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乐社”的恢复和被迫解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664
颗粒名称: 三、“平乐社”的恢复和被迫解体
分类号: J825
页数: 4
页码: 44-47
摘要: 总的说来,抗日战争时期的陇东重镇平凉,当时是陕、川、甘、宁的交通要道,甘、青、宁、新的资源都通过它输送前线,因此商业繁荣,文化发达,过往商旅络绎不绝。戏曲除秦腔外,还有京剧、晋剧等戏班,经营收入相当可观。及至宝(鸡)天(水)铁路通车,商旅及物资改走南路,戏班便也随之凋零了。
关键词: 地方戏 戏剧艺术 秦腔

内容

“秦光社”结束后,高希中、范醒华二教练将原“平乐学社” 的学生徒步带回平凉,决意恢复原剧社。抵平凉后,因无戏箱, 又无宿舍,只好与当地黄姓老闆的京剧戏班合台演出。稍后,散居各地的“平乐学社”学员也陆续返社,演员扩大了,剧目也丰富了,宿舍在平凉北极官庙宇内。到了一九三八年秋,“平乐学社”演出地点改在平凉中山桥剧场。由于人力不足,由教练出面, 从西安叫回景乐民、薛再平等人。薛回平凉时,带来板胡师魏炳新与“易俗社”毕业生牛利民等,并将“易俗社”、“三意社”、 特别是“正艺社”李正敏所演唱的优秀剧目,基本上都带来了。 例如配合抗日战争宣传爱国精神的《史可法》、《民族英雄》(即戚继光)、《卧薪尝胆》、《苏武牧羊》、《忠义侠》(以上是“易俗社”、“三意社”的),还有《二度梅》、《樵夫妇》、《白玉瑱》(是“正艺社”的)。由于剧目丰富,阵营强大,上座率高了,全社五、六十名演职人员,都决心把剧社恢复得象个样子。从社长高希中到所有演职人员,都不拿工资,经营收入全归社方集体所有。一九三九年,剧社将平凉城内“四美浴澡堂”改为剧场,大张旗鼓地公演配合抗日战争的剧目《还我河山》(封至模作)、《淝水之战》(谢迈千作)、《李秀成》(孙仁玉作)等。这时,剧社有了钱,便托请“易俗社”社长高培支以五百元贱让一副旧戏箱。随后,剧社又在平凉九天庙巷买了一院宿舍,有平房数十间,从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〇年,演职人员仅拿极少数工资,为剧社的恢复和壮大都作出了贡献。
  一九四〇年,恢复后的“平乐学社”招收第三期学生。由王仲平、李月亭主其事,收的都是陕西娃娃,大约四十多名。这一期以“乐”字命名,例如王敬乐、杨声乐、张正乐等。这期学生无专职教练,只好由出科早的学生每人带五个学员分行授艺,主要演员按学生擅长予以培养,如阎更平、张方平就是专门培养须生的。
  一九四一年,正当剧社大力发展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平凉当局妄图予以控制。它先组织了 “戏剧公会”,并气势汹汹地提出:“平乐社是陇东十七县的,每户过去出了五升麦子成立的,现在既已恢复,仍要归地方当局所有。”接着,平凉党部便派戏剧公会干事周德来社,审查排演剧目。有人表示不满或反抗,警察局长便予以关押,警告任何演职人员不得“调皮”。在这种高压政策之下,主要演员阎更平、薛再平、王仲平等离社去西安,焦云平则带了十几名学生到静宁等地演唱。随后,高希中亦被迫离开,著名须生刘易平也走了。至此,“平乐学社”基本解体。剩下三期“乐”字辈的数十名学生,无人教管授艺,仅由秦鸿德、雪文华、何建民、郭治秦几人教戏。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雪文华做了两件好事。雪工旦角,主演《游西湖》李慧娘的“吹火”,先吹“燃”一个,接着一口气能吹“燃”三十多个,没有深厚的气功是万万不行的。他令人称颂的一件事,是培养了著名女演员王彩霞。王工花衫、青衣,嗓音宏亮柔美,扮相做派大方。拿手戏有《五岳图》的高兰英,《西厢记》的崔莺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祝英台,《杀狗劝妻》的焦氏,《玉堂春》的苏三,《白蛇传》的白素贞,《黄河阵》的三霄等。一九八〇年她主演的《杀狗劝妻》,曾被甘肃电视台录像播映。另一件是收养了任谦的两个孩子。抗战胜利后,国统区处于白色恐怖之下,这时任国民党平凉专区保安副司令的任谦,因与中共陇东组织所派的葛曼同志有联系,被敌人发觉,驻在陇东一带的马继援八十二军多方搜捕。任在其外甥、当时平凉专署专员周祥初的帮助下,投奔延安。而当时任谦夫人陈应龙却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抓走,囚禁于兰州黄河北的秘密监狱。于是任的两个孩子流落街头,无人敢于收留。这时,雪文华挺身而出,收养下了这两个娃娃,以后并转移到了安全地方。任谦同志每谈及此事,总表示对秦腔艺人助人扶危的高尚品德深为钦敬。
  国民党平凉党部接收“平乐学社”后,任社长的先后有邱梅亭、蒋寿山等人。教练杨实易仍留剧社,至一九四三年离开。据王晓玲回忆说:一九四二年,邱梅亭接她到“平乐学社”演出, 这时著名艺人在该社演出的剧目有:王文鹏的《辕门斩子》、《葫芦略》、《走雪》、《赶坡》(后两折与王晓玲合演),净角李可易的《回荆州》、《游龟山》,名丑晋福长的《苏三起解》,孟遏云的《藏舟》,贫生李景华的《打柴劝弟》、《吕蒙正赶斋》等。
  总的说来,抗日战争时期的陇东重镇平凉,当时是陕、川、甘、宁的交通要道,甘、青、宁、新的资源都通过它输送前线,因此商业繁荣,文化发达,过往商旅络绎不绝。戏曲除秦腔外,还有京剧、晋剧等戏班,经营收入相当可观。及至宝(鸡)天(水)铁路通车,商旅及物资改走南路,戏班便也随之凋零了。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地:1984.4

本书主要介绍了甘肃秦腔述略、秦腔戏在甘肃各地的演变、甘肃秦腔剧作家李道真、陇剧的诞生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兰州的话剧、关于《甘肃军统特务组织》的补充和订正、关于《东乡族近百年大事记》的订正、关于《宁夏和平解放亲历记》的订正、关于《兰州保干事训练班》的订正的内容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