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壁画墓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周边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话说陇西堂》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722
颗粒名称: 6号壁画墓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周边环境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101-102
摘要: 河西历来被认为是偏僻荒凉之地,嘉峪关一带,更是如此。曾有民谣曰: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朝前看,是戈壁滩,往后看,是黑石滩。
关键词: 陇西堂 文化研究 家族

内容

河西历来被认为是偏僻荒凉之地,嘉峪关一带,更是如此。曾有民谣曰: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朝前看,是戈壁滩,往后看,是黑石滩。在这样荒凉的地方,为何又出现规模宏大壮观、结构坚固精巧且内容丰富的壁画墓葬?这个问题,实在令中外人士惊叹不已。其实每件事物的背后,都有着客观的历史背景。河西自汉武帝时期开发至东汉,已经相当繁荣。到了两晋之际,中原战乱纷争,河西相对平稳。东晋时期,河西相继出现五凉政权,虽也有拉锯式的争战,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割据政权却是偏安一隅的。当时有民谣曰:“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中原战乱之际,河西成了躲避战乱的好去处。有史料记载:西凉李暠就亲自安置过流徙至敦煌的江左10万流民。在五凉政权先后统治时期,河西相对安定,李暠建立西凉王国后,经十余年精心经营,一度繁荣。李暠卒时,正值西凉昌盛殷富之时,故而墓葬豪华气派。再者,独立王国的建立,僭越行为的发生,世袭礼制多被搁置,所以就出现了如6号墓这样富丽堂皇的豪华墓葬。
   西凉古都酒泉,城北有一河流过,两岸有百多万亩良田。今实地勘测,嘉峪关6号墓地距酒泉(古为肃州)15里,与地方志史料记载一致。酒泉古有南北两道通往西北方向。北道穿村舍而行,一遇浇田灌水,则行南道,南道途经戈壁,平坦易行。《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唐王朝李氏曾于肃州西15里处兴建“兴盛皇帝祠”。现今的6号墓地东南数百米处仍有数堆黄土堆遗迹,其中一处黄土堆积至今仍有数米高,土质十分板硬,似为唐王朝为西凉李暠所建祠庙处。现今,仍不时有村民在该处取土。笔者在此考察时,竟意外地发现一块古代石磨残块,现收存市博物馆内。说明早期此处有人家居住或守护。从现今地貌分析:古时6号墓地周边有数片黄土相连,现今墓地西南仍有宽数米、长约数里的黄土梁遗迹。这道黄土梁有的地段为自然形成,有的地段则是人工所为。它有效地阻挡了戈壁雨洪,保护了6号墓地不被水淹。这道黄土梁有可能就是为保护6号墓地不被水淹而修筑的。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话说陇西堂》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出版地:2017.12

本书以探究陇西李氏文化为中心,汇集了数十位专家、学者关于李氏文化源流、沿袭脉络、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学术界研究李氏文化的资料内容,对于保存李氏文化资料、深入研究陇西李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