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剧社的渊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623
颗粒名称: 一、剧社的渊源
分类号: J825
页数: 1
页码: 26
摘要: 一九二七年冬,兰州秦腔“维新社”的主办人王德孝、安鸿印到西安接演员,以便次年正月大演特演,扩大经营收入。在接来的这批演员中,便有正当壮年的青衣陈景民。
关键词: 地方戏 戏剧艺术 秦腔

内容

一九二七年冬,兰州秦腔“维新社”的主办人王德孝、安鸿印到西安接演员,以便次年正月大演特演,扩大经营收入。在接来的这批演员中,便有正当壮年的青衣陈景民。
  然而好景不长。翌年四月,甘肃代理督办刘郁芬以正社会视听为名,公开禁演了《八仙过海》、《游西湖》、《二进宫》、《白蛇传》等剧目六十余种,剧社处境至为困难。同月,马仲英在河州(今临夏)韩家集策动各族人民三千余人,发动了对冯玉祥国民军的战争,战乱波及兰州。刘郁芬命令所有戏班只准白天演唱,不许晚间演出。因之,观众稀少,剧社收不敷出,广大艺人陷入饥寒交迫之中。这年冬,麻子红遂邀请陈景民、田德年到他的“同乐社”演唱。
  一九二九年甘肃遭灾,看戏的人更少,“同乐社”无法维持,连戏箱都当卖一光。艺人们为了生活,便公推陈景民、田德年、麻子红另组“三兴社”,借以号召观众,再振营业。这时戏箱是租关雪亭的,关艺名“关娃”,也系秦腔艺人。后关收回戏箱,麻也趁机不干了,于是戏班复又解体。在这种严重情况下,陈景民和田德年便将剧社改名“新兴社”,另赁王德孝、安鸿印的戏箱,力图东山再起。赁箱时,因无钱,陈、田各当皮衣一件,得银币一百二十元;兰州万顺堂药店经理郗子开素与陈善,又拿出银币一百元资助。于是,“新兴社”便于一九二九年农历四月正式开演。地址初在“大金台”(“三神庙”戏台),后移双城门。 可喜的是,开演次日天降甘霖,人民转忧为乐,剧社观众剧增,卖座渐趋良好。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地:1984.4

本书主要介绍了甘肃秦腔述略、秦腔戏在甘肃各地的演变、甘肃秦腔剧作家李道真、陇剧的诞生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兰州的话剧、关于《甘肃军统特务组织》的补充和订正、关于《东乡族近百年大事记》的订正、关于《宁夏和平解放亲历记》的订正、关于《兰州保干事训练班》的订正的内容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