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477
颗粒名称: 往事回忆
分类号: D61
页数: 4
页码: 339-342
摘要: 今年喜事大事多,将迎来建国50周年,兰州解放50周年,澳门要回归祖国等。
关键词: 中国 兰州 建设

内容

今年喜事大事多,将迎来建国50周年,兰州解放50周年,澳门要回归祖国等。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不由得想起往事……记得1949年春节刚过不久,我们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西柏坡,一方面反复学习深刻领会毛泽东发表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评战犯求和》及《关于时局的声明》等文章,迎接革命新任务和工作的到来,另一方面在紧张地做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筹备工作。三大战役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同志们,个个认真学习,积极热情地迎接将要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天下午,供给部副部长范理突然把我叫去,他说,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在北平(北京)建都,你们基建科的同志准备出发,到北平去完成新的任务。第二天,我们基建科连同中央机关各单位共五六十人,在范理的带领下乘汽车前往北平。到北平的第二天早上,先期到达的李克农部长对我说,你们吃过早饭后到香山去,中央机关到北平后要先暂时住在那里。你们任务就是准备首长住房。那里房子很多,但是须经过维修才能住,毛主席住香山的双清,这个地方比较好,环境和安全都比较理想,你们去就知道了,好在你对主席的住房情况和生活习惯都是了解的,一定要完成好这项工作,具体时间是一个半月,也就是必须在中央机关到来之前全部完工,任务是艰巨的。我说请首长放心,我们保证按时完成。
  在香山,我们先察看了一番,这里房子确实不少,但很陈旧,年久失修,而且大部分是纸顶棚,这不适合首长们住,为了安全,顶棚要全部更换。主席住在双清,其他中央同志在双清附近的几个院子,工作人员住在下面的慈友院。我看到双清是一个独院,院子很宽敞,院子西边有一个泉水池,汩汩地流出清凉的泉水,使院子显得十分幽静。尤其使我感到非常振奋的院子里有一个5米高的大亭子。主席在延安的时候最喜欢凉亭,可是那时候条件艰苦,我们只能用木头和草席搭一个简易凉棚,主席就常常在凉棚下看书、会客,到了西柏坡就连简易的凉棚也没有了。站在亭子上我举目四望,西边是巍巍的群山,松柏参天,山花烂漫,真是主席看书、会客的最佳地方。在延安,在西柏坡住地离老百姓很近,为能给主席找一个比较安静,能够不干扰主席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地点我们动了多少心思和脑筋。现在这个环境对于日理万机的主席来讲是再好不过了。
  当时的修建工作是保密的,房子干什么用,什么人住,就是我们同志和干部也只有个别人清楚。北平解放时间不长,从北平城里找来的维修工人都没有经过审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来不及审査,但干活时必须我们干部在场,工人们的活动均由干部带队,特别是主席要住的双清在维修过程中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带队干部。
  工人和各方面的人问维修房子要干啥,我们统一回答是,办劳动大学,简称“劳大”,问“劳大”要学什么,我们说学习科学技术。在我们这些从山沟里刚来城市的人来看,当时对双清毛主席的住房的维修已是比较髙级的了,房子里都新装了吊顶棚,即坚固又美观,在灰板条上面做了几道线条,再用大白粉刷出来,外面的砖墙用青灰刷一次,门和窗户用油漆刷了两遍,窗户上钉有新铁纱,我们觉得已不能同延安和西柏坡时相比了。
  一个多月的维修工作,很快就结束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于4月份来到北平香山。5月份的一天,我去双清毛主席的住处。那天风和日丽,适逢主席在双清的大亭子下看文件,我轻轻走过去,屏息守声地站在那里,看到主席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文件。主席穿着一身整齐的灰色毛料衣服,脚上是一双铮亮的黑皮鞋。主席过去不爱穿皮鞋,今天情况不一样,经常要会见国际、国内的客人。只是今天坐的藤椅还和过去一个样。延安的夏天,主席更是喜欢在藤椅上看书报。我想着,突然,一只山鸟“吱嘎”的一声,唱叫着从头顶上飞过去,主席一抬头看见我,我快步上前敬礼,问主席好,主席说:“是小王啊,快过来”。主席问我,你们基建科有多少人,工作开展得怎样,有什么困难等,我说进城以后的工作,总的来说还好,任务紧张时同志们就加班加点地干,只是我们修建科的20多个同志,全都是从西柏坡来的,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对工程技术不懂,尤其是看不懂图纸,在这里搞维修,我们提不出多好的具体意见和要求,很多情况下都是请来的工程师、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说咋干就咋干,这次同志们经过刻苦学习,只是把维修用的建筑材料的名称记的差不多了。主席听后笑着说,就是要刻苦学习。
  我们要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学习做城市工作。以后可以请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帮助你们工作和学习。主席还说,你们修房子要注意节约,不要浪费,艰苦奋斗不能丢。教育同志们,进城以后不骄傲自满,要虚心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我望着主席慈祥和蔼的面容,认真地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在后来几十年的工作生涯里,我总是努力按照主席的谆谆教导去要求自己,即使是在今天,主席的教导在我的生活中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我又想起朱德委员长关怀兰州建设的一段往事:我是1957年从中央机关调到兰州市支援大西北建设。1958年7月朱委员长来甘肃兰州视察工作。有一天,我同过去在中南海一起工作过的王雨波同志,到邓家花园去看朱委员长。当时,省委负责同志汇报工作已结束,夜已经很深了。朱委员长送走省委几位负责同志后,接见了我们。他和我们两人亲切地握了手,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接着就询问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朱委员长已年过七十,虽然额上添了四五道皱纹,但两眼炯炯有神,威武、慈祥,显得精神。他带着亲切眼光问我们:听说你们来这儿一年了,生活习惯吗?气候适应不适应?家里都好吗?接着又问我们在搞什么工作。我说,我在市建公司当副经理;王雨波同志在东岗区检察院当检察长。朱委员长听了回答很高兴。他知道我在中南海搞过修建工作,就对我说,这个工作对你来说是熟悉的,也是很合适的。接着,我向朱委员长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和当时兰州吃水、住房、交通等方面的情况,朱委员长听后点了点头,爽朗地说,困难任何时候都有,就看你们如何去对待。有些问题自己要想办法克服,因为我们国家还有困难,还需要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说,兰州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型工业城市,很有前途。你们是从中央办公厅来的,要把这个城市建设好,你们还得起模范带头作用,刻苦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发扬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多听地方同志的意见,因为地方同志有许多长处。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把兰州市建设得更好。这短短的一席话浸透了朱委员长对兰州市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关怀,也饱含着对我们的希望和鼓励。夜已经很深了,考虑到朱委员长的休息和明天的工作,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了朱委员长。

知识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国民党马家军留下的废墟上, 使兰州由一个经济凋敝、文化落后、交通闭塞、城市面貌破败不堪的烂摊子变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为支柱,电力、煤炭、建材、电子、轻纺等行业相配套的黄河上游新兴的工业科学文化城市。陇海、兰新等四大铁路干线交汇兰州,西兰、兰新等八条公路干线辐射全国,短波、 微波、光缆等多种通讯手段与世界沟通,兰州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量逐年增长,一大批名贵土特产享誉海内外;商贸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商业大厦及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市场一派繁荣;科技、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丝路明珠”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保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