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八年随军在河州的见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791
颗粒名称: 一九二八年随军在河州的见闻
分类号: K256.9
页数: 11
页码: 62-72
摘要: 一九二八年河州事变发生后,关于如何对待这一事变问题,国民军在甘首脑内部略分两派:温和派主张“剿抚兼施,恩威并用”,尽量缩小打击范围,企图早日结束战事,持这种主张的包括刘郁芬在内,占绝对优势;强硬派认为回族反复平常,狡猾蛮横, “知法而不知恩,畏威而不怀德”,非彻底痛剿,绝不能求得长治久安,这一派以原任河州镇守使赵席聘为首领。
关键词: 河州事变 事变 河州

内容

一九二八年河州事变发生后,关于如何对待这一事变问题,国民军在甘首脑内部略分两派:温和派主张“剿抚兼施,恩威并用”,尽量缩小打击范围,企图早日结束战事,持这种主张的包括刘郁芬在内,占绝对优势;强硬派认为回族反复平常,狡猾蛮横, “知法而不知恩,畏威而不怀德”,非彻底痛剿,绝不能求得长治久安,这一派以原任河州镇守使赵席聘为首领。那时正是夏天,甘肃部分地区,旱灾已成,农产歉收,加以国民军征敛过重,全省人民对国民军的统治,大为失望;又因北伐战争快告结束,新旧军阀,忙着抢夺地盘,国民军首领冯玉祥,野心勃勃,正在中原逐鹿,也不愿在他的大后方西北延烧战火。在这种情况下,温和派的主张不但为甘肃人民所欢迎,亦为国民军上层所希望。因此刘郁芬为了应付河州事变,推行所谓“剿抚兼施”的方针,一方面派遣大军,进行残酷镇压;一方面采用种种措施,借以缓和局势。
   刘郁芬首先任命回族中的马国栋为剿匪副司令,又委聘喇世俊、马国礼等为战地政治委员会委员,用拉拢利用手段、分化回族重要人物;其次,派第七方面军总指挥部政治处处长骆力学,国民党甘肃省党部常务委员何履享为宣传委员,又派苏振甲、张琳为宣传队长,分率由政治员、省党部干事和总指挥部政治训练班学生混合编成的两个宣传队,到前方宣传,以欺骗群众,孤立“土匪”。随着河州城的第一次解围,除了军事人员以外,大批政治宣传人员,就涌到河州;而常驻河州指挥政治宣传工作的,则有刘郁芬的亲信、总指挥部参谋长余嘉培、省政府政治处处长吴考之、总指挥部军法处处长刘经泮等要员。导河县长一职,也由曾任总指挥部军法处长的马凤图担任。同时,为了工作方便起见,把原河州镇守使赵席聘调回兰州,以陈毓耀代镇守使职务;又以二十五师师长戴靖宇指挥全军,坐镇河州。在这期间,有两件比较突出的事,仅凭记忆,叙述于后。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出版地: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写的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概略,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起因,民初甘肃省临时议会琐忆,张广建督甘七年,凉州事变与马廷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