,第二军事政治学校学生都加入战斗,同时急调凉州张允荣火速回援。等到张所率的吴鹏举、刘兆祥、李仲斌三个旅(吴系门致中部,刘、李皆属二十五师)到兰增援,吴鹏举旅夺回了牛心山,才暂时解除了兰州之危。
  河州到兰州,原来仅保持北面经莲花城(永靖)到小川子的 —线交通,维持补给,至此已受到阻碍,以致河州的粮食无法运济。李松崑师部驻在莲花城,还时常遭受攻击,城西二三里外就是马仲英部,有一天李到城上视察,到西北角的炮台上,向外打了一枪,紧接着城下打进一颗子弹,击伤李的胸部。
  刘郁芬于牛心山战局暂时稳定后,就积极准备再向河州进军,调来了驻天水的佟麟阁所部十一师的李抡祥旅,门致中也到了兰州,帮助筹划。旋派赵席聘为河州剿匪总可令,佟麟阁为Й司令,率二十五师和吴鹏举、李抡祥两个旅,加上第二军事政治学校学生八、九百人,分由漫坪、唐汪川和莲花城两路向河州方面攻击前进。七月十五日,第二次解了河州之围。马仲英等向西川井沟一带退去。解围之后,赵席聘亲在城上指挥,炮击八坊, 又纵令民团出城放火,使这个繁盛之区化为焦土,四万多人无家可归。接着又组织了一次进攻,因山路崎岖,地形复杂,没有进展。马仲英等部又纠合一起,乘马廷勷攻陷凉州,向省城进犯, 省方抽兵抵挡的机会,于八月二日,第三次围了河州。北塬仍由国民军据守,经莲花城到小川子的交通,已可以保持通行了。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81.2

本文记述了甘肃文史资料选辑,概括了王维舟同志在庆阳的几件事、参加红军长征前后的回忆、我在抗大学习及参加党在兰州地下工作概况、王孝锡烈士事略、梁干丞同志被捕前后、梁干丞同志之死、梁干丞烈士回忆片断、罗云鹏同志在狱中的斗争、国民军入甘及刘郁芬在甘肃的军事活动、刘郁芬与河州事变、国民军第二师入甘和刘郁芬在甘肃的统治、西北军兰州战役和进占陇南经过、我所知道的马廷贤、马廷贤在陇南的暴行马廷贤攻陷天水见闻、马廷贤部暴行目睹记、马廷贤部屠礼县追记、宁夏和平解放亲历记、伪甘肃省政府西逃及投诚经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