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昭王后裔南迁之衍派——三田李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话说陇西堂》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690
颗粒名称: 4.昭王后裔南迁之衍派——三田李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5
页码: 019-023
摘要: 昭王名讷,为唐宣宗第九子,广明庚子年(880年)因避黄巢之乱,改名南徙,听说黄巢军有“逢黄不杀”之语,遂避居歙州之黄墩。及黄巢军为李克用讨平,昭王乘舟北归,死于途中。因朱温篡位唐祚已移,其三子李佯(时更名为李京),只得暂居饶州之昌水,后择地而居,因得“乾九二见田吉”之卜,遂迁于界田。李佯有孙三人:德鹏、德鸾、德鸿。后德鹏自界田迁于浮梁之新田,德鸾迁于婺之严田,德鸿仍居界田。
关键词: 陇西堂 文化研究 家族

内容

昭王名讷,为唐宣宗第九子,广明庚子年(880年)因避黄巢之乱,改名南徙,听说黄巢军有“逢黄不杀”之语,遂避居歙州之黄墩。及黄巢军为李克用讨平,昭王乘舟北归,死于途中。因朱温篡位唐祚已移,其三子李佯(时更名为李京),只得暂居饶州之昌水,后择地而居,因得“乾九二见田吉”之卜,遂迁于界田。李佯有孙三人:德鹏、德鸾、德鸿。后德鹏自界田迁于浮梁之新田,德鸾迁于婺之严田,德鸿仍居界田。
  后世称之为“三田李氏”。其后裔有迁居镇江京口者亦称“京口李氏”;迁于安徽霍山者,称“霍山李氏”。迁于丹徒开沙者,称“开沙李氏”。
   与李唐王室关系密切的李姓大族,在唐末动乱中受到了巨大冲击,但也有一部分李姓大族,凭借其昔日的政治、经济基础和血缘宗族纽带,渡江南迁后,仍能聚族而居,繁衍滋蔓,衍化为新的李氏集团。具有代表性的是由西平李氏衍化而成的豫章、湘湖李氏。
   西平李氏为陇西丹阳房之后裔。其始祖李伦为李唐“兴圣皇帝”,西凉武昭王李暠曾伯祖,官居西凉安定太守。其七世孙达节仕隋为太守,有子4人,长药王,唐东郡太守,次客师为幽州都督。三曰靖,卫国公。
  四曰明正,右卫大将军。是陇西李氏中仅次于李唐王室的一大宗支。西平忠武王李晟系伦之16世孙,世居陇西洮州临潭,后迁长安、京光,历仕玄宗、代宗、德宗三朝,官居太尉中书令,西平郡王,图像凌烟阁,配享德宗庙,为西平李氏开派之祖。李晟有子12人,具有显名,身居要职,其中尤以李宪、李愬最为著称。
   李宪,字章武,为西平王之七子,原任江西按察使,遂家于豫章(今江西南昌)。其长子游,封宜春侯,唐末避乱,迁居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三子分居朋田、福唐吉水、河源安福。李宪次子焕,为建昌尉,徙居瑞上高村。李宪三子锴,为静江府阳朔主簿,析居分宜县白芒,为白芒李氏和小里潭李氏开派之祖。后世子孙辗转迁徙,分布于庐陵、太和、禾川、瀚溪、游田、谷村等地,遂成为豫章大族。
   宋宣和年间,白芒李氏后裔,李宪16世孙李余(字庆远),任茶陵同知,遂家于茶陵县砻溪中州,是为茶陵中州李氏的开派之祖。余子孙多以读书仕进,宋、元、明、清以来科第人物冠于湘湖,尤以明代李东阳历仕四朝,位列宰辅。李氏自迁茶陵之后,其子孙后裔或以官迁徙,或避乱栖居,星罗棋布于长沙、湘潭、衡山、攸县、安仁、永兴、宜昌、沅州、瞿塘、湘陵,成为湘湖之名门巨族。[1] 李宪长子李游裔孙,在豫章也生齿日多,繁衍播迁。当传至第18世孙道仙、仁敏时,开始由豫章之吉水徙于楚地,分居应城、应山(均属湖北),后又迁于汉川、河阳、黄坡等地,被称为“汉川李氏”。[2] 西平王第八子李愬,字元直,初为凤阳节度使,因“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晋爵凉国公。其三世孙仰堂因避黄巢之乱,举家迁徙,六子散居各地:长子沧迁咸阳,次子波迁安定,三子潨迁河北,四子澎迁雍凉,五子洪迁湖北,六子泽溥随父迁于盱江谷村(今属江西),为盱江李氏始祖,子孙散居南雄、瓦岗、鹤山、海晏、潮居等地。
   泽溥七世孙乔木,为宋建炎四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因得罪权奸,贬谪岭南。后因平定海南“琼黎之乱”,封恩州经略使,卒葬恩州。其子李玖,因避金人之乱,迁居于新宁斗纲文章里,子孙遂散处于新宁、新会等地。[3] 在李唐王室后裔及其宗支大族渡江南迁之时,众多的陇西李氏族人也纷纷播迁于濒临沿海的江浙、闽粤或边远的滇、黔、巴蜀等地。
   李氏入闽,始于唐末,以光州李氏为主。除前述越王后裔李光远之外,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尚有光州刺史李杞、寿州参军李弘弼。
   李杞为汉中李氏后裔,其先祖李百药为唐礼部侍郎,百药子李安期为高宗朝宰相。唐末,为避朱梁之乱,李杞与光州族人随王审知迁居福建长溪,为中原入闽五姓中之大族。因其先世颍阳刺史李信率汉中李氏创业于余姚,繁衍兴旺,李杞后裔遂向东播迁,归宗聚族,择居于奉化江口、余姚兰溪、叶岙及鄞县等地。因兰溪、叶岙二水同源于四明山麓,均为姚江支流,而奉川水又曲绕江口李氏所居之处,而后汇入蕙江,姚江、蕙江又于宁波城下汇入甬江,因而将散居于这一地区的李氏,统称为“三江李氏”,为浙东之望族。[4][1](清)李人秉等修《龙船港李氏五修族谱》,同治三年四平堂刻本。
  [2]参见李伯准等纂修《李氏宗谱》,光绪三年敦本堂活字本。
  [3]参见(清)李萼荣纂修《李文庄公家乘》,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4]参见(清)李惠纂修《三江李氏宗谱》,道光十年活字本。
   随王审知入闽的另一李氏——寿州参军李弘弼,为唐武阳懿公李大亮之九世孙,其父李若翁曾任光州刺史,因家于光州。唐末随王氏入闽后,先居汀漳,再迁于泉州,子孙多以经商为生,向海外发展。到元、明之际,其20世孙李驽(字景文)已成为专事航海贸易,较早接受西方文化的泉州巨商。
   据泉州《李氏族谱》所载,明洪武十七年(1343年),李驽“奉命发舶西洋”,远航海外。不料,这次远航,李驽竟然娶了一个色目女子为妻,并“习其俗,终身不革”。“子孙蕃衍,犹不去其异教。”被族人视为“夷狄异端”,开除“族籍”,不得姓李,并将其原委写成《垂戒论》记入族谱。李驽被“除籍”后,只得改从母姓,为林氏,成为福建“清源林李宗支”的开派之祖,其后裔散居泉州、安南等地,多以海外贸易为业。
   李驽此次“奉命发舶西洋”,所奉之命出自何人,其性质是纯粹的商业贸易,还是外事考察?史无明文可考,但有一点十分清楚,就是此次“奉命发舶西洋”比著名的“郑和下西洋”的首次出航(1405年)早了62年!是中西交通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大事。
   该谱对李驽所娶色目女子的家世国籍未作明确交代,但从其《垂戒论》中所描述的衣着饮食、丧葬礼俗中,可见端倪。该文称其俗:“缠头披褐而跣足也,七戒三斋不饮酒,不茹荤……斋,昼则不食,夜则食之,市则不食,自屠乃食之,豢则不食,刍则食之”;“不刲其身不为成人也”;其治丧“笙歌鼓舞,实之以汞,赠之以华。无丧无服,桐棺不掩而痤之中野,不为主也,不为祀也”[1],一副伊斯兰信徒的形象活脱脱地跃然纸上!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份珍贵资料。
   另据《福州李氏支谱》载称,唐末有李唐后裔李奇因避乱隐于浙江,种瓜为业。后因与当地詹氏发生矛盾,迁于福建海澄,其子保珠于宋初由汀州宁化县迁上杭,其孙火德又分迁于潭州、泉州。传至八世孙敏,由闽徙粤,居嘉应州之长乐,十七传至纯益又迁于四川巴县。这支李氏后裔,由豫而闽、由闽而粤、由粤而蜀,历经数代,辗转数省,陇西李[1](明)李广齐纂修《李氏家谱》抄本。
  繁衍播迁之艰辛,于此可见一斑。
   李氏迁蜀,除上述闽、粤一支外,尚有宋淳熙年间由江西洪州太和县“圳下李氏”迁于四川邻水县李家坝一支。历明、清两代六百余年,子孙繁衍,分迁于邻近州县,难以历数。
   李氏入滇,据现有文献记载,以明朝洪武初年沐英为始。沐英原名李文英,其先世为唐宣宗第九子昭王李讷,系“三田李氏”后裔。因从洪武帝征战云、贵等地,以功封黔国公,赐姓为沐,子孙世为滇中镇将。
   随沐英征滇之部属中,有右卫千户李德,亦李唐庶族,先世居山东青州之益都,故称“齐青李氏”。因征滇有功,封信都尉,世袭云南前哨千户。其后子孙调任腾冲,遂家居于此。清末辛亥革命志士李根源,为蔡锷督军府军政部总长、后署陕西省长、工商总长,即腾冲李氏后裔。
   关于李氏渡海迁台湾之原委,据,《台湾百家姓与大陆源流》一书所载,李姓最早到达台湾的是福建人李魁奇,时在明末清初。
   另据台湾文献会调查,台湾李姓,根据其迁台的不同时间和地区,大体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北宋大臣李纲之后,其曾孙由邵武迁居泉州安溪。其后代又从安溪迁台。被称为景仙李氏。
   第二类是来自河南的李氏,唐末随王审知入闽,然后由闽入台。即前文所述河南光州李氏。在台被称为兑山李氏。
   第三类来自云南,这支李氏由云南迁居福建的上松、汀州,尔后迁台,被称为金山李氏。
   第四类是河北燕人的后裔,于宋、元间在福建做官,定居于泉州,后东渡入台。在台湾李氏中人数量多,被称为燕楼李氏。
   综观陇西李氏从皋陶得姓到播迁海外,五千年来伴随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为华夏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堪称华夏文明史的缩影。

附注

[1]参见李学诗、李全来纂修《李氏宗谱》,民国37年三鉴堂铅印奉。 [2]参见(清)李朝聘、李廷桢等纂修《美溪启田李氏宗谱》,光绪二十三年叙伦堂刻。 [3]参见(清)李廷荣纂修《锡山李氏世谱》,光绪十三年雍穆堂活字本。 [1](清)李人秉等修《龙船港李氏五修族谱》,同治三年四平堂刻本。 [2]参见李伯准等纂修《李氏宗谱》,光绪三年敦本堂活字本。 [3]参见(清)李萼荣纂修《李文庄公家乘》,光绪二十八年刻本。 [4]参见(清)李惠纂修《三江李氏宗谱》,道光十年活字本。 [1](明)李广齐纂修《李氏家谱》抄本。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话说陇西堂》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出版地:2017.12

本书以探究陇西李氏文化为中心,汇集了数十位专家、学者关于李氏文化源流、沿袭脉络、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学术界研究李氏文化的资料内容,对于保存李氏文化资料、深入研究陇西李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宪
相关人物
李愬
相关人物
李安期
相关人物
李若翁
相关人物
李弘弼
相关人物
李大亮
相关人物
李驽
相关人物
李根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