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从重庆发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829
颗粒名称: 一、“运动”从重庆发起
分类号: D432.9
页数: 1
页码: 140
摘要: 抗日战争到了一九四四年,国民党在军事方面已是节节败退,士无斗志;全国各地知识青年,大批大批地奔向陕北,进入“抗大”、“陕公”①,迅速地壮大了八路军的阵容。就是当时没有明确政治路线的青年群众,对蒋介石领导的抗战,也是怨声载道,毫无信心。蒋介石为了“鼓励士气,振奋人心”,以作垂死挣扎,于是听了国民党“老妖怪”吴雅晖和蒋的“智多星”戴传贤的建议,发动了一次全国性的所谓“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关键词: 青年抗日先锋队 青年主义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内容

抗日战争到了一九四四年,国民党在军事方面已是节节败退,士无斗志;全国各地知识青年,大批大批地奔向陕北,进入“抗大”、“陕公”①,迅速地壮大了八路军的阵容。就是当时没有明确政治路线的青年群众,对蒋介石领导的抗战,也是怨声载道,毫无信心。蒋介石为了“鼓励士气,振奋人心”,以作垂死挣扎,于是听了国民党“老妖怪”吴雅晖和蒋的“智多星”戴传贤的建议,发动了一次全国性的所谓“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运动”是从重庆发起的。当时反动党团中央的高级骨干分子,为了逢迎蒋介石的意旨,欺骗纯洁的青年,他们有的送子从军,有的送女从军。反动报纸上大吹大擂,煞有介事。当时三青团甘肃支团部干事长宋恪,因公正在重庆,他既无子可送,又无女可送,为了表现积极,讨好主子,竟表演了一幕“插标卖身”的丑剧,在从军册上亲自签名从军。这位美国哲学博士“投笔从戎”,亦云“壮”矣!宋恪不但自欺欺人的这样作了,并且为了借官路支人情,又慷他人之慨,硬把甘肃的配额,要求增加为两千人(按当时甘肃人口比例分配,不到两千名)。

附注

①“陕公”是陕北公学的简称。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出版地: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写的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概略,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起因,民初甘肃省临时议会琐忆,张广建督甘七年,凉州事变与马廷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