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李氏来自大陆,根在“陇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话说陇西堂》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771
颗粒名称: 台湾李氏来自大陆,根在“陇西”
分类号: K820.9
页数: 3
页码: 158-160
摘要: 现今台湾的李姓人氏,大都皆称源自“陇西”,自唐代起南下至闽粤,从明朝末年,又由闽粤播迁而至台湾。史料中记载主要是明清两代,大量的李氏人士,主要从福建的泉州、彰州、汀州、永春州等府和广东的嘉应州、潮州、惠州等辖地,陆续到台湾屯垦建业的。也还有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之后,由大陆各省直接到台湾的。
关键词: 陇西 文化研究 家族

内容

现今台湾的李姓人氏,大都皆称源自“陇西”,自唐代起南下至闽粤,从明朝末年,又由闽粤播迁而至台湾。史料中记载主要是明清两代,大量的李氏人士,主要从福建的泉州、彰州、汀州、永春州等府和广东的嘉应州、潮州、惠州等辖地,陆续到台湾屯垦建业的。也还有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之后,由大陆各省直接到台湾的。
  据现有文字可考,最早到台湾的李姓人士是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李旦(又名李旭、李习,化名颜思齐)和李魁奇与郑芝龙结盟,拥兵占据台湾,定居在诸罗(今嘉义)一带,福建沿海一带居民依附近千家。公元1628年,郑芝龙集团受明朝招抚。时值福建大旱,郑向福建巡抚熊文灿建议移民台湾。熊采纳他的意见,“乃招饥民数万,人给银3两,3人给牛l头,用海舶载至台湾,令其芟舍开垦荒土”(黄宗羲:《赐姓始末》)。到郑芝龙、郑成功父子治台的明郑时期,已经有不计其数的大陆先民移居台湾,在明末永历十六年到永历三十七年(1662—1683),郑氏领导的反清复明军事对峙中,李姓人士可说是允文允武,人才济济,成为一大姓氏了。
  台湾及闽、粤的李姓,根据他们各地的《李氏族谱》记载,大多传自李元祥。李元祥是唐高祖李渊的廿子,封为闽越江王,其子孙自然与江南地区结缘。生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的李火德,是自宁化迁至上杭定居,是台、闽地区众多李姓家族所供奉的闽、粤李姓大始祖。
  从李利贞的姓算起,李火德是第76世,他是宋靖康(1126年)时兵部侍郎李纲的曾孙。李纲在宋高宗时为相,其子李孟封临淮王,居徐州,生子李珠,珠生5子,三子火德。据台湾李氏宗亲总会编撰的《李氏受姓后系表》载:“75世珠公,际宋元兵乱,自陇西来汀州,娶吴氏,生5子,曰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又据明朝天顺八年(1464年)福建上杭的儒学教谕李远,曾为李火德撰写了一篇《始祖火德翁传》,对李火德的生平事迹有极为生动的记述,此文开头曰“火德翁姓李,其先汀之宁化人,值宋季元兵乱,与妻伍避居于福建省汀漳道上杭县胜运里之丰郎乡,因其山秀土肥,民俗淳美遂居焉”。其后子孙遍及闽、粤、台等地及东南亚各国。现台湾及闽、粤地的李姓宗祠中,绝大多数都供有李火德的牌位,以他为李氏入闽及粤的一世祖。现台湾保存的《仙景李姓七大房世序》指出:“开始由火德公、历代祖传登号陇西……随后子孙移居来台湾……” 台湾李氏的千枝万叶同归一源,在台湾还有一例:南投县草屯镇有一座建筑高耸、金碧辉煌的李氏大宗祠。清雍正、乾隆年间,有四十多位李姓先民由大陆到此拓垦,尽管他们在大陆时的祖籍和出身家庭不一,但经过长期的辛勤耕耘,他们建立了友谊,在此扎下了根。为了叙亲联谊、饮水思源,这四十多位李姓先民决定合力在此兴建一座敬拜祖先的祠堂,作为“人在异乡、心在老家”的精神象征。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供奉周代的老子李耳为始祖,然后再祭祀各自的先祖。一直到今天,老子的精美雕像依然被供奉在南投李氏大宗祠里,接受着成千上万李姓子孙的膜拜。还有在台北市南京东路的“台湾李氏大宗祠”,是全台最大的中心宗祠,这是一座雄伟辉煌的新型宫殿式6层大厦,在其4层上镶有“李氏宗祠”4个大字,其两端更镶有一层同高的两个巨宇“陇西”,十分光彩醒目。
  “天下李氏出陇西”,台湾也不例外,据多方考证,台湾的李姓宗亲组织及宗祠,其堂号皆为“陇西”(郡号),其根在陇西是不言而喻的了。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话说陇西堂》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出版地:2017.12

本书以探究陇西李氏文化为中心,汇集了数十位专家、学者关于李氏文化源流、沿袭脉络、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学术界研究李氏文化的资料内容,对于保存李氏文化资料、深入研究陇西李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