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烛龙”是不是“北极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653
颗粒名称: 三、“烛龙”是不是“北极光”?
分类号: K210.7
页数: 2
页码: 233-234
摘要: 《山海经》是最早记载的“烛龙”典籍,《山海经》的核心内容是“昆仑”。屈原《天问》“烛龙何照”?是在问及“昆仑悬圃”“增城九重”“四方之门”“西北辟启”之后发问的,充分说明这个“烛龙”就在昆仑而不是“北极”。其他典籍之“烛龙”仍是源出于《山海经》。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历史探渊 烛龙

内容

至于《山海经》所言“烛龙”是不是北极光,笔者不敢断然否定,但据事实推理不可能是“北极光”。因为从“烛龙”的词源看不是指“北极光”。
   《山海经》是最早记载的“烛龙”典籍,《山海经》的核心内容是“昆仑”。屈原《天问》“烛龙何照”?是在问及“昆仑悬圃”“增城九重”“四方之门”“西北辟启”之后发问的,充分说明这个“烛龙”就在昆仑而不是“北极”。其他典籍之“烛龙”仍是源出于《山海经》。
   从地域看“烛龙”不是“北极光”。“北极”在地球的最北端,“南极”在地球的最南端,中国居北半球,“北极”和“南极”电离层上空所发生的电磁的光学现象——极光,在中国大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看不到的,只有在两极附近的高纬度地区才能看到。古代史书中也未曾出现有人到达过北极、南极的记载。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除科考队外,全国有几人去过南北两极?
   从文字学角度看“烛龙”不是“北极光”。《说文》:“烛:庭燎火烛也。”《说文》解的是广义的烛,非烛龙之“烛”。《广韵》“灯烛”。《礼记·曲礼》“烛至起”。《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若使烛之武见(xiàn),秦君师必退。”“烛”字虽另有他解,但与“北极光”无涉。
   “章尾山”之“章”。《国语》:“将以讲事成章。”《尔雅·释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康熙字典》曰:“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达。”《山海经》:“鲜山又东曰章山。”因为“烛龙”在“章尾山”,所以“章尾山”之“章”在这里当以“山形上平者名章”之“章”解。这里仍不见与“北极光”有什么联系。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本书共分二十七章,包括:八卦与六十四卦,关于《山海经》的若干问题,关于《水经注》的若干问题,昆仑,悬圃,流沙,开明兽,雷泽,华胥与西王母、雨师妾,嶓冢山,崦嵫山,梁集寨庙堂寺,西王母,天地之中,盘古之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