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逝去的记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514
颗粒名称: 追寻逝去的记忆
并列题名: 写在兰州解放50周年
分类号: D61
页数: 4
页码: 471-474
摘要: 久居兰州的人,对这个城市每天发生的变化似乎都有一种“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感觉。其实,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兰州的变化已经惠及生活在这里的市民们,这是不言的事实。不论别的,单就居民们的住房来说,谁不承认当年梦寐以求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正在变为现实。
关键词: 中国 兰州 建设

内容

久居兰州的人,对这个城市每天发生的变化似乎都有一种“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感觉。其实,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兰州的变化已经惠及生活在这里的市民们,这是不言的事实。不论别的,单就居民们的住房来说,谁不承认当年梦寐以求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正在变为现实。
  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悲愤地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呐喊。但在千百年来的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喊有什么用,广大穷苦老百姓还不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吗?老兰州人可以作证,解放前除了一些达官贵人住的公馆,商贾富豪住的宅院之外,贫民百姓谁不聚居在东城壕、西城壕、南城根之类的贫民窟里?雄鸡一唱天下白。1949年,兰州在“八•二六”的炮声中迎来了曙光,迎来了新生。经过3年的恢复时期,兰州又成为共和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城市。到本世纪60年代,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五一四厂、西固热电厂、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兰州自来水厂等一批共和国的骄子诞生在黄河之滨,兰州这座解放前仅有21万人口的消费城市,一跃而成为近百万人口的新兴工业城市。
  在这10年中,与工业建设相配套的生活福利区相继建成。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汇集兰州的建设者们的住房问题相继得到了解决。但是,由于当时还处在百废待兴的时期,冷战的国际形势,又迫使年轻的共和国必须优先安排重工业建设,再加上极“左”路线的干扰,国家还拿不出更多的钱去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
  记得在一个盛夏的夜晚,我经过当时的静宁路南端时,居住在那些沿街又低、又矮、又挤的铺面式房间的群众,闷热难熬,纷纷搬到屋檐下过夜。即使居住条件如此简陋,已经当家作主的人民群众却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们理解党和政府的困难;他们更看到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也聚居在通渭路粮站后面的3个普普通通的四合院中。我作为市委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祖孙3代5 口人挤在下水巷1号两间合起来不足15平方米的小平房中。
  改革开放,揭开了兰州经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同时,在邓小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把改善包括住房在内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之内,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住宅和与其相关的产业也以空前的规模在发展。短短的20年时间,兰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片片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黄河两岸。人们不用看那些枯燥的统计数字,就凭直观的形象也能感觉到住宅建设的规模之巨,成绩之大。现在,每年竣工的住宅面积恐怕超过了改革前20多年的总和。如今,老年人记忆中的东城壤消失了,西城壤消失了,南城根也消失了;小沟头、闵家桥、绣河沿、木塔巷、付家巷、山字石、颜家沟、张家园等居民密集区成片成片的泥坯土房,已被高楼林立的住宅小区所取代;昔日垃圾成堆、蚊蝇滋生的黄河滩上,也建起了环境优美、居住舒适、交通方便、配套设施齐全的金港城、南河新村等住宅区。世世代代居住在低矮拥挤土坯平房中的市民,如今大都乔迁新居,住上了楼房,有的还用上了煤气,接通了有线电视,安装了电话。过去人均住房面积不到4平方米,甚至几代同堂的住房困难户,基本上告别了居室阴暗拥挤、做饭烟薰火燎的艰苦岁月。
  近年来,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安居工程的启动,又使兰州的一大批“无产者”变成了“有产者”——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产权归己的商品房。这些“有产者”大都住上了两室一厅、三室乃至四室一厅的新居。就人均住房面积来衡量,他们已率先步入了“小康”。
  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银行按揭购房贷款业务的不断扩大,今后越来越多的市民将有自己称心如意的住房。
  更令人欣喜的是如今的兰州市民,不只追求居室的宽敞,还追求居室的优雅。于是,家庭装饰这一新兴的行业在兰州出现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当你漫步在琳琅满目的装饰材料和家具市场时,经营地板砖、木地板、铝合金型材、高密度板、胶合板、木条、暖气罩、涂料、壁布以及新款家具、灯饰、窗帘的生意显得格外红火;当你看到一片住宅楼竣工后交付使用时,即将乔迁的新住户们喜气洋洋地在封阳台、铺地板、吊屋顶、装壁柜、包门窗、贴壁布、安灯具、挂窗帘;当你走门串户时,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把居室装饰得如同宾馆一般。这种喜人的景象,勾起了我对一件往事的回忆:那时在“文革”期间,我作为一名会议工作人员,第一次住进了当时在兰州称得上最为豪华的友谊饭店。在舒适的居住条件刺激之下,我对未来产生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憧憬——何年何月,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可是,没有想到仅仅过了30多年,我当年的憧憬正在变为现实。
  1992年,我接待了一位旅居美国洛杉矶的兰州老乡,他是应邀来兰参加丝路节活动的。当他看到阔别近半个世纪的故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时,连连赞叹不已。1997年底,我去美国,有幸到他家中拜访。谈话之间他从书柜中拿出一本册子打开让我看,里面全是从解放前至今的报纸上剪辑的兰州市容市貌的照片,对比性很强烈。其中有两张照片:一张是解放前兰州水北门旧貌照片;另一张是如今从水北门到永昌路北端鳞次栉比的住宅楼群。我为他的故乡情、爱国心所感动,而他告诉我:“收集这些照片,是为了追寻逝去的记忆。”一位海外游子尚且如此,难道每个久居兰州的人在乔迁新居之后,不应该常常追寻对东城壕那样的贫民窟渐渐淡忘了的记忆吗?

知识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国民党马家军留下的废墟上, 使兰州由一个经济凋敝、文化落后、交通闭塞、城市面貌破败不堪的烂摊子变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为支柱,电力、煤炭、建材、电子、轻纺等行业相配套的黄河上游新兴的工业科学文化城市。陇海、兰新等四大铁路干线交汇兰州,西兰、兰新等八条公路干线辐射全国,短波、 微波、光缆等多种通讯手段与世界沟通,兰州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量逐年增长,一大批名贵土特产享誉海内外;商贸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商业大厦及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市场一派繁荣;科技、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丝路明珠”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增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