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为良在临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820
颗粒名称: 马为良在临夏
分类号: K815
页数: 4
页码: 123-126
摘要: 马为良,字眉山,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人,因为他住的地名叫“池斯拉五”,所以东乡人就称他为“池斯拉五”(当地习惯对于有政治地位的人,不称姓名,迳以地名称呼,或以地名结合官名称呼)。他出身行伍,原在马安良部下任过哨官,后转入马麒的宁海军,由哨官积功至旅长,因其驻防享堂(青海属)多年,故又称为“享堂旅长”。一九二九年河湟变起,他随西北军军长高树勋赴临夏镇压暴动,旋被保为临夏警备司令。
关键词: 人物 马为良 社会人物

内容

马为良,字眉山,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人,因为他住的地名叫“池斯拉五”,所以东乡人就称他为“池斯拉五”(当地习惯对于有政治地位的人,不称姓名,迳以地名称呼,或以地名结合官名称呼)。他出身行伍,原在马安良部下任过哨官,后转入马麒的宁海军,由哨官积功至旅长,因其驻防享堂(青海属)多年,故又称为“享堂旅长”。一九二九年河湟变起,他随西北军军长高树勋赴临夏镇压暴动,旋被保为临夏警备司令。一九三七年,警备司令部栽撤,改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乃任马为专员兼保安司令。
   一九三七年“七七”抗战开始,苏联援助中国的军用物资,由新疆经甘肃运往前线,几百辆汽车,源源不断。一九三九年冬,有东乡汪家集(即汪百户)匪徒若干人,在距兰州市东六十华里之金家崖附近,将苏联军车抢劫。当时甘肃省政府主席兼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派步兵一连进驻汪家集剿办;一面电令马为良限期破案,以免影响抗战。马为良就利用其旧属汪百户盐沟人马福海,得到线索,终至全案破获,共缉捕匪徒二十余人,起出武器及军用物资很多。遂派其侄马效融将赃物及人犯等,先后解送兰州八战区长官部讯办。对此次办案出力人员,朱绍良优加奖励:马为良记功一次,并奖法币五百元;马福海委充临夏百货征收局长;马效融提升为临夏保安副司令。当马为良在办案期间,曾大肆罗织,并用非刑逼供,以致怨声载道,加上他的子侄和爪牙,依仗他的势力在地方为所欲为,更引起地方群众的不满。有人曾作顺口溜以讽刺云: “汪家集上劫车案,急得马司令乱脚窜,土匪避着不见面,枉将好人筋拔断”(即拔断筋的酷刑)。
   临夏虽系甘肃所辖地区,因为甘肃回族各军阀的家乡(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期间,只临夏一隅,,就有任主席者前后八人;军、师、旅长,更难计数),为地方官者,动辄得咎,顾虑重重。尤其地邻青海,马步芳与马步青,均视临夏为外府,随便派款、征兵,干涉地方行政和宗教信仰,稍不如意,责难纷至。马为良竭力应付,仍难得马氏兄弟的欢心。故马步芳一度曾保青海民政厅长马绍武,接任临夏专员,想把马为良赶走,为朱绍良不许作罢。马步青也曾逼马为良辞职,拟由其旅长袁耀庭瓜代,为马麟庇护,以袁耀庭人地不宜,仍留马为良蝉联,马为良年逾六十,先后受马氏兄弟排挤,本拟自动辞职,赴麦加朝觐,但因办劫车案为朱绍良所奖许,自以为有了靠山,故老马恋栈,不愿恝然而去。
   汪百户原有一清真寺,是当地老教“胡门门宦”①教徒所建立的,寺距汪家集有数里之遥,集上的新教徒,以礼拜不便,多方运动,请求马步青准将汪百户老庄原有老教的清真寺拆迁到汪家集上重建,已得到马氏的允许,并拨给二千元,作为拆迁费用;同时又令防军旅长敏德魁(马步青部)监拆,敏德魁自知拆寺有问题,就以防务重要,借词未去。另外还有当地新教徒马寿山者,系汪百户附近哈拉里人,人称“哈拉团长”,家资颇富,也各方活动,并自愿捐出拆迁费二千元,对拆寺迁建,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马步青以马为良为东乡族人,又是地方行政长官,情形熟悉,派其监拆,最为适宜。马为良也以自己是新教徒,对监拆一事义不容辞,遂于一九四〇年春,以巡视属县为名,先到今广河、和政,后到东乡,勒令群众拆寺。老教群众以逼于淫威,不敢阻挡。但群情愤慨,已有一触即发之势。有一名“腊八阿訇”者(胡门门宦教徒),对拆寺更心怀不满,曾向胡门门宦负责人马国礼诉说拆寺的事。马国礼即以煽动的口吻说: “胡子太爷的门宦全凭汪百户人的支持,你们如果是儿子娃的话,这样的事应该管一下。”腊八阿訇在这种鼓动之下,即怀刺杀马为良之心。及至听见马为良有来汪百户的消息,便秘密与一部分群众商议,决定刺杀马为良以保寺,参与此项阴谋者二十余人,都是直接间接与劫车案有关的。他们之所以附和此议,实际并非为保寺,因马为良办劫车案过于严厉,借此可以泄愤。同年六月廿九日黎明,马为良偕其堂弟马福良、侄马海如等赴清真寺(系另一小寺)礼拜,腊八阿訇按预定计划,先监视其随从人员,并缴其所带枪枝(随从人员觉事机不妙,各自逃散),然后乘马为良礼拜之际,用小刀刺杀,当场毙命;马福良受刀伤抬到家中死亡,马海如当场被杀,惟哈拉团长虽同去礼拜,但因怀枪自卫,得以逃脱。
   马为良被刺后,他的家属请求临夏驻军为之惩凶,驻军旅长敏德魁,以未奉命令,不敢擅动。汪家集群众随即纠集数百人,树立白旗,驰马鸣枪,表示反抗。旋由甘肃省政府派保安处长李学谟赴临查办。李抵临后,先将马为良尸首发交其家属领回埋葬,还发给埋葬费一千元,以示优恤;并即捕获有关人犯十余人,解交兰州军法机关法办。马为良家属认为此案与胡门门宦有关,要求惩办胡门负责人,省政府以拆寺系宗教内部问题,只能就事言事,不便株连扩大,事遂告寝。马步芳对马为良之死,极为震怒,曾派兵一营驻汪家集镇慑,其营长某为了抓人,带兵包围一个庄村被打死,庄外群众占据山头喊杀不绝,马军不知人数多少,相率逃窜。因此更激起马步芳的愤怒,更番增兵,大肆屠杀。群众被难者甚多,马军还将重要人头割下,运至临夏城内示众。该军为此前后驻汪家集者达两三年之久。 注①胡门门宦是临夏伊斯兰教派之一,因创始人马伏海多胡须,故他的教徒称他为胡子太爷,一般人称其门宦为胡门。

附注

注①胡门门宦是临夏伊斯兰教派之一,因创始人马伏海多胡须,故他的教徒称他为胡子太爷,一般人称其门宦为胡门。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出版地: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写的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概略,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起因,民初甘肃省临时议会琐忆,张广建督甘七年,凉州事变与马廷勷。

阅读

相关人物

石月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