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选议长的丑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822
颗粒名称: 一、竞选议长的丑剧
分类号: D034.4
页数: 6
页码: 127-133
摘要: 一九四五年国民党为了进一步欺骗人民,标榜所谓“结束党治,还政于民”,将原来由“遴选”产生的伪甘肃省临时参议会结束,召集了由各县“选举”出来的所谓省参议员,于同年十一月十二日在兰州成立伪甘肃省参议会。
关键词: 竞选 民主协商 普选

内容

一九四五年国民党为了进一步欺骗人民,标榜所谓“结束党治,还政于民”,将原来由“遴选”产生的伪甘肃省临时参议会结束,召集了由各县“选举”出来的所谓省参议员,于同年十一月十二日在兰州成立伪甘肃省参议会。
   由于过去几届甘肃省临时参议会的议长都是国民党中央指定,党、团(三青团)双方在议会中虽有摩擦,但表面上还能保持平静。到了这次成立正式省参议会,议长改为由议员选举时,党、团双方都一致认为争夺议长位置,是以后进一步争夺所谓“民选省长”的基础。所以,在选举以前,双方都竭尽全力,以求一逞。这样,一场竞选议长的丑剧,就激烈地展开了。伪甘肃省临时参议会议长职务,一向由地方“大老”、前清拔贡出身、曾任过“八大委员①”之一、素以甘肃文豪自居的张维充任。张维多年来一直是自鸣清高,在政治关系上标榜非党、非团。一九四五年,省参议会改选以前,张维为了蝉联议长职务,不得不投靠国民党。他在经过“许入党②”之后,当上了国民党的候补中委;不久,又兼任国民党甘肃省党部的主任委员。这次选举中,国民党把张维抬出来作议长候选人,对于三青团来说,确是难于对付的劲敌。团方寇永吉(三青团甘肃支团干事长、伪甘肃省政府委员)年龄资望都不够,宋恪(三青团高级骨干、伪甘肃教育厅长)、骆力学(三青团高级骨于、伪甘肃省政府委员)、张作谋(三青团高级骨干、兰中校长、曾任甘肃国民参政员)在较量之后,都感分量太轻,知难而退。想把八十多岁的所谓“老青年”郭福金③抬出来,又恐他老朽昏庸,不能起到团方所预期的作用。最后,决定把曾任过甘肃建设厅长、这时正任监察院监察委员的李世军抬出来。李和张维一样,目的在于通过议长这个阶梯,以便将来取得所谓“民选省长”的宝座。李世军刚回兰州,党方即发动了第一次攻势,说李多年在外,不是兰州市居民,根本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赵龙文(胡宗南的特务,时正任伪甘肃省政府民政厅长,在这次选举中支持三青团)随即命令兰州省会警察局长郭庄,采用了倒填年月的办法,登记了户口,填发了国民身份证④,给李世军取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党方的第二次攻势是想办法使李世军当选不上兰州市的省参议员,从而取消他进一步竞选省议长的资格。赵龙文又不避嫌疑,亲自出马,指使郭庄等向兰州市参议会伸出魔手,迫使市参议会选出李为省参议员。李世军连胜二关,赵龙文、寇永吉弹冠相庆,洋洋得意,认为李的议长睡手可得。
   伪甘肃省政府主席谷正伦,对于李、张竞选问题,起初的态度是唯唯否否,两面应付。后来,因接到陈立夫、张历生的电报指示⑤,就转而积极支持张维。选举前三天,寇、李叫我以省参议会秘书长身份,以报告筹备工作为借口,探询谷正伦的真正意图。在我提到选举问题时,谷于沉思了一阵之后,装出笑容可掬的样子对我说:“我个人没有什么意见,请你多和鸿汀(张维字)先生商量。”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当我把谷的意图告诉寇、李、赵时,李表示沮丧,赵表示气愤,只有粗鲁横暴的寇永吉,还拍着胸膛向李世军说:“汉老(李世军字汉三)!没有什么。就把谷胡子(谷正伦的绰号)划到对方,我们也不怕,反正选票总是要参议员写的。”按照各县选举出来的省参议员的党、团背景来说,当时团方确占优势。所以,李世军在听了寇永吉的这番“豪语”之后,心地也就比较释然了。 各县的省参议员到兰之后,党、团关系明朗的,各住各的招待所。党、团关系比较不明朗的参议员,就成了双方争夺的对象。这些人到兰时,双方都派人在十里、二十里路上迎接。被党方请去“做客”的参议员,无法接触到团方的人;同样,被团方请去“做客”的参议员,也无法接触到党方的人。这种“招待”,形同监视,有些地方,甚至比监视还进一步,简直是劫持了。
   选举前夕,团方为了进一步控制选举,曾在九间楼(特给蒋介石修建的官邸,位于兰州雷坛河西面)大摆筵席,赴宴者为伪省参议员及团方有关人员约百余人,、花天酒地,深夜始散。与会的参议员一致表示拥李、保打胜仗。骆力学等对于有些被认为还有动摇可能的参议员,不仅当晚不让与外人接触,直至第二天开会前,他们仍处在被监视、包围之中。开会时还备有专车迎送,务使对方无隙可乘。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二日,伪甘肃省参议会开幕,头一个议程便是选举。谷正伦为选举监督,主持会场。伪省政府秘书长丁宜中和伪省参议会秘书长张开选都出席了大会。党、团双方的助选人,群集会外听候消息。团方人员抱必胜之信心,骄气十足。开票结果,张维以三十四票当选议长,李世军三十三票落选。被团方支持的郭维屏当选副议长。开票以后,党方分子鼓掌喝彩,极尽轻薄。团方分子,垂头丧气,默不作声。李世军则强鼓精神,向张维握手道贺。
   选举中,赵龙文、寇永吉等都聚集在甘肃学院院长办公室听候消息,派人往来探询开票情况。开票时,李票常常压住张票,赵龙文喜形于色。后来有人报张多一票,赵问:“宣布没有?”答:“还没宣布。”赵说:“没宣布还不算,再探。”直至最后宣布张维当选议长时,赵龙文哭丧着脸,表示万分痛心。寇永吉怒发冲冠,大骂谷正伦威胁省参议员,包办选举(指在选举中,谷的特务余中虎带枪进入会场),并说“团方不承认这次选举。” 选举揭晓以后,团方自然感到极不满意。于是,接着又鼓动起了所谓“反对违法选举”的风潮。聚集在甘肃学院的团方参议员有三十六、七人,摩拳擦掌,如将用武。另一方面,张维虽以过半数当选议长,但无论如何召集不到过半数参议员到会,不足法定人数,无法开场。谷正伦、张维不得己,派丁宜中和我前往甘肃学院邀请省参议员出席。去时,他们正在开会。李世军滔滔不绝地讲述选举非法,应作无效及团方人员不能出席大会的道理。这时,我胸有成竹,默不作声。丁宜中和颜悦色地说明请团方参议员出席大会的来意。不料话一出口,喝打声四起。平凉县参议员王兴鼎把丁宜中踢了两脚。我急把丁拖住,狼狈而回,向谷、张复命。积极支持团方的赵龙文,这时和谷正伦大闹别扭,弃官不做,拂袖飞渝(重庆)。由于团方支持当选了副议长,又不承认自己当选有效、最后还是安安稳稳作了四、五年副议长的郭维屏和固原县选出的参议员刘家驹一同和赵飞渝,向伪中央告御状。此时,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也在重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朱绍良把郭、刘二人挡回兰州,从中调解。谷正伦为了使伪参议会能够召开,以多派县长为条件,向三青团让步。原来以争权夺利、升官发财为目的的三青团分子,见选举既已失败,现在又有了“多派县长”的收场,也只好偃旗息鼓、鸣锣收兵了。同年十一月廿二日,伪省参议会宣告复会,争夺议长的丑剧结束。当时有人编了四句话:“三青团丢钱,赵龙文丢官;李世军丢人;郭维屏丢丑”。真可谓这一幕丑剧的逼真写照。
   伪甘肃省参议会经过这一风波,虽然依“法”成立,照常开会;但在参议员中,党、团双方仍是形成两个集团,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一有权利到来,便是你争我夺,各显神通。直到一九四七年冬季反动党、团合并以后,这种摩擦局面仍无改变,有些地方还表现出变本加厉。一九四八年以后,国民党为了在人民革命力量的强大压力之下作垂死挣扎,曾一再发出了“统一指挥”、“团结一致”的号召。“西北王”胡宗南也分别给甘肃省反动党、团的高级骨干们来信,以“大敌当前(按:指人民革命力量),不应再做“〓墙之争”相勉。西北军政长官张治中亦在郭寄峤(时兼任党、团合并后的国民党甘肃省党部主任委员)所摆设的所谓“团结宴会”上大声疾呼,强调团结。这个宴会上曾经集体摄影。摄影后,张治中曾说: “以后谁再要闹不团结,我就要‘按图索骥'了。”郭寄峤也更为有劲地向各方面喊出了他的所谓“在团结中求进步”的口号。但是,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到了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六日,人民解放大军的炮声一响,伪参议会也终于不得不随着伪省政府西逃武威,接着就寿终正寝了。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出版地: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写的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概略,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起因,民初甘肃省临时议会琐忆,张广建督甘七年,凉州事变与马廷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