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图”“洛书”的相关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538
颗粒名称: 五、“河图”“洛书”的相关问题
分类号: B221
页数: 6
页码: 7-12
摘要: 对于“八卦”的生成,传统的说法是根据“河图”“洛书”推演而来,但马恒君先生在《周易正宗》中解释“河图”“洛书”时说:“从传下来的图式看,用河图洛书解释大衍之数较合理,解释八卦生成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讲法。河图洛书反映的是数理上的问题。”
关键词: 河图 哲学 八卦

内容

对于“八卦”的生成,传统的说法是根据“河图”“洛书”推演而来,但马恒君先生在《周易正宗》中解释“河图”“洛书”时说:“从传下来的图式看,用河图洛书解释大衍之数较合理,解释八卦生成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讲法。河图洛书反映的是数理上的问题。”下面辑录“古河图”“古洛书”(图4、图5、图6、图7),以资备考。
   张瑞文教授在《八卦探秘·伏羲画八卦》中,引郭沫若在《周易之制作年代》一文中提出的:“(1)伏羲画八卦,到《周易·系辞下传》才第一次见于文字,在先秦典籍中没有任何根据,其可靠性值得怀疑。(2)伏羲是以前学者用来表示人类社会进程的虚构人物,要说由他画八卦,自然绝对没有可能,因为这是虚构之中加上一重虚构。还有的学者补充说,现在保存的《周易》筮(shì)法中,甚至知道‘十’这个盈数,还知道闰月,知道历法,数学水平已经很高。有了筮才能有卦,卦在筮后。所以说伏羲画八卦不可信,因为在伏羲时代,不可能会有那样高的数学水平。” 这一段引文的内容,重点就是“没有任何根据”和“数学水平”。这个怀疑是有理由的,任何一种事物的发生、发展都需要“根据”,而“根据”才是事物发生的成因。“数学水平”也是一种“根据”。根据“河图”“洛书”推演出八卦的确要用到极高的“数学水平”,否则是做不到的。此段引文的观点与马桓君的观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郭沫若、张瑞文、马桓君等,对“河图”“洛书”推演出八卦是持否定的观点。宋朱熹《周易本义》:“蔡元定曰:古人传记图4(引自《脉图解》,天津崇德善书局承印)图5 (引自柯誉整理《周易本义》)图6(引自《脉图解》,天津崇德善书局承印)图7 (引自柯誉整理《周易本义》)自孔安图、刘向父子、班固皆以为《河图》授羲,《洛书》锡禹。关子明、邵康节皆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案刘牧意见九为《河图》,十为《洛书》托言出于希夷,既与诸儒旧说不合,又引《大传》以为二者皆出于伏羲之世,其《易》置图书并无明验,但谓伏羲兼以图书,则《易》《范》之数诚相表现为可疑耳,其实天地之理一而已矣。虽时有古今先后之不同,而其理则不容于有二也。故伏羲但据河图以作《易》,则不必予见《洛书》而已,逆之与合矣。大禹但据《洛书》以作《范》,则不必追考《河图》而已,暗与之符矣,其所以然者何哉?”根据《周易本义》所载引文,朱熹虽在其书卷首即刊“河图”“洛书”,并以“河图”“洛书”作解,但其内心是存有疑虑的。这个疑虑指的是“六十四卦”的来历。孟繁仁在《伏羲“画卦”和黄河“河图”》一文中说:“其实,‘河图’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之图’。”可见孟先生并不推崇以“河图”“洛书”推演八卦。孟先生根据《周礼·夏官·庾人》:“马八尺,山西临猗(yī)县北赵村碑以上为龙。”把“河图”从“龙马负图”中提炼了出来,归之于河水之图,这个推断是客观的。
   从传下来的“河图”“洛书”图式看也不尽一致。
   伏羲演六十四卦的时候,当然不像今人的方法,今人可以用笔、墨、纸、砚、仪器,但伏羲时不可能有。其推演的过程应当是仅凭大脑思维、记忆的方式而成的。

知识出处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本书共分二十七章,包括:八卦与六十四卦,关于《山海经》的若干问题,关于《水经注》的若干问题,昆仑,悬圃,流沙,开明兽,雷泽,华胥与西王母、雨师妾,嶓冢山,崦嵫山,梁集寨庙堂寺,西王母,天地之中,盘古之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