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五十年安宁古堡换新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515
颗粒名称: 艰苦奋斗五十年安宁古堡换新颜
并列题名: 从衣食住行看安宁堡人民生活变化
分类号: D61
页数: 8
页码: 475-482
摘要: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50年来,安宁堡人民和全省全市人民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指引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尤其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全乡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昔日古堡焕发青春,旧貌换新颜。
关键词: 中国 兰州 建设

内容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50年来,安宁堡人民和全省全市人民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指引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尤其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全乡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昔日古堡焕发青春,旧貌换新颜。
  解放前,安宁堡沿河有水车3轮,得灌溉之利,但95%以上耕地,尤其是北部靠山一带地势较高,多为砂壤地,不能灌溉,不宜种粮种菜。因而,先民们因地制宜,遍栽喜燥厌湿的桃枣等果树,一年四季挑肩握担,赶驴驶车,拉桃运枣,奔波于青海、永登、临洮、榆中和武威等产粮地,以果换粮,赖以糊口维生。虽忍饥受寒,仍不得温饱,平日还要受抓丁、逼粮、要款之苦。人们形容那时的安宁堡人是“人养地,不是地养人”,“安宁堡人吃的是九州八县粮”。
  “砂锅煮着洋芋蛋,身上穿的破布衫,土门土窗破宅院,炕洞填的驴粪蛋,街道脏乱没处站”。这些民谣确是昔日安宁堡的真实写照。
  50年奋斗,50年巨变。1949年解放后,安宁堡人民获得新生,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有了改善。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生产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三大件”即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开始涌入农家。特别是八十年代初,全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有了更快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54年前,乡镇企业全乡还是空的,农户用的铁铣、铲子等简单生产工具也要跑到外地私人铁匠铺去买。这年农业收入共54万元。1956年全社(桃林社,相当现在乡)总收入75万元,其中农业62万元,多种经营(主要是工副业)收入13万元。1998年全乡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5703万元。
  农业收入3070万元,是1954年总收入的50多倍,是1956年的40多倍。八十年代是乡民收入增加最快最多、生活提高最快的10年。这一时期,全乡有“三多”即盖新房的多,买高档家具的多,买家用电器的多。过去只有城市居民享用的新“三大件”电视机、收音机、洗衣机,不再是乡民的稀罕物,彩电、音箱、电冰箱、电炊具、席梦思床等高档消费品拥有者日趋增多。
  安宁堡人和其他兰州市民一样,历来讲究服饰美观。但在解放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普遍现象,这是对革命老前辈和贫苦农民勤俭节约的赞语,也说明安宁堡农民在穿着上的寒碜,有的缝补何止三年,一件衣服补丁摞补丁,原来的衣服早已“不见庐山真面目”了。那时乡民男子不分老幼,冬着贴身“缠腰子”(无袖,腹部留一大兜)兼备背心兜肚和腰包作用,无棉裤者单裤外穿棉布或羊皮套裤,以防腿部受寒,夏着白粗布“汗榻”。家境较好的姑娘和年青媳妇,额前留齐眉发穗,鬂发紧贴腮后,用胡蔴水抿光,敷粉。盛夏,指甲用白矾和海腊花茎(即凤仙花)捣烂包敷,过夜色变红。至五十年代男女服装仍以蓝、黑、灰三色为主,男青年以穿中山服,妇女以穿“大斗襟”为最流行。“文革”中男女青年以戴军帽、穿绿军装为荣耀。八十年代初,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安宁堡乡民,尤其男女青年,转变观念,思想解放,在衣着上追逐新潮,一改过去蓝、黑、灰三色和中山服的习俗,因结实、耐穿而受乡民欢迎的涤确良、涤卡等化纤面料已受冷落,丝、棉、毛、麻等天然纤维织物深受喜爱。细纺、精纺的绫、罗、绸、缎、华达呢、驼丝棉、粗纺人字呢、烤花呢、混纺毛麻、毛涤、麻涤以及品种繁多、用途各异的纯棉布也为乡民特别是青年妇女和儿童崇尚的面料。青年妇女下地劳动,随身带上一般衣裤,到地后更换,下工回家又将新衣裤换上。休闲和节假日,服饰打扮更为讲究,仅发型就有:蘑菇型、不等式、大披肩、波浪式等十多种。面部施粉、纹眉、涂眼影、涂口红、戴耳环和戒指,上身穿着视自己体型、爱好和季节而定。春秋多着羊毛衫、夹克衫、休闲服、牛仔服等;夏季多穿各式裙装和运动装,下身多着便裤、健美裤、连裤袜,足穿各式高跟、大跟鞋、旅游鞋、橄榄鞋、轻便鞋等。男青年多穿西装、夹克两用衫、T恤衫等。
  除参加喜庆、探亲访友和节假日外,平常不扎领带,冬季男女青年多着毛衣,外配罩衣或夹大衣,除少数老年人外,穿棉衣棉裤者已不多见。
  男女中老年人服饰也多有变化,一改过去陈旧款式和色彩的单调。中老年妇女中也有剪发烫发者,服装款式多样,色彩淡雅,但穿裙装及高跟鞋者不见;中老年男子以穿各式制服居多;退休工人、干部及低龄老人穿夹克衫者也不乏其人。以制服帽、鸭舌帽和运动帽取代过去的瓜皮帽;以毛背心替代过去的“缠腰子”;以塑料、皮革和人造革凉鞋替换了过去的“麻窝子”(用麻绳编制的凉鞋)。如今,安宁堡乡民服饰可谓五花八门,万紫千红,和城市居民穿着没有多少差别。
  解放前,安宁堡人民生活水准较低,饮食多为蔬羹粝食。照顾老人,饭菜略有改善,称为吃“单锅”。如今生活提高,饮食结构改善,全家同吃同喝,不再做“单锅”。那时乡民早餐多为“糁饭”,即将黄米或小米煮成七八成熟,再将玉米面、糜面或豆面撒入,边撒边搅,稀稠适中,温火炖熟而成,佐以各类蔬菜,冬季以腌制的酸白菜为主。八十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农户生活改善,一家一户为一个伙食单位,为了便于下地劳动,早餐多食馍菜,也有食其它方便食品者,做“糁饭”者已为数不多。午餐和晚餐一般家庭食用“一锅子”面,面内调洋芋者,谓之“洋芋面”,少撒米者谓“米和面”,夏季调浆水者谓“浆水一锅子”,面内杂菜,还有节约面粉的意思,这可与解放前贫苦农民“糠菜半年粮”有本质的不同。如今臊子面、干拌面、大卤面、炸酱面、“拉条子”等这些过去只有在节日或来亲友时做的饭食,在普通农家已不再稀罕,倒是“糁饭”、“一锅子”和酸菜之类的饭食成了“稀罕饭”。
  五十年代前,细粮供应少而粗粮多,乡民蒸馍拌以杂面,或粗细搭配,用白面皮包杂面卷成馍,形如马蹄,就叫“马蹄子”或“砖包城”,用糜面或玉米面和为稀糊、发酵,盛碗蒸出叫“米黄子”,这些馍清爽可口,老少皆宜。
  安宁堡多产红枣,在面制食品内多掺红枣。如饼内夹煮熟红枣,用油炸出叫“枣儿油糕”;把黄豆、玉米、小麦炒熟,红枣焙干,磨细拌匀,叫“甜炒面”,水拌、瓜拌食用香甜适口;立春后用软儿梨拌食更是清爽醇甜,别具风味。此外还有“枣儿包子”、“枣儿甜馍馍”、“枣儿茶”等,这些具地方特色食品及饮料,如今已不多食,真使人回味无穷,怀念不已。
  八十年代以来,安宁堡人除一日三顿正餐外,在节日,更是佳肴美食,饮酒畅欢,如腊月底要做“年菜”,五月端午要做“粘糕”、粽子,八月十五做“月饼”,腊月二十三做“灶饼”等,饭菜较平日丰盛。
  还有许多独特风味的地方小吃,也进入普通农家,如凉面、酿皮、凉粉、荞粉、糖油糕、灰豆、馓子、麻腐包子、韭合子等等,这等小吃多为农家自做自食。安宁堡人祖祖辈辈把吃饱肚子当作最大希望、唯一幸福,而为之前赴后继,奔波追求;可是向来十分容易满足的安宁堡人吃饱肚子后却变了,变得“得寸进尺”了,如今他们懂得了和开始追求吃好吃美,而且懂得了吃好吃痛快,吃营养,吃科学,吃保健。1960年度荒食用的“瓜菜代”成了今天的时髦。生活在高升,生活在进步,然而生活却不该慢待,生活的提高是用艰辛劳动换来的,安宁堡人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安宁堡土地狭小,土质为砂壤土,其住房因地制宜,也很别致。
  三四十年代,少数较富有人家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四合院”或“堂屋“短眉毛”陪房,屋墙多为土坯砌就,中装窄门及木板,两侧安正方形大木格窗,采光极佳,夏天天热可将大窗拉起,以利通风,俗称“窗比门大”,屋内可地盘大炕,便于冬季取暖,称“炕比地大”,室内摆设一般为长条発、琴桌或方桌,桌上置木座钟、花瓶和铜香炉等,地下有木制火炉,(个别也有用铜和生铁铸成)称“火箱子”。一般农家宅院较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土坯房。贫苦农民盖房也有在跨墙正中放一根梁木,用劈柴、树枝遮盖,木椽搭于前后墙上,用草泥抹顶,名“驴驮柴”,炕边砌有土坯火炉,靠炕取暖,无火炉,无摆设,桌上只放几个酒瓶或黄河花石即为最讲究的摆设。
  七十年代后,安宁堡人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乡民建造新房由个人申请,村委会同意报乡政府审查批准,在规划区内每户划宅基地0.23亩一0.32亩地皮。至1996年,乡民建新房、翻建旧房户占总户数的95%,建筑面积约10万平米。仅1989—1991年三年新建房屋8万多平米,其中有71户建二层小楼房2000多平米,现全乡人均住房11.2平米。
  一般情况下,新屋落成,就立前门,前门是一个家庭经济地位的象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收人的提高,制做前门越来越为乡民所讲究,前门有中式屋顶,也有平顶的,以平顶居多,用马赛克、瓷砖贴面,煞是气派。除立前门外,彩电、电风扇、收录机、洗衣机、高档家具和电器也日益普及,它也是一个家庭经济和文化程度的象征。近年又兴起了一股装修热,在许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已开始捷足先登,它说明环境好了,造了新房,屋子宽敞豁亮,何不锦上添花?从此说明人们的消费观和审美观随着时代发展有了很大变化,肯为环境美而投资,“腰包鼓,建设有基础”,装修房,顺理又成章。
  解放前,安宁堡交通主要凭借骡马、大车与羊皮筏子运货载人。真可谓“驴驮马拉人肩扛,羊皮筏子载货忙”。1938年,甘新公路兰州至河口段修成,自东向西横贯安宁堡全境。自此,该公路即成为抗日时期原苏联援华物资汽车运输的主要通道。路通后除往市内驮运瓜果蔬菜外,乡人还在临公路边开设小饭馆和小茶馆,以增加收入。这时的运力主要是铁大车,所谓铁大车,就是在木轮上钉着两公分厚的铁瓦,其余车身全用上等榆、椿、槐、水曲柳等硬杂木制作,行时“噔噔”作响。1941年7月,兰州设市拓建马路,改过去的土石路面为砂石路面,禁止铁大车入市,继而又出现了胶轮马车,一些无力购置胶轮的车主,就在木轮上钉上胶皮,也可进城运货。1945年后安宁堡始有胶轮马车,至此,运行了两千多年的铁大车,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除骡马、铁大车驮运粮菜外,羊皮筏子也是安宁堡主要交通工具。夏秋,羊皮筏子满载瓜果蔬菜,顺黄河而下,运至铁桥(中山桥)西南隅的河堤上卸货赶市。
  解放后,安宁堡的交通事业发展较快。1956年,政府修建“514”号马路(即安宁东西路)与刘沙(刘家堡至沙井驿)公路相接,贯通安宁堡全境,通往中川机场;1984—1985年,又将该路拓宽,铺设为沥青和水泥路面,并与安宁堡桃林村接连;1986年,安宁堡乡政府投资5万余元,将桃林村的5条街道全部用水泥铺就。
  1992年,乡政府再次投资50余万元,除桃林村外,将全乡7个村的道路全部用机砖铺砌。至此,全乡道路大大改善,促进了全乡经济及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多年来人们梦寐以求改变行路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解放前,从中央广场至十里店只有一辆马拉轿车子运载客人,乡人进城十分不便,1941年12月兰州开辟交通汽车线路,全市只有6辆破旧汽车,跑两条线路,即中央广场——小西湖,中央广场——十里店,当时至十里店须绕道徐家湾,不但路面凸凹不平,而且车旧速度慢,乡人很少乘坐。如今全乡有各类汽车数百辆。政府开辟有刘家堡通往沙井驿的46路车,安宁堡地段设有桃林村、安宁堡和红艺村三个站,乡民进城十分便捷。从刘家堡乘3路车可达西站,乘103路可抵西关什字。此外还有随叫随到一招就停的“招手停”、面的,出租车和两轮、三轮摩托车,任你根据需要选择。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家的这些话道出了生活定律,勤劳智慧的安宁堡人,正顺着这个定律去劳动,去生活,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知识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国民党马家军留下的废墟上, 使兰州由一个经济凋敝、文化落后、交通闭塞、城市面貌破败不堪的烂摊子变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为支柱,电力、煤炭、建材、电子、轻纺等行业相配套的黄河上游新兴的工业科学文化城市。陇海、兰新等四大铁路干线交汇兰州,西兰、兰新等八条公路干线辐射全国,短波、 微波、光缆等多种通讯手段与世界沟通,兰州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量逐年增长,一大批名贵土特产享誉海内外;商贸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商业大厦及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市场一派繁荣;科技、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丝路明珠”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延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