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 图书 |
唯一号: | 290120020210002594 |
颗粒名称: | 文化社魏牡丹介绍 |
分类号: | J825 |
页数: | 2 |
页码: | 18-19 |
摘要: | 魏牡丹,祖籍河北,生于兰州。因其祖父喜爱京剧,小时聘请拉京胡的常得源给她教《五典坡》、《上天台》、《鱼藏剑》 等须生戏,学了两年。十五岁,其祖父复聘秦腔演员任易俗为师,教她《起解》、《走雪》、《探窑》等旦角戏。后来她到武威马神庙老戏班演唱,并请张式儿(绰号“胡子旦”,花衫,青衣兼丑角)给她教戏。接着又到酒泉塔班。一九四八年冬到新疆哈密剧团演唱,并拜孙天民为师。一九五〇年,重返兰州“文化社”,参与公演的现代戏有《小二黑结婚》(小芹)、《小女婿》(杨香草)、《刘兰婷退婚》(刘兰婷)、《白毛女》(喜儿)等,历史戏有《劈山救母》(三圣母)、《秋江》(陈妙常)、《棠棣之花》(聂婴)、《情探》(焦桂英)等。一九五八年魏与部分演员曾支援河西,以后又转业回到兰州市。她音域窄,嗓音细亮,表演细腻生动,较拿手的有《检柴》、《白玉瑱》、《小女婿》、《小二黑结婚》等。 |
关键词: | 地方戏 戏剧艺术 秦腔 |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地:1984.4
本书主要介绍了甘肃秦腔述略、秦腔戏在甘肃各地的演变、甘肃秦腔剧作家李道真、陇剧的诞生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兰州的话剧、关于《甘肃军统特务组织》的补充和订正、关于《东乡族近百年大事记》的订正、关于《宁夏和平解放亲历记》的订正、关于《兰州保干事训练班》的订正的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