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善慈会”的活动经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2068
颗粒名称: 天水“善慈会”的活动经过
分类号: C912.2
页数: 2
页码: 132-133
摘要: “善慈会”又称“扇子会”,是天水杨家寺横河里一带的农民,在一九三〇年为抵抗马廷贤部的残暴迫害而形成的一个群众组织。由于此地农民多半信佛、吃素、念经,自称“善慈会”。同时在抗御马军扰害时,为了死中求活,拼命抵抗,多次击退来犯马军。故当时盛传,凡参加者,都学有魔术,挥动扇子,就能抵抗枪弹。因而人称“扇子会”(含有诬蔑之意)。
关键词: 群众团体 社会组织 集体社会学

内容

“善慈会”又称“扇子会”,是天水杨家寺横河里一带的农民,在一九三〇年为抵抗马廷贤部的残暴迫害而形成的一个群众组织。由于此地农民多半信佛、吃素、念经,自称“善慈会”。同时在抗御马军扰害时,为了死中求活,拼命抵抗,多次击退来犯马军。故当时盛传,凡参加者,都学有魔术,挥动扇子,就能抵抗枪弹。因而人称“扇子会”(含有诬蔑之意)。
   “善慈会”的形成经过,主要是在一九三〇年五月(农历四月初八)回军马廷贤部攻陷天水后,派队四出淫杀,民不堪命。这时横河里、草川里、梨树梁等地农民,因马部累次勾通南乡匪徒,在本地吊烤淫掠,残暴已极;适有从了军的农民二人回到横河里家乡,见此情况,愤恨异常。遂集合居民,起而反抗,杀死了来扰的马部士兵两人,驱走十余人。事后,当地农民恐惧马部派大队前来报复,众议设法逃避。有本地农民罗锦章者,素日信奉佛教,人皆称为“大师傅”,大众一致推为首领,应付事变。罗遂率横河里群众,逃上虎头山,凭险自保(此山气候高寒,妇孺逃上山后,啼饥号寒,为状甚惨)。
   被农民驱走的马部士兵返城后,向马廷贤报告说:“横河里的农民造反”,马果然下令派大队剿灭。在马军出发之际,有人建议安抚,以免地方受害。适有盘头山人黄秀丞者,自告奋勇,愿去说和。马廷贤同意之后,黄即随马军前往杨家寺。到达后,见农民多已逃上虎头山,即驻扎休息,也未戒备,罗锦章即乘夜出击,大败马部。马军败后,继续增兵,围攻虎头山。罗锦章率众下山拒战,因众寡不敌,罗即大败被杀。其弟罗炳章人称为“二师傅”,在其兄死后,继领其众,抵抗马军,预料此山不能保守,乘夜率众逃奔西和、礼县边界一带。马军见虎头山上群众业已脱逃,遂将一个卖油饼的妇女强迫妆饰为妖,手持扇子,身背宝剑,头挽黄表,乘马入城,并在马上载着人头,游街示众,一面向马廷贤献功,一面意在污辱“善慈会”。
   一九三一年冬,川军入甘,由史鼎新将“善慈会”收抚,编入甘肃第三路讨逆军(指冯玉祥),史任司令。由黄隐接济步枪百余支,机枪数挺,偕同川军,进攻天水,并首先进入城内。在马廷贤逃走,川军撤出后,罗炳章解甲归田;史鼎新将所部编为一个团,由史国华任团长。后史鼎新部与鲁大昌部合并,史任鲁部参谋长。不久史国华被陕军打死,士兵多逃散,“善慈会”名称从此亦无闻了。(政协天水市委员会供稿)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62年12月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自一九六二年创刊至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前,共编辑出版了五辑。由于当时是内部发行,印数很少,又经十年动乱,这些选辑现在均不易找到了。为了保持资料的完整,供史学工作者研究甘肃近现代史和满足广大文史读者的需要,我们决定重印《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至五辑。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虎丞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