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图书馆
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 贪污腐朽的政治风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771
颗粒名称:
三 贪污腐朽的政治风貌
分类号:
D914.392
页数:
5
页码:
19-23
摘要:
张广建受袁世凯之命来甘,既携带了一批所谓军事人才,还聘请了自己的皖籍同乡许承尧、蒯寿枢、龚庆霖、孔宪廷及山东亲信郑元良等与之同来。
关键词:
受贿罪
贪污
贪污罪
内容
张广建受袁世凯之命来甘,既携带了一批所谓军事人才,还聘请了自己的皖籍同乡许承尧、蒯寿枢、龚庆霖、孔宪廷及山东亲信郑元良等与之同来。一九一四年三月就督军兼民政长职后,除军事部署已略如上述外,并以龚庆霖、孔宪廷、许承尧、蒯寿枢等分任政务厅长、兰山道尹、渭川道尹、榷运局长等职,陆续以皖籍人士替换了行政长官,造成了清一色的局面。他们伪装文治面貌,讲诗文、讲书画、讲古董玩好,卖弄违反时代的风流雅儒,实际上是以政治地位行其贪污,以贪污所得,度其荒淫奢侈的腐朽官僚生活。当时官场中的丑恶现象,更甚于赵惟熙、张炳华督甘时期。凡社会所谓的“红人”,无一不是善于钻营奔走的人物。他们以书画、古董的爱好,装扮成雅人深致,即以书画、古董的鉴赏,作进行苞苴贿赂的掩护。同时在书画、古董的追求下,、不但使人民遭受意外的剥削,甚且演出灭绝人性的凶暴残杀。最典型的例子是:武威县知事张士珍和安肃道尹杨炳荣、酒泉县知事刘锡鑫。 张士珍,天津人,张广建在落魄时得其资助,结成儿女亲家。督甘以后委士珍为花定盐务局局长。一九一七年,调任武威县知事。到任以后,以武威多故家旧族,有不少书画、古玩的遗留,遂广布鹰犬,大肆搜刮,强迫收买,不得不止。偶有爱惜先人手泽不愿出卖的即捏造事故,买人诬控,置之监狱,讹诈索取;甚至勾通匪类,伺机盗窃。如他听到马麟三家藏有沈石田所画手卷,即利用其继母控告家产案讹索以去;听到张美如家遗留有王石谷画屏,即指使张姓寡妇,诬告户族吞产案讹索以去;听到县仓斗级某姓家藏有吴道子观音画象及宋赵佶画鹰,即以鉴别为名骗取不还;听到赵国瑞家藏有古瓷瓶秘不示人,即暗派小偷挖墙盗窃。诸如此类的丑恶行为,至今犹为武威人所切齿。另外张士珍还派其兄张大麻子为县署收发,布置爪牙,大收贿赂,借禁烟屠杀人民;因催收粮草设木架吊打人民;因私见陷害人民冯渐达、胡廷佑倾家荡产。武威群众积不能平,赴省控诉。在张广建庇护之下,往往颠倒黑白,有冤难伸。或且别按罪名,解回原籍,受张士珍更进一步的残酷处理。直到被迫列举事实,控告到中央以后,才予以撤职了事。
杨炳荣,湖南人,清光绪间投甘军董福祥幕,以军功保举知县,晋升泾州直隶州,张广建督甘,夤缘为渭川道尹。一九一六年调署安肃道尹。次年十二月,肃州巡防营长李宗纲闻所部士兵受文殊山韩道士煽惑,谋为叛乱,乃诱捕韩道士拷问。士兵愤李宗纲平日治兵苛刻,遂乘总兵赴省,城防空虚,突然哗变。李宗纲越城逃去,变兵据城中;历抢道、县、各署及禁烟、售药等局。未几,驻嘉峪关分统周炳南率部前来戡乱,变兵缴械投降。杨炳荣和酒泉县知事刘锡鑫(亦为张广建儿女亲家)回城,见署内所蓄烟土财物,被变兵掠取一空,痛惜年余赃私化为乌有,与周炳南合谋,嫁祸于寓居酒泉的清兵备道陆廷栋,灭其家而夺其资。廷栋系满州世家,清末任肃州兵备道,辛亥革命后落户肃州,将其在京资财全部移酒,命其二子营商,生活颇为丰裕。县知事刘锡鑫久涎其财,至是献策炳荣,指廷栋为宗社党,谓兵变系宗社党所为,由周炳南扮友好面目入廷栋家访问,在茶罢送客时,冷不防枪杀廷栋于门道之中。廷栋二子闻枪声出视,并杀之于门旁。既尽取其家中所有,瓜分自肥,复择取其珍贵的书画、古玩,贡之于张广建,以图庇护。事后廷栋长子在京鸣冤,历经袁政府派员彻查,终以有张广建从中斡旋,仅予刘杨二人以撤职处分,和停发周炳南晋升陆军少将调署肃州镇总兵的命令。廷栋父子的惨死,就这样无结果而终。
象杨炳荣、张士珍一般的行政官吏,在张广建主持甘政时期,可说是满坑满谷,所在多有。同时,张广建所引用、所亲信的一些名流,也亦步亦趋,与张广建同途竞走。个个利用职权,搜求书画、古玩,以文雅行变相的贪污。当时敦煌经、阳关砖,武都龙骨,卓尼、贺兰之石砚,都成为求官必备的礼物。还有人想入非非,以纯金铸成水烟袋,贡之长官,作为运动肥缺的工具。当时各地故家旧族,偶有一二名贵器物,莫不栗栗自危!形成广泛地外运和深藏,冀免在巧取豪夺之下, “怀璧成罪”。
同时,他们了解到甘肃是多年产烟省分,民间有大量存土;而东南各省以中英条约关系普遍禁烟,烟价黑市,高过甘肃数倍;遂借口“寓禁于征”,设土药、官膏、稽征、督察等处,一面高额征税,一面借漏税以便没收。布置种种网罗,使民间存土入官,从而饱充私囊;又借英人分期视察为名,严厉禁种,使烟价在本省也逐步提高。然后伙同一气,假借官府权力,贩毒走私,不但敲骨吸髓,搜刮甘肃,抑且出境销售,毒害陕豫各省。至以烟土馈送直皖当道,则更是人所周知的密秘。那时张的爪牙,民间所指目的“四凶”、“八恶”,都正是政治上所谓的“红人”。还不上此,最后他们把甘肃烟土抬到每两白银十四、五两的高价;所派出去的禁烟巡缉队,就都变成了种烟巡缉队。从此“寓禁于征”的政策又变为寓禁于种了。另外张的僚属还广蓄姬妾,除互相仿效外,还广招娼妓,播散淫风。甘肃民俗朴厚,不论大小城市,向无娼寮妓院,自张广建督甘,不及期年,即有太平里妓院,在省垣公开营业,官场宴会,公开以妓女侑酒。起先妓女皆来自外省,活动只限于省垣。其后因河西个别地方有鬻女恶风,官场中常买取幼女为婢,互相赠送,妓院中亦利用这一风习,以贱价购买幼女为妓,人称“马班子”,流动营业,几遍全省,不但惨无人道,视为固然,并且抽收所谓“花捐”,?颜无耻地给以法律保障。那时不肖官吏,曾流行着“一局花酒,几出二簧,一座烟灯,八圈麻将”的求官十六字秘诀。也的确有很多凭这样秘诀而闹红的人。
张广建的官场习气也很惊人。辛亥革命后,发辫剃去,官场中无谓的拜跪送迎,以至各种季节的传笺申贺,皆已渐次革除。张广建到任以后,仍以拜跪为尊敬之表示,以祝贺为不可少的仪节,于是旧式十六行的贺柬,五十行的红禀夹单,又成为官场必备的文牍; “三拜九叩”又成为谒见长官必行的大礼。他本是反动集团中人物,在平时是这样重视反动仪节,一遇变局,他的反动态度就更为鲜明。一九一六年袁世凯叛国称帝,他不仅接受五等封爵穿着袁氏所定礼服祀孔;并且首先劝进匍匐称臣。一九一八年,张勋复辟,他急购花翎红顶,准备易服,甫购到而张勋失
败,传为笑谈。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辑》
出版地: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写的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概略,清光绪二十一年河湟事变起因,民初甘肃省临时议会琐忆,张广建督甘七年,凉州事变与马廷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