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代陇西李氏的渊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话说陇西堂》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856
颗粒名称: 关于唐代陇西李氏的渊源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226-229
摘要: 关于陇西李氏何时形成,由于记载杂乱,所以不易理出一条确切的线索,而且各种文献所记又大有出入,其中许多问题确难考证,做出最后的定论。
关键词: 陇西堂 人物 家族

内容

关于陇西李氏何时形成,由于记载杂乱,所以不易理出一条确切的线索,而且各种文献所记又大有出入,其中许多问题确难考证,做出最后的定论。在此,仅列出三种说法,以供参考: (一)以林宝所撰的《元和姓纂》为代表。《元和姓纂》卷一叙李氏之源: 帝颛顼高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为尧理官,子孙因姓理氏云云。裔孙理征得罪于纣,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因变姓李氏。利贞十一代孙老君,名耳,字伯阳,居苦县赖乡曲仁里,曾孙昙生二子崇、玑,崇子孙居陇西,玑子孙居赵郡,崇五代孙仲翔生伯考,伯考生尚,尚生李广也。广以后生唐高祖李渊。
  林宝在这里首先叙述的是李氏的渊源,按照他的说法,李氏源出于颛顼之子大业,到老子的两位曾孙时,由于两人所居之地不同,始分为陇西和赵郡两支。以后陇西李氏出了汉代大将李广,而李唐皇族便是李广之后。
  (二)以《唐故振武节度隋军登仕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上柱国李府君墓志铭并序》[1]为代表: 公讳,其先陇西郡人也。源流出于姜姓,夏禹之苗裔,汉大将军安之后。
  按照这种说法,陇西有一部分李姓最早是来自颛顼之后的另外一支——夏禹,按《史记·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这一支后来出了汉大将军李安。
  (三)以《维唐故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并序》[2]为代表: 府君名扶,其本黄帝孙,颛顼之后……至后汉治书御史讳楷生五子,三子徙居赵,派为东南西宅,是为赵郡三祖;二子流寓陇西成纪,而子孙因其家焉。
  按此墓志铭,陇西李氏的形成时间当在东汉时期。
  在陇西李氏的定著四房中,《新唐书·宰相表》叙述了武阳、姑臧、丹阳三支的源流以及两支李姓庶族的渊流。
  武阳房:《新唐书·宰相表》载:“李氏武阳房出自兴圣皇帝第七子豫,其后为武阳房。”即武阳房出自凉武昭王李暠之子。
  姑臧大房:按《新唐书·宰相表》:“姑臧大房出自兴圣皇帝第八子翻……三子:宝、怀达、抗……宝七子:承、茂、辅、佐、公业、冲、仁宗。承号姑臧房。”姑臧房也是出自凉武昭王之子。
  丹阳房:《新唐书·宰相表》:“丹阳房,晋东莞太守雍长子曰伦,五世孙文度,西凉安定太守,与族人宝入后魏,因居京兆山北。”丹阳房出自李雍长子李伦,凉武昭王李暠之先则是李雍的另一个儿子李柔,丹阳房与凉武昭王同祖。
  敦煌房:关于敦煌一房的源出,《新唐书·宰相表》没有记载,但敦煌文书中有一些材料可引为参考。敦煌文书中关于敦煌李氏的渊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凉武昭王李暠之孙李宝之后,资料有P4615、P4010《李端公讳明振墓志铭》、P4640《李氏再修功德记》、P3608《大唐陇西李氏莫高窟修功德记》。二是李陵、李穆之后,资料有《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二者虽源有异,但最早实为一族,区别在于其是否出自凉武昭王。按照前一种说法,敦煌李氏源出于凉武昭王,而按后一种说法则并不出于凉武昭王。
  《新唐书·宰相表》还记载了两支陇西庶族李氏:“汉骑都尉陵降匈奴,裔孙归魏,见于丙殿,赐氏曰丙。后周有信州总管龙居县公明,明生粲,唐左监门大将军、应国公,高祖与之有旧,以避世祖名,赐姓李氏。”这支原为丙姓的陇西李氏源出于李广、李陵。这支李氏在唐代有宰相李道广、李元纮父子。
  还有一支“陇西李氏、后徙京兆”。关于这支李氏的来历,《新唐·宰相表》无载。这支在唐代有宰相李晟。《旧唐书》卷133《李晟传》载李晟乃“陇右临洮人”。《新唐书》卷154《李晟传》载“李晟乃洮州临潭人”。以此看,这支李氏出自洮州,后迁往京兆,为陇西李氏中的庶族李晟后被宪宗赐以皇籍。《唐会要》卷65载:“元和四年四月诏,故奉天定难功臣大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李晟,宜编入属籍。” 上面我们叙述了六支陇西李氏,其中有五支出自李广、李陵(武阳、丹阳、姑臧、敦煌和一支庶族李氏),而这五支中又有三支是凉武昭王之后(武阳、姑臧、敦煌[1])。《北史》卷100《凉武昭王传》颇为详尽地记载了李暠先世情况,在此我们全文引出,一是这里提出了陇西李氏源出的又一种说法;其次我们可以从中分析一下陇西李氏分支的时间: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历夏、殷之季。其后理征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得罪于纣。其妻契和氏,携子利贞逃隐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周时,裔孙曰乾,娶于益寿氏女婴敷。生子耳,字伯阳,为柱下史。
  子孙散居诸国,或在赵,或在秦。在魏者为段干大夫,段干木其后也。别孙悝,为魏文侯兴富国之术焉。在赵者曰昙,以功封柏人,武安君牧其后也。在秦者名兴族,为将军。生子伯祐,建功北狄,封南郑公。
  伯祐生二子,平燕、内德。子信为秦将,虏燕太子丹。信孙元旷,仕汉为侍中。元旷弟促翔,位太尉。仲翔讨叛羌于素昌,一名狄道。仲翔临阵殒命,葬狄道川,因家焉。《史记·李将军传》所云其先自槐里徙居成纪,实始此也。仲翔曾孙广,仕汉,历文、景、武三帝,位前将军,立功沙漠。广子当户、椒、敢。当户子睦,战殁匈奴。敢历侍中、郎中令、关内侯。生子禹,位至侍中。并事具《史》《汉》。禹生承公。承公生蜀郡太守先。先生长宗。长宗生博士况。况生孝廉本。本字上明,生巴郡太守次公。次公生临淮太守轨。轨字逸文,生积弩将军隆。隆字业绪,生雍。雍字?熙,仕魏、历尚书郎、济北、东莞二郡太守。雍生柔。柔字德远,晋举秀才,为相国从事中郎、北地太守。
  柔生弇,字季子……历天水太守、卫将军,封安西亭侯……子昶,字仲坚,幼有名誉,年18而亡…… 凉武昭王暠字玄盛,小字长生,筒公昶之子也,遗腹而诞。
  关于李氏的源出,本书也记载其出自颛顼,但此后的记载与其他记载颇有出入。在这段文字中,将陇西李氏的出现定在汉时,也就是秦将李信的子孙仲翔之时。到李广孙李陵时,陇西李氏分出原为丙姓的一支庶族,按此世系,到李广12世孙李雍时,再分出丹阳一房。到凉武昭王时还有武阳、姑臧和敦煌三房,凉武昭王时再分出武阳、姑臧两房。至于敦煌一房分出的年代现无法确定。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话说陇西堂》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出版地:2017.12

本书以探究陇西李氏文化为中心,汇集了数十位专家、学者关于李氏文化源流、沿袭脉络、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学术界研究李氏文化的资料内容,对于保存李氏文化资料、深入研究陇西李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