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是中国的第一大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话说陇西堂》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679
颗粒名称: 李姓是中国的第一大姓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003-004
摘要: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李姓出自赢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官命族为理,殷商末年有理征,改为同音的李氏。又如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耳。这个记述,和我国大多数姓氏的渊源相一致,时间上下也相差无几。可是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李姓竟占到全国人口的8.8%,成了全国第一大姓,加上我国台、港、澳的李姓同胞和海外的李姓侨胞,总数超过了1个亿。
关键词: 陇西堂 文化研究 家族

内容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李姓出自赢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官命族为理,殷商末年有理征,改为同音的李氏。又如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耳。这个记述,和我国大多数姓氏的渊源相一致,时间上下也相差无几。可是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李姓竟占到全国人口的8.8%,成了全国第一大姓,加上我国台、港、澳的李姓同胞和海外的李姓侨胞,总数超过了1个亿。在有成千个姓氏的国度里,一个姓氏的人口,竟然占有总人口的近十二分之一,这是怎么形成的呢? 姓氏的发展过程,分分合合,变化不定。譬如姬姓,周武王消灭商纣,周公旦东征,他们消灭了几百个小邦,便实行大分封,史称“分封建国”,他们把姬姓发展变化成了一百多个姓氏,姬姓成了小姓,其他一百多个姓氏,也不可能成为大姓。但是,有的姓氏,却逐渐壮大了起来。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属于所谓“郡姓”的大姓,在北方有崔、卢、王、李、郑、韦、裴、柳、薛、杨、杜等,就是说早在1700年前,李姓就已经是北方的大姓之一了。
   李姓的大发展,唐朝是关键。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唐朝开国初年,把有功元勋诸将徐、邴、杜、胡、弘、郭、麻、鲜于、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等共16姓的姓氏,均赐国姓李姓;由于李姓是国姓,许多家族又把自己的姓氏改为李姓。这就使李姓人丁极大地扩大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相互学习、相互融洽,在姓氏方面,也有“融洽”的记载,如有的鲜卑族把复姓“叱李”,改为汉姓的单字“李”。突厥可汗姓“阿史那”,归附唐朝后,其后代有的改姓“史”,有的改姓“李”,回想南北朝时,李姓已是北方的大姓之一,盛唐前后,又这样大规模地赐姓、改姓和“融洽”,估计此一时期,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虽不至”亦“不远矣”。
   任何事物,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充满生机,必须要有蓬勃发展的动力。姓氏也一样,要想增强内部的凝聚力,要想其声誉久盛不衰,必须注入新鲜的血液,必须代有显赫英才。在这一点上,李氏可谓“得唐独厚”,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也为李氏树立了一座光彩斑斓的丰碑。
   有唐一代,李氏一族,英才济济,文臣武将,名士大儒,不胜枚举。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李姓担任过宰相的,赵郡有13人,陇西郡10人;立过赫赫战功的大将,有开国元勋李靖,中后期的李晟、李愬;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称得起一代巨匠;传奇作家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给中国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石,开拓了道路。此一时期,李姓人家的文治武功,至为煊赫,无怪李白开怀歌唱:“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王勃也热情咏叹:“陇西多名家,子弟复豪华……麟阁图良将,六郡名居上。” 千年以后,李氏俊杰,仍然根深叶茂。今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李姓政治家,有目共睹;而华人中的李姓实业家,更是独占鳌头,香港出版的《资本家》杂志,公布了1993年的50名华人富豪,李姓有8位,他们是李嘉诚、李兆基、李木川、李成伟、李石成、李文祥、李文正等。
  他们8人占华人富豪人数的16%,他们8人拥有的158亿美元的财富,占华人富豪总财富的15.4%,这么高的比例数,说明在华人富豪中,李姓人氏最众,财富也遥遥领先。在科学领域,李姓也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光彩,李政道、李远哲先后获诺贝尔奖。
   两千多年来,李姓人士,如此繁荣昌盛,兴旺发展,李姓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姓,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知识出处

话说陇西堂

《话说陇西堂》

出版者:金城出版社

出版地:2017.12

本书以探究陇西李氏文化为中心,汇集了数十位专家、学者关于李氏文化源流、沿袭脉络、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学术界研究李氏文化的资料内容,对于保存李氏文化资料、深入研究陇西李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