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唐氏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话说陇西堂》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849
颗粒名称: 关于李唐氏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7
页码: 213-219
摘要: 关于李唐皇族的渊源问题,是唐史研究中争论很大的一个问题,也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曾出现过一次讨论高峰。在这次讨论中出现了三种意见。
关键词: 陇西堂 文化研究 家族

内容

关于李唐皇族的渊源问题,是唐史研究中争论很大的一个问题,也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曾出现过一次讨论高峰。在这次讨论中出现了三种意见。
  (一)以刘遂盼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李唐皇族源出于夷狄。[1] [1]刘遂盼:《李唐为蕃姓考》,载《女师大学术季刊》卷1,1930年第4期,第821—825页;卷2、第1期,第1055—1060页。《李唐为蕃姓三考》,载《燕京学报》,1934年6月第15期,第235—240页。
  (二)以朱希祖为代表的一派则据唐史中李唐皇族,自称为西凉武昭王李暠后裔的材料,乃肯定李氏出自陇西望族。[1] (三)陈寅恪先生研究数年,前后发表论文三篇:《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三论李唐氏族问题》。[2]在这三篇文章中,陈先生经过缜密的考证,得出李唐先世若非赵郡李氏之“破落户”,即是赵郡李氏的“假冒牌”的结论。
  到目前为止,关于李唐的氏族问题并没有一个定论,但由于陈寅恪先生考据缜密,推论合理,所以,英国学者称:“陈氏的论据不是最后定论,但他的论证非常有力,尚无人做出令人信服的反驳。”[3]尽管如此,由于陈先生的观点并不是定论,所以也还有极大的探讨余地。
  那么李唐皇族为什么要改变郡望呢?陈寅恪先生将其归结为宇文泰实行“关中本位政策”的结果,“其改易随贺拔岳等西迁有功汉将之山东郡望为关内郡望,别撰谱牒,纪其所承,又以诸将功高者继塞外鲜卑部落之后,亦是施行‘关中本位政策’之例证”[4]。张金龙先生近年对李唐氏族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他认为“赵郡李氏为北魏最著名的高门士族之一,其门第一点也不比陇西李氏低”,“其所以改籍陇西必有更重要的原因,必有其难言之隐”,他分析这一难言之隐就是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508年)八月,知京兆王愉的反叛之事。在这次事件中,李渊的祖父李虎受到宗人李遗元参与反叛的牵连,“迨李熙孙遗元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参与王愉之逆,其子受宫刑,其家逃窜北镇得免,为避免祸患,始伪冒陇西李氏”[5]。
  除此之外,李唐改赵郡郡望为陇西郡望是否也含有攀附之意呢?我们以为有这层的原因。为此,我们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即赵郡李氏与 [1]朱希祖:《驳李唐为胡姓说》,载《朱希祖先生文集》。
  [2]载陈寅恪文集《金明馆丛稿二编》。
  [3]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页。
  [4]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5]张金龙文:《李唐出于赵郡李氏说》,载《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
  陇西李氏门第高下的问题。许多学者认为赵郡李氏即便不高于陇西李氏,起码二姓也是平起平坐的。而从北朝以来的史料看,陇西李氏的地位明显高于赵郡李氏。《新唐书》卷95《高俭传》载:“后魏太和中,定四海望族,以(李)宝等为冠。”崔慎经夫人陇西李氏墓志铭载:“元魏以五姓婚姻,冠于百氏,姑臧公承实为称首。承四子,皆贵于当时。”[1]到唐朝高宗显庆四年(659年),皇帝下诏禁止七姓十一家自为婚姻,居七姓十一家之首的仍是李宝。[2]《唐国史补》上载:“李稹,酒泉公义琰侄孙,门户第一,而有清名。常以爵位不如族望,官至司封郎中、怀州刺史,与人书札,唯称陇西李稹而不衔。” 在北朝时期,陇西李氏的势力相当强大,出现了李宝、李冲家族和李贤、李穆家族,两家都是北朝时期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家族,社会地位相当高,李宝更是处在各姓之首。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赵郡李氏的地位更高的感觉呢?这里就涉及一个郡望高下的标准问题。“山东氏族之所以兴起,实用儒素德业以自矜异,而不因官禄高厚见重于人。降及唐代,历年虽久,而其家风礼法尚有未尽沦替者。”[3]山东士族是以家学礼法之厚重而为世人特别是山东地区的世人所仰慕。而代北之人和关中之人衡量世族的标准与此迥异。《新唐书》卷199《儒学》中《柳冲传》附柳芳论氏族略云:“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关中之人雄,故尚冠冕。代北之人武,故尚贵戚。及其弊,则尚婚娅者先外族、后本宗,尚人物者进庶孽、退嫡长,尚冠冕者略伉俪、慕荣华,尚贵戚者徇势利、亡礼教。”在这一标准下,主要以关中和代北之人构成的北朝统治集团将高官辈出的陇西李宝二姓定为世族第一等,是符合这一地区的共同认识的。李唐皇族虽源出于赵郡李氏,但由于几代人(五代,熙—天赐—虎—昞—渊)居住在代北和关中,所以,他们的认识标准已明显地带有这一地区的特点,而这种认识标准又与山东之人的认识产生 [1]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下册,第2179页。
  [2]《唐会要》卷八三《嫁娶》。
  [3]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第79页。
  了矛盾。表现最明显的是在编修《氏族志》问题上。贞观元年,“朝议以山东人士好自矜夸,虽复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女适他族,必多求聘财。太宗恶之,以为甚伤教义,乃诏士廉与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刊正姓氏”[1]。初步刊定的结果仍是以山东崔氏为第一等。对此,唐太宗颇为不解:“我于崔、卢、李、郑无嫌,顾其世衰,不复冠冕,犹恃旧地以取貲,不肖子偃然自高,贩鬻松槚,不解人间何为贵之?齐据河北,梁、陈在江南,虽有人物,偏方下国,无可贵者,故以崔、卢、王、谢为重。今谋士劳臣以忠孝学艺从我定天下者,何容纳贤旧门,向声背实,买婚为荣耶?”[2]这里的问题就在于认识的地区差异。按照唐太宗的看法,山东崔、卢、李、郑近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政治、军事人物出现,所以已不能视为一流大族了。那么,为什么《氏族志》在最初将崔氏定为第一等呢?这同样是认识的地区差异所致。
  我们知道,《氏族志》的主修者为高士廉,他是山东渤海蓨人,“祖岳,北齐侍中、左仆射、太尉、清河王。父励,字敬德,北齐乐安王、尚书左仆射、隋洮州刺史”[3]。高土廉属于山东地域之人,其出身属北齐高门。
  在其他编纂人中,韦挺,“京兆万年人。父冲、仕隋为民部尚书”[4]。岑文本,“邓州棘阳人。祖善方,后梁吏部尚书,更家江陵”[5]。令狐德棻,“宜州华原人,隋鸿胪少卿熙之子也。先居敦煌,代为河西右族”[6]。从唐太宗为修《氏族志》而配备的班底看,地域分配是很合理的,有山东人,有江南人,有代北人,有关内人。但在这些人中,高士廉作为主修之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也可以这样说,以崔氏为第一等是山东地域之人认识的一种胜利。但这种胜利是极其短暂的,太宗马上命将皇族定为一等,后族为二等,山东崔氏为第三等。即使山东崔氏降为第三等,它也[1]《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2]《新唐书》卷95《高俭传》。
  [3]《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4]《新唐书》卷98《韦挺传》。
  [5]《新唐书》卷102《岑文本传》。
  [6]《旧唐书》卷73《令狐德棻传》。
  在除皇族和后族以外成为百姓之首,那么为什么唐太宗没有彻底将崔氏降低,而将北朝以来的士冠之首山东崔氏降到第三等呢?我们以为这是唐太宗与山东之人妥协的产物,当时唐朝的政局刚刚稳定下来,而且百废待兴,唐太宗虽不将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视为第一等著族,但基于全局的考虑,仍将崔氏定在百氏之上,皇、后氏族之下。
  山东崔、卢、李、郑的特殊地位得以维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权贵对于他们的趋奉,使得他们自感仍有资本可恃,也使许多其他人士要对山东士族另眼相看。唐太宗时的名相、名将房玄龄、魏徵、李勣等与山东旧族联姻,高宗时,又有宰相李义府为其子求婚,求婚不得的结果是导致了《姓氏录》的出现。武则天时又有侯思止欲取赵郡李氏女之事。与旧士族联姻的人中大多数出身山东地区: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1] 魏徵:“魏州曲城人。”[2] 李勣:“曹州离狐人。”[3] 李义府:“瀛洲饶阳人。”[4] 侯思止:“雍州醴泉人,贫,懒不治业,为渤海高元礼奴。”[5] 从这些山东出身的宰相或因特殊情况而沾染山东习惯的权贵与山东士族联姻的做法上看,也确实印证了柳芳所说“山东之人尚婚娅”的特点。
  所以,关于赵郡李氏和陇西李氏郡望高下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可以这样说,由于地域认识的差异,山东和关中、代北各有自己的标准,由于北朝以来乃关中、代北之人掌权,由于政治上的原因,陇西李氏的政治地位明显要高于赵郡李氏。但从家门礼法上讲,赵郡李氏依然相当突出。到了唐代,赵郡李氏政治地位上虽已衰落,但仍可以其严格的家门礼法吸引山东出身的权贵们与之联姻。但对于李唐皇族的先人来说,由[1]《新唐书》卷96《房玄龄传》。
  [2]《新唐书》卷97《魏徵传》。
  [3]《新唐书》卷93《李勣传》。
  [4]《新唐书》卷223《奸臣传》。
  [5]《新唐书》卷209《酷吏传》。。
  于受代北、关中地区的认识的影响,也染上崇尚贵戚和冠冕的意识,所以对于他们来讲,由已无贵戚和冠冕的赵郡李氏,改为凉武昭王之后和北魏时的世族之首的陇西郡望,应是含有攀附更高一等氏族的成分。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李唐氏族在陇西李氏中地位的变化。《旧唐书·高祖本记》(《新唐书·高祖本记》与《旧书》记载大体相同)载:“重耳生熙,为金门镇将,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在唐高祖李渊的五世祖李熙时,李唐先世来到武川。此时王恽之乱还没有发生,所以李唐郡望还没有改变,并且他们初到六镇,势力甚小,在这种情况下,陇西李氏断不可将其视为同宗。陈寅恪先生对此分析道:“(李)宝为共祖兄弟,熙与冲为共曾祖兄弟,血缘甚近。魏太和之世,冲宗族贵显,一时无比。
  熙既与冲为共曾祖兄弟,所生时代,前后相差,必不能甚远。”“是李冲既陇西李氏,不认为同宗,自无疑义。”[1]李唐改其郡望是在李渊的祖父李虎时,此时,李唐先人已在北镇安稳立足并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宇文泰建西魏,李虎成为八大柱国之一。李虎所改之郡望也在宇文泰施行“关中本位政策”时得到承认。至李渊时,李唐皇族成为陇西李氏已有三代,这三代又是李唐一族发展的最关键的一个时期。不可否认,在这一关键性的阶段时,陇西郡望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由于几代居住在代北和关中,李唐皇族所具有的特点明显地带有代北和关中的特色。
  所以说,不管李唐最初来自何方,他们经过几代人已完全具有了陇西之人的特点和意识,并逐渐为陇西李氏所接受,进而引以自豪。
  唐朝初创时,李渊就以同宗的身份招降了萧铣的手下,出身于陇西狄道的李袭志。《旧唐书》卷59《李袭志传》:“李袭志字重光,本陇西狄道人也。”隋时任始安郡丞,炀帝被杀后,他据地自守,后被萧铣攻破,萧铣以他为工部尚书,检校桂林总管。武德年初,唐皇李渊以同宗关系派人去招降,“袭志乃密说岭南首领随永平郡守李光度与之归国”,李渊再以同宗的身份褒扬他的所作所为:“况卿朕之宗姓,情异于常,一家弟侄,并立诚效公,又分遣首领,申谕诸州,情深奉国,甚副[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2页。
  所望。卿之子弟,并据州县,俱展诚绩,每所嘉叹,不能已已。令并入属籍,著于宗正。”[1]李袭志接受了李渊的劝降并为其效力,也说明他承认了李唐皇族为其同宗。《唐会要》卷65《宗正寺》条载:“天宝元年七月二十三日诏,殿中侍御史李彦允等奏称,与朕同承凉武昭王后,请甄叙者,源流实同,谱牒犹著,自今已后,凉武昭王孙宝已下,绛郡、姑臧、敦煌、武阳等四公子孙,并宜隶入宗正寺,编入属籍。”陇西李氏自请与唐宗室同宗。归义军时期声振一时的陇西李明振一族也颇以与皇室为同宗而感到自豪。P4640《大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因(固)本根而枝叶遂繁,承皇族而图籍縻广。乃有故府郡讳明振,字九皋,即西凉府(武)昭王之系也。” 岑仲勉先生不同意陈寅恪先生的李唐源出于赵郡的观点,对此他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李唐出自赵郡,则赵郡之李,方攀附不暇,庶姓更不敢小觑,何以皇族反不及赵郡之可贵……况随宇文泰入关之北族,虽暂改河南郡望为京兆,但到唐时已大都恢复其河南郡望,唐室如真出自赵郡,又何爱于陇西而坚持不改?”岑先生的这两个疑问,也正是本文力图解答的问题。
  首先,我们同意陈寅恪先生李唐出于赵郡说,但李唐改其郡望是在唐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李虎之时,到唐朝建立时,李唐一族在代北、关中已有五世,改其姓望也有三世,他们的习惯与特点也完全混同于当地之人,同时陇西之人也完全接纳他们为同宗同族之人,反而由于年代久远,且地域特点不同,导致赵郡李氏反而不认其为同宗了。
  其次,以代北和关中人的特点,他们崇尚冠冕和贵戚,李唐一族由于长期居住代北、关中,也不免染有这一特点。陇西李氏乃北魏时期的头等世族,并且有凉武昭王和李广这样的先人,以李唐皇族以崇尚冠冕和贵戚的习惯,是不会将其郡望由高官辈出的陇西李氏改回到政治上业已衰落的赵郡李氏去。
  [1]《旧唐书》卷59《李袭志传》。

附注

[1]刘遂盼:《李唐为蕃姓考》,载《女师大学术季刊》卷1,1930年第4期,第821—825页;卷2、第1期,第1055—1060页。《李唐为蕃姓三考》,载《燕京学报》,1934年6月第15期,第235—240页。 [1]朱希祖:《驳李唐为胡姓说》,载《朱希祖先生文集》。 [2]载陈寅恪文集《金明馆丛稿二编》。 [3]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页。 [4]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5]张金龙文:《李唐出于赵郡李氏说》,载《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 [1]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下册,第2179页。 [2]《唐会要》卷八三《嫁娶》。 [3]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第79页。 [1]《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2]《新唐书》卷95《高俭传》。 [3]《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4]《新唐书》卷98《韦挺传》。 [5]《新唐书》卷102《岑文本传》。 [6]《旧唐书》卷73《令狐德棻传》。 [1]《新唐书》卷96《房玄龄传》。 [2]《新唐书》卷97《魏徵传》。 [3]《新唐书》卷93《李勣传》。 [4]《新唐书》卷223《奸臣传》。 [5]《新唐书》卷209《酷吏传》。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2页。 [1]《旧唐书》卷59《李袭志传》。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话说陇西堂》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出版地:2017.12

本书以探究陇西李氏文化为中心,汇集了数十位专家、学者关于李氏文化源流、沿袭脉络、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学术界研究李氏文化的资料内容,对于保存李氏文化资料、深入研究陇西李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