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养学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612
颗粒名称: 二、培养学生
分类号: J825
页数: 2
页码: 23-24
摘要: “化俗社”在长达二十年期间,先后培养了两期学生,共计八十余名。第一期的优秀学生有:郗化民(须生兼花脸)、谭化美(青衣)、王化理、李化仁(须生兼花脸,老十二红的儿子)、李育俗(小旦)等。第二期的优秀学生有:王化成、王化南(小旦)、周正俗(须生)、吴俊卿(须生)等。
关键词: 地方戏 戏剧艺术 秦腔

内容

“化俗社”在长达二十年期间,先后培养了两期学生,共计八十余名。第一期的优秀学生有:郗化民(须生兼花脸)、谭化美(青衣)、王化理、李化仁(须生兼花脸,老十二红的儿子)、李育俗(小旦)等。第二期的优秀学生有:王化成、王化南(小旦)、周正俗(须生)、吴俊卿(须生)等。
  应该指出的是,辛亥革命后的初期,北京曾出现“坤角”剧社,影响所及,各省效法。朱怡堂对于培养学生方面,深感当时舞台都系以男扮女,不论从嗓音与表演上看,都不如女的自扮更为合适。他便公开声言招收女学生,但报考无人,经多方张罗,亦无结果。这是因为兰州地处边陲,风气不开,封建思想仍留在人们头脑中,谁也不愿将女儿送入剧社学戏。同时,剧社同仁大半也反对招收女生,因按梨园传统习俗,妇女不能进入后台,更不能坐在戏箱上。故陕、甘两省当时连一个女演员也没有。号称戏曲改良的“易俗社”也明文规定不招收女艺徒。令人可佩的是,朱怡堂敢于打破陈规陋俗,不顾社会舆论和剧社同仁的坚决反对,排除重重障碍,在无法招到女演员的情况下,动员自己妻子下海演戏。但朱妻系兰州黄家园李姓之女,娘家对此大加反对,声称其女如果登台演戏,不得姓李。在朱怡堂多方鼓励下,朱妻终于同意学艺,并决定改名“朱喜凤”(观众多呼其乳名“狗娃子”),学习后正式登台演出。从此,朱喜凤打开了陕甘秦剧的森严大门,秦剧各班社都逐渐有了女演员,她的确起到了“化风易俗”的先锋作用。以后甘肃、宁夏的著名“坤角”何彩凤、肖美兰、杨金凤,据说都是受朱喜凤的影响而成为后起之秀的。
  朱喜凤的表演艺术,虽则嗓音差些,但因受朱怡堂的亲自授艺指导,做工细致,双目传神,善于刻划各种类型的妇女性格。其拿手戏有《走雪》(曹玉莲)、《珍珠衫》(王三巧)、《卖酒》(李凤姐)等。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地:1984.4

本书主要介绍了甘肃秦腔述略、秦腔戏在甘肃各地的演变、甘肃秦腔剧作家李道真、陇剧的诞生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兰州的话剧、关于《甘肃军统特务组织》的补充和订正、关于《东乡族近百年大事记》的订正、关于《宁夏和平解放亲历记》的订正、关于《兰州保干事训练班》的订正的内容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