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图书馆
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马廷勷部队袭击武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787
颗粒名称:
马廷勷部队袭击武威
分类号:
K256.9
页数:
3
页码:
54-56
摘要:
马廷勷部从祁连山老虎口窜出,绕到山丹、永昌间的皇城滩一带,准备袭击武威。
关键词:
凉州事变
马廷勷
武威
内容
马廷勷部从祁连山老虎口窜出,绕到山丹、永昌间的皇城滩一带,准备袭击武威。七月二十日,马部前哨部队进入武威县境西南山麓;当晚城门紧闭,警报频传,空气极度紧张。二十一日早四时左右,马部士兵簇拥西南城角,利用云梯爬上城墙,与守城队兵和民团展开剧烈的争夺战。霎时间,枪声、喊杀声及惨呼声混成一片,火光硝烟弥漫了全城。守军仓惶应战,死亡相继,终因众寡悬殊,纷纷溃退。马部在突破城防以后,即派遣队兵,分头追击,不论大街小巷,遇到人不是枪打,便是刀砍矛戳,从早晨到午前,真是杀人累累,血流通衢!而最为残酷的是纵火焚烧北城门大楼,因为马部入城,追杀守军,不少守城士兵和民团退至北城,攀上北城门大楼,居高临下,阻击追兵;但马部利用炮火掩护,窜至楼脚放火,把这座城楼付之一炬,人楼都成了灰烬。烧死在城楼中的守军约在五百人以上。
武威这座古城,相传修建在明朝,北城门大楼矗立在北城之上已有七百多年了。楼柱大可十围,嵌有“千里眼”,列为武威八景之一。每当春夏之交,天气晴朗,人多登临其上,近观祁连,远眺沙漠,山川河谷,一目了然。北城门大楼的规模,雄伟壮观,确为河西走廊上一个伟大的古建筑物。一九二七年夏,河西地震成灾,城楼寺塔多被震垮,而这座北城门大楼,竟然屹立无恙,当年修建时曾有神工鬼斧的传说,虽系无稽之谈,但建筑技术的精巧,于此可见一斑。这次遭逢兵燹,变成一片焦土,实为历史文物上不可弥补的损失! 在北城门大楼起火燃烧的同时,集结在东北城角的守军,还在继续抵抗,作最后的挣扎;城防司令韩凤章(皇城滩军马场驻军派来武威的带兵军官)和武威县长张东瀛都在火线上亲身督战,企图挽回颓势,但马部已三面合围,气势越来越猛。正在短兵相接,杀声震天的时候,张东瀛腿部受伤,流血不止,经左右士兵营救出城,隐蔽在东狱台附近的田禾丛中;韩凤章虽伤仍指挥作战,但因大势已去,无法再事抵抗,遂于午后四时左右全部撤出城外。于是,全城尽落入马部队兵之手,一场激烈残酷的肉搏巷战,就此告一结束。
巷战快要结束时,城头上早已树起了白旗。疏疏密密的枪声,还在不断地响着。躲藏在家里的人们,都面面相觑,表现出束手无策的惶恐状态。巷战刚一结束,马部士兵立即集中在东北城内外,追杀溃退的守军;在东北城角负伤被救出隐藏的张东瀛,由马部追兵从东岳台附近的大麻地里搜索出来,就地枪毙,并割下首级挂在东城门上。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出版地: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写的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概略,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起因,民初甘肃省临时议会琐忆,张广建督甘七年,凉州事变与马廷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