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山海经》中关于八卦的资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540
颗粒名称: 六、《山海经》中关于八卦的资料
分类号: B221
页数: 3
页码: 25-27
摘要: 本文描述了《山海经》中关于八卦的资料。
关键词: 八卦 八卦起源 八卦资料

内容

1.《海外南经》:“昆仑虚……虚四方。”译文:“他的基部是四方形的。山基向四方延伸。” 2.《海外西经》:“穷山……四蛇环绕。”“诸夭之野……在四蛇北”与“山基向四方延伸”同。蛇,作地理脉络解。这就是堪舆学“龙脉”的来历。
   3.《大荒南经》:“三身国……有渊四方,四隅皆达。”仍指“山基向四方延伸”。
   4.《海内经》:“赤水出东南隅”;“河水出东北隅”;“漾水、黑水出西北隅”;“弱水、青水出西南隅”。“四隅”仍为“虚四方”之义。此亦“四隅皆达”。
   5.《海内西经》:“流黄鄷(fēng)氏之国……有涂四方。”此仍指“四隅皆达”。《周礼·夏官司险》注曰“五涂:径、畛(zhěn)、涂、道、路也”。即四方道路皆通。
   6.《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面有九门……在八隅之岩”,“八隅”为山梁,“八隅”之间为八门,加“天门”为九门。
   7.《海外北经》:“共工之臣相柳氏……乃以为众帝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台四方”非四方形,仍指“有涂四方”。“一蛇”指昆仑“开明兽”。“虎色”指“开明兽”土色为赤。“首冲南方”指“开明兽”头伸南方。
   8.《大荒东经》:“女丑大蟹: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海内北经》:“大蟹在海中。”注曰:“据古人说是一种方圆千里大小的蟹。”《尔雅翼》释:“蟹八跪而二螯,八足折而容俯,故谓之跪;两螯倨(jù)而容仰,故谓之螯。字从解者,以随潮解甲也。殼上多作十二点深胭脂色,如鲤之三十六鳞,其腹中虚实亦应月。”《广韵》:“水虫,仙方云:投于漆中化为水,服之长生。以黑犬血灌之,三日,烧之,诸鼠毕至。”《韵会》:“大足在首上如钺者。”《大戴礼》:“蟹二螯八足,非蛇蛆之穴,无所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篇》:“蟹六跪而二螯。” 按《山海经》的注释是错误的。天下没有“千里大小的蟹”。整个宇宙中也不会有。《山海经》的作者是以“大蟹”的体形记录古昆仑的山体形状,在“大蟹”身上有的,现实地理中一应俱全。“女丑”指的是“西王母”,“女丑有大蟹”是因为如“蟹”的山上住的是“女丑”。“大蟹在海中”是说“大蟹”的地望在“海中”。“海”指的是大禹“嶓冢导漾”之前的“西海”或曰“渤海”,今西和县晚峡湖旧址。
   9.《山海经》:“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漾水。”此“邽山”按传统说法是秦安“邽台山”,但“邽台山”既无“濛水”也没有“注于漾水”。“邽台山”在秦岭以北,“漾水”在秦岭以南,又况“邽台山”之水流入渭河后注入黄河。“漾水”是长江的支流源头水,何以混而为一呢?据此推断,秦安的“邽台山”和《山海经》所言“邽山”并非一回事。考古发现,当为伏羲以后之事。
   《山海经》所记“邽山”指的是本书中已找到的古“昆仑”。因为古“昆仑”之水就是“濛水”,从山上南流约一公里便注入“漾水”。而且,伏羲文化的核心部分的概念、名词均集中出现在这一地区。这就是佐证。(图8,元代陕西行省地图)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本书共分二十七章,包括:八卦与六十四卦,关于《山海经》的若干问题,关于《水经注》的若干问题,昆仑,悬圃,流沙,开明兽,雷泽,华胥与西王母、雨师妾,嶓冢山,崦嵫山,梁集寨庙堂寺,西王母,天地之中,盘古之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