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洛水的属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635
颗粒名称: 一、洛水的属地
分类号: K210.7
页数: 2
页码: 196-197
摘要: “洛水”一名,因《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而举国闻名。但洛在何处,学界无明确定论,争论的焦点有三:南洛河,北洛河,洛峪河。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历史探渊 洛水属地

内容

“洛水”一名,因《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而举国闻名。但洛在何处,学界无明确定论,争论的焦点有三:南洛河,北洛河,洛峪河。
   1.南洛河。《辞海》:“南洛河,在河南西部,洛口处入河。”南洛河有二源,一处发源于陕北潼关处,自北而南注入黄河;另一处发源于潼关以西,东流至洛阳与郑州之间由南而北注入黄河。
   2.北洛河。《辞海》:“北洛河,渭河支流。上源出白于山西端,经洛川,三河口处注入渭河。”渭河最远的源头应当是渭源县清源河,源出兰化牧场,流经武山县洛门镇。
   3.洛峪河。地属今西和县洛峪乡,是为“洛峪水”,形成“饮马河”后注入西汉水,流经仇池山。或把西和县十里乡称为“漾源乡”,民国时期称“何坝”为“漾西区”。这里的“漾水”概念是极为模糊的。
   学界认为“河出图,洛出书”在“南洛河”者居多。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周时期全图》中已标有“南洛河”,黄河南、北两侧有两条“洛水”。由此看“洛水”之名早已存在。
   李善在《文选》中引如纯说,谓系伏羲之女称宓妃,因渡河淹死,成为水神。宓妃之名亦见《离骚》。三国时曹植有《洛神赋》诗。东晋顾恺(kǎi)之绘有《洛神赋图》,唐朝时也有画家作《洛神赋图》,清朝亦有萧晨《洛神图》。而画家笔下的《洛神图》则是描绘曹植在“洛水”河畔想会见自己的恋人“甄氏”,期望“甄氏”和“宓妃”一样出现在“洛水”之上,以解自己无尽的愁思。此“宓妃”“水神”“洛神”在人们意念中的地望,都是河南境内的南洛河。但《离骚》除外。《离骚》中有大量的神名、人名、地名、水名,而这些名词在《山海经》中也出现,这些名词都是伏羲文化的核心内容,与古昆仑相关。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本书共分二十七章,包括:八卦与六十四卦,关于《山海经》的若干问题,关于《水经注》的若干问题,昆仑,悬圃,流沙,开明兽,雷泽,华胥与西王母、雨师妾,嶓冢山,崦嵫山,梁集寨庙堂寺,西王母,天地之中,盘古之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