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李氏文化扩大甘肃影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话说陇西堂》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955
颗粒名称: 弘扬李氏文化扩大甘肃影响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296-299
摘要: 1995年5月16日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甘肃省长张吾乐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的全球广播频道,向海外发表广播讲话,以“诚邀五洲宾朋、共同开发甘肃”为题,特别强调我们甘肃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有敦煌文化、伏羲文化、藏传文化和李氏文化并称的“甘肃四大文化”。
关键词: 陇西堂 文化研究 家族

内容

1995年5月16日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甘肃省长张吾乐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的全球广播频道,向海外发表广播讲话,以“诚邀五洲宾朋、共同开发甘肃”为题,特别强调我们甘肃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有敦煌文化、伏羲文化、藏传文化和李氏文化并称的“甘肃四大文化”。为适应海内外的对等交流,为大力宣传陇西李氏文化而成立的“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的领导同志认为,把李氏文化作为“甘肃四大文化”向海外大力宣传,借以扩大甘肃对外影响,提高甘肃知名度,吸引海外朋友来甘肃投资,共同开发甘肃,这是一种富有远见的领导艺术。
  陇西作为“李氏之根”在海外李姓中早享盛名,而陇西作为甘肃省的一个县,甘肃不少人却对陇西李氏文化不知其然,特别是把“甘肃四大文化”作为中国古老文化之一进行宣传,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认识到的。因此,省委、省政府号召大力宣传“甘肃四大文化”,进一步扩大甘肃在海外的影响显得更加重要。这对诚邀五洲宾朋、共同开发甘肃大有好处。
  在对陇西李氏文化宣传方面,近几年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1994年5月以来,围绕“陇西李氏文化全国研讨会”的召开和有众多省级领导参加的“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的成立,《甘肃日报》《甘肃广播电视报》《民主协商报》《兰州日报》等报纸、刊物连续发表了很多有关陇西李氏文化研究的文章,如:《甘肃日报》1994年5月20日发表的《陇西李氏文化全国研讨会圆满结束》和《陇西堂修复引起国内外关注》;《甘肃日报》1994年5月28日发表的《我自陇西来》;《甘肃日报》和《兰州日报》1994年5月31日报道的《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成立》;《甘肃广播电视报》994年6月5日发表《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步入新阶段》;《民主协商报》194年6月11日发表《天下李氏的根在陇西》;《兰州晚报》发表的《李氏郡望及陇西堂》和《丝绸之路》杂志1994年第3期《陇西李氏源流》,《档案》杂志1994年第2期《李氏祖籍考》等,都对陇西李氏文化做了宣传,这种宣传对海外影响极为重要,有力地推动了海外对陇西李氏文化的宣传,如1994年7月菲律宾的《联合日报》《商报》连续刊登了《李氏根在陇西》这篇文章;1994年8月香港地区《商报》又以《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意义重大》为题刊登了记者张力的文章;同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澳门地区的有关报纸也转载了上述文章。之后《中国人口报》和其他有关报纸又以《姓氏考》和《李姓唐皇祖籍何处寻》为题叙述了陇西李氏的沿革变迁等历史,尤其是1995年3月10日《甘肃日报》对《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座谈江泽民总书记对台讲话的纪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维系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普遍认为陇西李氏文化作为甘肃乃至中华古老文化之一,对维系海内外李氏同胞为祖国建设和统一大业效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陇西李氏文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是陇西人民的财富,也是甘肃乃至海内外热爱中华古老文化和祖国的李姓共同的财富。“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形容李氏众多的诗句。一千三百多年前创立大唐王朝的李氏皇帝,是当时的陇西郡人,从此,大唐宗室的后裔便以“陇西”作为家族的共同标志,把陇西相袭为部望。李姓的堂号就是“陇西堂”。近年来,海内外兴起了“寻根问祖”热,特别是广东、福建、江浙一带的李姓,与旅居海外的李姓,把陇西视为他们的祖籍和李姓的根前来“问祖”,并为建设家乡效力。“陇西”在海内外之所以享有盛名,不仅是它作为姓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众多的李姓都承认自己的“根”就在“陇西”。广州潮汕地区、福建泉州地区,江浙有些地方和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我国香港、澳门等地李姓同胞的居处、门楼和室内家具上都刻有“陇西”字样并建有陇西宗祠、“陇西公会”或者叫“陇西亲会”“李氏福利会”等社会团体。这就充分表达了海内外李姓同胞对祖籍陇西的崇敬。
  姓氏文化是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姓氏的总册中,李姓列居榜首。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杜若甫、袁义达对李姓人口抽样进行电子计算机处理分析,全国汉族姓氏中,李姓最多。李姓源出甚早,远以鸟夷之皋陶为血缘始祖,因任理官,以理为姓,又以商朝理官利贞为得姓始祖,理官之美誉流传甚久,至老子出世,影响深远。到大唐帝国,李姓之多,达到了登峰造极。李氏家庭在中国历史上建有大成、西凉、唐朝、后唐、南唐等12个政权,称帝者58人,可谓名人辈出,将相满门。周有老聃、秦有李斯、汉有李广、李陵、“后汉二十八将”“秦王府十八学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氏居多。又有李特、李渊、李世民、李白、李商隐、李春、李冰、李纲、李贽、李自成等名垂古史;李大钊、李立三、李公朴、李政道、李四光等闻名近世。
  不言而喻,李姓在中华姓氏中与其他各姓一样,都具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门第高尚、业绩辉煌,在中国史册中产生巨大政治影响的唯李氏一族。正由于李氏众多,遍及海内外,溯源寻根,追至陇西,所以加大研究陇西李氏文化的力度就显得更加重要。在研究陇西李氏文化方面,近年来海内外都有很大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海外热于海内,在内外交流中很多研究姓氏文化的专家学者,发表了很多很有价值的论文。1994年5月在“陇西李氏文化全国研讨会”上,有近三十名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论文,其中多数系李姓以外的各界人士.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陇西李氏文化的认识。特别是“中华姓氏通书”编辑部出版的阮荣华先生的《李姓》专著,对李氏文化,尤其是对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和资料,它对我们进一步整理、继承、挖掘、研究、发扬陇西李氏文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竭诚希望热爱李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按照省上领导讲的宣传“甘肃四大文化”的要求,从宣传甘肃、振兴甘肃、提高共识、促进交流的共同愿望出发,为增进海内外的友好往来,加快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
  (原载1995年7月21日《甘肃日报》)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话说陇西堂》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出版地:2017.12

本书以探究陇西李氏文化为中心,汇集了数十位专家、学者关于李氏文化源流、沿袭脉络、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学术界研究李氏文化的资料内容,对于保存李氏文化资料、深入研究陇西李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天昌
责任者
张吾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