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人的钻研精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673
颗粒名称: 一、惊人的钻研精神。
分类号: J825
页数: 2
页码: 62-63
摘要: 麻子红,原名郗德育,陕西人,生于一八九〇年(光绪十六年),死于一九四二年,终年五十二岁。麻幼家贫,学须生于 “德盛社”,与秦腔名演员田德年、王德功、王德安、王德意等是所谓“德”字辈的师兄弟。据麻的嫡传学生黄致中说,乃师于民国初年来兰,当他看到甘肃秦腔独特的台架、动作风格时,便发生了浓厚兴趣,认为“陕甘合壁,方能完美”,于是便下定最大决心,拜老十二红(李夺山)为师领教。
关键词: 地方戏 戏剧艺术 秦腔

内容

麻子红,原名郗德育,陕西人,生于一八九〇年(光绪十六年),死于一九四二年,终年五十二岁。麻幼家贫,学须生于 “德盛社”,与秦腔名演员田德年、王德功、王德安、王德意等是所谓“德”字辈的师兄弟。据麻的嫡传学生黄致中说,乃师于民国初年来兰,当他看到甘肃秦腔独特的台架、动作风格时,便发生了浓厚兴趣,认为“陕甘合壁,方能完美”,于是便下定最大决心,拜老十二红(李夺山)为师领教。当时师生规定:麻在老十二红的戏班唱戏,光吃饭,不挣钱。如此三年,他穷的衣衫被搂,面有菜色。好心的朋友劝他离开,说“到哪里还不是为了混一碗饭吃”。但麻子红钻研艺术心切,不为所动。他说:“我是不到黄河心不死,非改变我的演唱风格不可,即使非驴非马也可以,因为骡子就是驴马交配生下的好东西。”他终于通过艰难的探索与研究,非但精通了陕甘秦腔的音律腔调,并在综合两省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风格。及至崭露头角,复为老十二红嫉才压制。他看到自己的艺术前途没有发展, 便径往甘肃凉州(武威)参加了“富贵班”。此后,麻在河西技艺日臻娴熟,艺声远及陕西关中一带。于是,老十二红又派专人把他接回兰州。另据魏绍武先生说,麻子红首次来兰,正当青年。 有一次,他主演《辕门射戟》,误将吕布的服饰穿为周瑜的,遭到“看家”(业余戏曲评论家)陈疯子后台唾骂。麻羞愧难当, 逃往河西。搶说他在河西又苦心孤诣地继续研究陕甘秦腔演唱艺术,终于学有所成,复至兰州,艺名大噪。他先在“化俗社”作过短期演出。一九二八年,魏绍武、水梓主特的“觉民学社”聘麻为艺术教练。翌年,他与著名秦腔旦角陈景民等组建“三兴社”。 抗日战争时期,他又在垠县“兴中社”搭班演唱。据岷县同志介绍,剧社演职人员激于民族义愤,在舞台上配合宣传抗日救国。 “兴中社”麻子红曾主演《文天祥殉国记》,还演出《哭秦庭》、 《哭祖庙》等,甚至在《哭祖庙》中唱出这样的台词:“全国同膨多遭难,日本蹂躏我河山! ”虽然不恰当地让古人说了今人话,但艺人们的爱国热情是值得称道的。麻子红以后又返回兰州,参加“文化社”的演唱活动。大家公认,他在甘肃戏曲艺术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地:1984.4

本书主要介绍了甘肃秦腔述略、秦腔戏在甘肃各地的演变、甘肃秦腔剧作家李道真、陇剧的诞生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兰州的话剧、关于《甘肃军统特务组织》的补充和订正、关于《东乡族近百年大事记》的订正、关于《宁夏和平解放亲历记》的订正、关于《兰州保干事训练班》的订正的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麻子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