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海经·河水》的始末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633
颗粒名称: 二、《山海经·河水》的始末问题
分类号: K210.7
页数: 10
页码: 186-195
摘要: 本文的文义与上节基本相同。不同点是“河济所入,海北注焉”。“河济所入”是说由“昆仑西北隅”源出之“河水”和冯沟河、赵河三水相淖而为西渤海。而后注入积石山峡口,出海口后,先向东北流至西和长道,后径直北流,注入“西汉水”,此即“海北注焉”。 “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是说海水流出海口,身后的山就是“其西有山”,一眼望去,两扇石门耸入云天,简直如人工积放而成。大禹曾在此治水,故曰“禹所积石”。“禹所积石”之“所”,在这里只能以“居所”之“所”和办公场所之“所”解。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历史探渊 山海经

内容

1.关于“河水”始源地望的问题
   ①《山海经·海内西经》曰:“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对于本节的解释,参看本章全文,补充部分是对“又入渤海”的理解。
   ②《山海经·南山经》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火,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这一节的关键词是“渤海”“丹穴山”“丹水”。“丹穴山”出“丹水”这是顺理成章的。从《山海经》全书的主体内容看,“丹穴山”当仍以古昆仑解,“丹水”当以古昆仑流出之“黑水”解,因为“陵出黑丹则天下和”。所以,“渤海”也非东渤海,而是今甘肃省西和县姜席镇的“晚霞湖”,亦即“嶓冢导漾”之前的西渤海。
   ③《山海经·北山经》曰:“敦薨之山,其上棕、楠,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源。”这一节的关键词是“敦薨山”“敦薨水”“泑泽”“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源”。
   敦:敦厚、敦实、诚恳。“薨”:《现代汉语小词典》释为“君主时代称诸侯或大官死”。而《康熙字典》释:“薨,音〓。《说文》:‘公侯卒也’。《白虎通》:‘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据此注可推知本无此山,《山海经》的作者以记史为目的,记山为手段,并以“敦薨”的历史事件来增人们的记忆,从而对历史事件发生地的地望予以定位。“敦薨”所表示的“公侯卒”的确切地望就应当是“黑水之山”。因为“黑水”就是“泑水”,也只有“黑水”才能形成“泑泽”。又况本节已告知“敦薨之水……出于昆仑之东北隅”。既然“敦薨之水”“出于昆仑之东北隅”,那么“敦薨之山”就是“昆仑”。
   既然“敦薨之水……出于昆仑之东北隅”,“河水出东北隅”,那么“敦薨之水”就是“河水”。既然“敦薨之水……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源”,那么这个“河源”也就是河水的“河源”。
  既然“敦薨山”是因“公侯卒”而取山名,这个公侯应当是后稷。《史记·夏本纪》曰:“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又曰:“令后稷予以众庶难得之食。”《山海经·海内西经》曰:“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
  《史记·夏本纪》:“西倾因桓是来。”说的就是此“山水环之”地望。
  此二者所言就是指今西和县、礼县境内“西汉水”“不周山”之地
  貌。其他典籍关于稷勤百谷而死、稷死于黑水之山,前文有述。《山
  海经》之“后稷”肯定是《夏本记》之“后稷”,此“山水环之”就应当
  是《夏本纪》之“西倾因桓是来”。因有“西倾”才有“因桓是来”。“西
  倾”之属地,非“西汉水”域莫属。“山水环之”指今西和县姜席所辖
  的不周山的山环水和西汉水的水环山。
   2.《山海经·河水》源出后的流经地
   ①《山海经·海外北经》曰:“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本节的文义是说,“河水”的发源地在“禹所积石之山”之西,而
  “禹所积石之山”就必然“在其东”。“河水所入”是说“河水”进“入”
  了“积石之山”。
   ②《山海经·大荒北经》又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
  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本节的文义与上节基本相同。不同点是“河济所入,海北注
  焉”。“河济所入”是说由“昆仑西北隅”源出之“河水”和冯沟河、赵
  河三水相淖而为西渤海。而后注入积石山峡口,出海口后,先向东
  北流至西和长道,后径直北流,注入“西汉水”,此即“海北注焉”。
  “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是说海水流出海口,身后的山就是
  “其西有山”,一眼望去,两扇石门耸入云天,简直如人工积放而
  成。大禹曾在此治水,故曰“禹所积石”。“禹所积石”之“所”,在这
  里只能以“居所”之“所”和办公场所之“所”解。
   ③《山海经·西山经》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
  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本节文义与前两节相同。不同之处是:“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
  西流。”此处“河水冒以西流”,就是前一节“海北注焉”之后,自礼
  县永新河段径直“西流”至礼县城西南的河流走向。此“河水冒以
  西流”就是《史记·夏本纪》“弱水既西”和“西倾因桓是来”的变异
  写法。
   ④《山海经·海外北经》曰:“寻木长千里……生河上西北。”关
  键词是“寻木”“西北”。“寻木”当以建木、天齐解。因“河上西北”的
  古昆仑之地,按地形地貌具备了测日、月之出、入的天然条件,又
  有《淮南子·天文训》“常羊(阳)之维”可证。
   ⑤《山海经·海内北经》曰:“阳汙之山,河出其中,凌门之山,河
  出其中。”此“阳汙之山”之“汙”当以墟解。墟的本义是很早以前有
  很多人居住或活动,今已变成废墟的地方。所以“阳汙之山”仍以
  昆仑解。“凌门之山”指“禹所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之“石门”。
  “河水”从中穿过就是“河出其中”。
   3.关于《山海经·河水》的“重河”问题
   如果把“重河”简单地理解为两条河的相汇或叠加,那就大错
  而特错了。因为《山海经》多处出现了“重河”的概念。比如:
   ①《山海经·西山经》曰:“曰昆仑之丘……河水出焉,而南流东
  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天之水,漾水出焉,而西南
  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大杆。”此间“河水”“漾
  水”“黑水”与“赤水”在“昆仑丘”下时可能同源,流出地表时的海
  拔高度基本一致。但流出地表后即以“嶓冢以东水皆东流,嶓冢以
  西水皆西流”的相反方向分流,这个分流的名称用《山海经》的概
  念就叫“汜水”。在地表之下时,用《山海经·大荒西经》“昆仑西王
  母”一节的话说就是“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在地表之上时,《中
  山经》曰:“浮戏之山……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东有谷,因
  名曰蛇谷。”《大荒南经》:“南海之中,有汜天之山。”这“汜天之山”
  源出之水为“汜天之水”天经地义。(此处参看《汜水》一章)除《山
  海经》外,《尔雅·释水》曰:“水决复入为汜。”原疏曰:“凡水之歧流
  复还本水者名汜。”《说文》:“水别复入水也。”据此看“昆仑丘”地
  表的“河水”“漾水”“黑水”东流经约300里之后曲经360度又与
  同源之“赤水”汇而为西汉水,便是“重河”。丑涂之水是“华里水”,
  在茨坝“重河”。
   4.关于《山海经·河水》“潜流问题”
   ①《山海经·西山经》:“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
  山,东望泑泽,河水之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者也。”
   本节文义前文已注。此处只说“河水所潜”。
   《水经注·卷一》注至“又出海外,南至积石山下,有石门”时,引
  释氏《西游记》“河自蒲昌潜行地下,南出积石”之说,郦道元对此
  说没有盲目附和,而把他的疑异之见说了出来,他说:“而《经》文
  在此,似如不比。积石宜在蒲昌海下矣。”郦道元是核实“积石”“蒲
  昌海”的地理位置后说这番话的,可见郦道元足迹已至“积石”。但
  《卷一》之后,再没有下文,说明郦道元没有考出比此说更为合理
  的“潜流”证据。
   ②《山海经·西山经》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
  于泑水。……实维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
  而鸟翼,狥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
  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北望诸毗,槐鬼离仑居之,鹰鹯之所宅
  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
  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
  有兵。”
   丘:指昆仑丘。
   淫:这里以淫雨之淫解。其清洛洛:洛在这里以网络之络解。因
  为洛、洛、雒三字相通。因有“女几之山,洛水出焉”。而后又“有九
  丘,以水络之”。所以,昆仑丘之水就是“丘时之水”,“丘时之水”就
  是“淫水”。这“淫水”从“恒山四成”的不周山大壑中流出之后,曲
  流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络”图。这就是“其清洛洛”。
   ③“不周山”与“槐江山”比较
   5.《水经注·河水》的考证
   《水经注》和《水经》把对河水的考证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二
  书的作者,解释的都是《山海经·海内西经》之“河水”。而河水发源
  地是昆仑西北隅,昆仑又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在数千年的历史
  演化进程中,古昆仑失传了,河水之发源地也失传了。所以司马迁
  在《史记·大宛列传》曰:“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在玉阗,其山多玉
  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水经》和《水经注》的作者,本想把《山海经》之《河水》解深注
  透,但由于受到“河源在玉阗”先入为主的影响,始终摆脱不了这
  个“玉阗”的羁绊。所以,陈桥驿先生在其《水经注全译》“河水”题
  解中说:“另一原因是因为古人没有弄清黄河河源,把黄河河源延
  伸到今新疆塔里木河支流和田河的上源,甚至更远,就是所谓‘黄
  河重源’。这种错误的说法,流传已久,《水经》承袭了这种错误,郦
  道元作注虽然查阅大量文献,但结果是如他在卷一最后所说的:
  ‘余考群书,咸言河出昆仑,重源潜发,沦于蒲昌,出于海水。’这是
  因为当时郦道元能够看到的资料,全部作这样的记载。郦道无也
  只好以讹传讹。由于他的注文汇集了许多文献的说法,所以错误
  就愈闹愈大。卷一之中,注文把黄河与印度河及恒河牵扯在一起,
  写了许多古代印度的情况。卷二之中,注文说‘河水重源有三,非
  惟二也’。又说:‘河水又东注于泑泽,即《经》所谓蒲昌海也(按:今
  名罗布泊)。……伏流地中万三千里。’这些当然都是错误的。”
   陈教授此文,语义明确,毫不掩饰。
   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一》“河水”末尾引释氏《西游记》曰:“河
  自蒲昌潜行地下,南出积石。而《经》文在此,似如不比。积石宜在
  蒲昌海下矣。”郦道元为什么要如此说呢?因为《山海经·河水》说
  的是河水“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这
  里的“积石山”是“禹所导积石山”,因为先有“积石山”才可聚而为
  “渤海”。“又出海外”的过程,就是“入禹所导积石山”的过程。若没
  有“积石山”的存在,便无西“渤海”可言,继而没有“禹所导”。所以
  郦道元“积石宜在蒲昌海下矣”的疑问是顺理成章的。郦道元按
  “河源在玉阗”的路线注“河水”,注到最后,解释不通了,以“《经》
  文在此,似如不比”作结。这是郦道元的无奈之举,也是自我否定。
   《山海经·海内经》把“赤水”“河水”“漾水”“弱水”同载于“昆
  仑”四隅,在《西山经》中,把“河水、赤水、漾水、黑水、汜天之水、丑
  涂之水”同系于“昆仑丘”之上,此足以说明诸水同源、同流。而且
  “重源”“潜发”也已含于其中了,只是未解透罢了。
   事实上,《水经注》把“河水”“漾水”分注于《卷一》《卷二十》,许
  多概念名词都是不同程度的共享。如暗通风山、石壁神像、昆仑、
  恒水、穆天子、西王母、掘昆仑虚以下地、重源、潜发、四水、四渎、
  弱水、雷公、封隆、嶓冢、雷公之葬等,只因文中出现了“阿育王”
  “阿耨达宫”便把注文全部搅成了一锅粥。但在“入渤海”下有“泰
  《传》亦知阿耨达山是昆仑山”之句。既然“阿耨达山是昆仑山”,那
  么,“阿耨达宫”就是“昆仑宫”。郦道元用了大量的篇幅,引用了大
  量的典籍,以注释“入渤海”,但由于考证方向与《山海经》“河水”
  相背而行,从而导致了南猿北撤的局面。这部分注文,相当一部分
  出于“释氏”。“释氏”何许人,不得而知,但可推知其为佛教界高
  僧。“释氏”之言,半讳半掩,时隐时现,把郦道元也给搅糊涂了。
   好在《水经注·卷一》河水中曰:“粤在伏羲,受龙马图于河,八
  卦是也。故《命历序》曰:《河图》帝王之阶,图载江河、山川、州界之
  分野。后尧坛于河,受龙图作《握河记》。”
   又在《水经注·卷二十》漾水文中曰:“今西县嶓冢山,西汉所导
  也。然微涓细注,若通幂历,津注而已。西流与马池水合。水出上
  邽西南六十余里,谓之龙渊水。言神马出水,事同余吾来渊之异,
  故因名焉。《开山图》曰:陇西神马山有渊池,龙马所生。即是水
  也。”
   郦道元把伏羲文化的经典概念“神马出水”考在“漾水”文中,
  把“受龙马图于河”考在“河水”文中,其实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说
  法。重要的是:由此证明二水本就同源,分段命名而已。
   6.《列子》对“河水”的考证
   对《山海经·河水》的考证,早在春秋战国时已开始了。《列子·
  汤问篇》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
  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
  无减焉。……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疆使臣鳌十五
  奉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
   作者是在考证《山海经·河水》的“潜流”问题,如“渤海”“大壑”
  “无底之谷”“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帝”“西极”“群仙圣之
  居”“禺疆”“五山”等名词,大多是《山海经·河水》文中已经出现的
  名词。但是文章一开头就把“渤海”的概念推到东海岸黄海以西的
  “渤海”上,紧接着一个“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给文章注入了太
  多不可信的成分。因为“几亿万里”可以在地球上不知绕多少圈,
  可以达宇宙的某一个星球。至于《山海经》虽然有“上下于此至于
  天”的句子,那是理解上的失误。“群仙圣”“禺疆”也到不了“几亿
  万里”的地方。所以,这个“潜流”不现实。
   但是这不现实的说法,却引出了现实的思考,文章的后半部分
  哲学成分太高,叫人无法理解,但前半部分却有益于“河水”的认
  定。
   “渤海”一词,应当还是拙书所考之“西渤海”。“大壑”应当仍是
  拙书所考之“不周山”,也就是今西和县姜席镇晚霞湖水库的“石
  门”。“无底之谷,其下无底”,道出了历史上“西海”或曰“西渤海”
  的地貌现状及“潜流”的问题。“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
  之”,说明水源的丰富,“天门山”之水可以“天汉”谓之。又“八纮九
  野”之说,可能是大禹治水后名州冠府认定九州的变易。“无增无
  减”说明上流注入之水和下流“潜流”之水基本相等。
   7.《山海经》注译者对《山海经·河水》的考证
   《山海经》的译者邵士梅在《西山经》“泰冒山”文后注释曰:
  “河,古人单称‘河’或‘河水’而不贯以名者,则大多时专指‘黄
  河’,这里即指‘黄河’。本书记述山水河流的方法走向都不甚确
  实,所以黄河也不列外。再加上黄河古时屡次改道,所以和今天所
  看到的黄河不尽一致。现在译‘河’或‘河水’为‘黄河’,只是为了
  使译文醒目而有别于其他河流。以下同此。”
   据此可知,《山海经》的注译者亦不承认《山海经》之“河水”就
  是今之“黄河”。
   8.《尚书·禹贡》对“河水”的记载
   《尚书·禹贡》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9.《史记·夏本纪》曰:“汶山导江,东别为沱”。又曰:“嶓冢导
  漾,东流为汉。”又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又曰:“黑水西河惟
  梁州。”又曰:“华阳黑水惟雍州。”又曰:“汶嶓既艺,沱、涔既导。”
  又曰:“和夷底定。”又曰:“弱水既西。”又曰:“西倾因桓是来。”又
  曰:“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又曰:“织皮昆仑。”又曰:“西戎即
  序。”
   《禹贡》为“岷山导江”,《史记》为“汶山导江”。从字面看,仅为
  一字之差,但古时汶、岷二字通用。两个古典说的都是“大禹治水”
  时的“嶓冢导漾”。《史记》中出现的这些说法同属于古昆仑地区的
  范畴。这里需要重复的是:“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这句出现了一
  个“河”及“积石”,但是“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道破了天机,此
  之“积石”是流经“积石”山下之“龙门”而后形成“西河”的。“西河”
  就是“西”向流的“河”,“弱水既西”就是“西河”。“西倾因桓是来”,
  道明今“西汉水”的“环水”或曰“洛水”的河流走向。
   10.《史记·大宛列传》曰:“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在玉阗,其山多
  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从字面看,司马迁是认可这一结论的。但从文义的背后透露出
  来的是司马迁对此考证结果存有高度的怀疑。但由于封建社会大
  臣们对于王权的敬畏和史官的本职要求只能如实记录而已,把怀
  疑的成分隐藏在文义的背后了。这是无可奈何之举。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本书共分二十七章,包括:八卦与六十四卦,关于《山海经》的若干问题,关于《水经注》的若干问题,昆仑,悬圃,流沙,开明兽,雷泽,华胥与西王母、雨师妾,嶓冢山,崦嵫山,梁集寨庙堂寺,西王母,天地之中,盘古之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