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舞女”“步摇”与墓主身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话说陇西堂》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720
颗粒名称: (四)“舞女”“步摇”与墓主身份
分类号: K820.9
页数: 1
页码: 099
摘要: “舞女”之部是佐证6号壁画墓葬为西凉李暠墓葬的又一依据。春秋战国之时,天子可拥有八舞女表演的舞蹈,即“八佾舞”。汉制:帝王可纳“三夫人九嫔,诸王三三公豢养舞女不得超过七人,晋因之”。嘉峪关6号墓壁画中的《七舞女》图像,绘于中室座向右侧后壁上,她们有的持巾,有的持盘。魏晋之时,流行“巾舞”“盘舞”。《晋书·乐志》云:“舞者执巾。”以7人为一部的舞女图像,唯6号墓有,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墓主的身份,当在三公之上。
关键词: 陇西堂 文化研究 家族

内容

“舞女”之部是佐证6号壁画墓葬为西凉李暠墓葬的又一依据。春秋战国之时,天子可拥有八舞女表演的舞蹈,即“八佾舞”。汉制:帝王可纳“三夫人九嫔,诸王三三公豢养舞女不得超过七人,晋因之”。嘉峪关6号墓壁画中的《七舞女》图像,绘于中室座向右侧后壁上,她们有的持巾,有的持盘。魏晋之时,流行“巾舞”“盘舞”。《晋书·乐志》云:“舞者执巾。”以7人为一部的舞女图像,唯6号墓有,这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墓主的身份,当在三公之上。
   6号墓出土桃形金叶32枚。桃形金叶是妇女首饰“步摇”上的饰物。“步摇”是古代妇女重要的首饰之一,其制以金银丝编为花枝,上缀珠宝花饰,并有五彩珠玉垂下,使用时插于发际,随着行走时步履的颤动,下垂的珠玉便不停地摇曳,故名“步摇”。《晋书·舆服志》云“步摇”是皇后谒朝时的首饰。“首饰则假髻步摇,俗珠松是也,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支支。”桃形金叶的出土,表明该墓主女主人(陪葬嫔妃)入葬时,头饰“步摇”。饰“步摇”者,当为“王妃”。6号墓中室东壁绘画中有9幅《贵妃》图像。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话说陇西堂》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出版地:2017.12

本书以探究陇西李氏文化为中心,汇集了数十位专家、学者关于李氏文化源流、沿袭脉络、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学术界研究李氏文化的资料内容,对于保存李氏文化资料、深入研究陇西李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