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经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471
颗粒名称: 基本经验
分类号: D616
页数: 6
页码: 304-309
摘要: 我国广大农村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征的改革,是生产关系的一次深刻变革,使各项农业生产取得了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长期困扰国计民生,制约经济发展的吃饭问题一举得到基本解决,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透过事物的表面,认识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继往开来,将农村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推进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兰州 农村 改革

内容

我国广大农村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征的改革,是生产关系的一次深刻变革,使各项农业生产取得了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长期困扰国计民生,制约经济发展的吃饭问题一举得到基本解决,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透过事物的表面,认识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继往开来,将农村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推进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农村,二十多年的集体化道路对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由于在集体化过程中没有始终坚持自愿互利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不顾生产建设实际,片面理解和追求“大”和“公”的形式,忽视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忽视了农民的个体利益和个体劳动积极性,特别是在贯彻按劳分配和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方面,长期没有较大的改进和突破,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致使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长期发展缓慢,甚至徘徊不前。二十多年的时间已经过去,绝大多数农民仍然经济困难,生活水平很低,有相当—部分人处于温饱线以下。实践证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很多方面,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相适应,实际上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村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和产品分配方式,使生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现了最直接、最紧密、最完整的结合。农民获得最终产品的多少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与其付出的物质投入和劳动直接联系在一起,切身利益驱使他们自觉地搞好生产,变被动劳动为主动劳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促进了各项生产、建设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发展农业的根本前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兰州来说尤其如此。兰州市深居内陆,降雨稀少,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400多毫米。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以农田水利建设为前提。建国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全市上下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兴建了西电、三电、彭电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特别是引大入秦工程的建成,对改善兰州的农业生产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田”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干旱山区农民解决温饱起了促进作用。然而,从总体上讲农业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全市有近三分之二的耕地仍然是靠天吃饭,农业生产仍没有摆脱落后局面。因此,必须一如继往,继续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一是尽力加快引大工程的渠系配套和平田整地,使其早日发挥应有的效益;二是继续搞好三电、西电、大砂沟电灌、西津电灌等骨干工程的加固和更新改造,消除隐患,提高保灌程度;三是着力抓好小水库、小塘坝、小提灌、井灌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尽力扩大灌溉面积;四是努力抓好节水工作,普及常规节水灌溉,逐步扩大管道输水、喷灌、滴灌、渗灌面积,提髙水的利用效率;五是继续推动梯田建设,提高山区抗御干旱的能力;六是突出抓好“121”工程建设,在解决干旱地区人畜饮水问题的同时,努力发展集雨补灌,改变生活、生产条件。
  三、科技进步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落后,根本原因是科技落后。
  要实现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农村改革以来,全市农业科技水平有较大提高,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平均单产大幅度提高,畜牧养殖业也有较大发展,科学技术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但是,总体上讲农业科技状况还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需要,与发达国家和东南沿海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因此,应加倍努力,尽快把科技兴农推向一个新水平。要加大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力度,切实改善农业技术装备,加快农业应用技术的科研步伐,为农业生产提供量多质优的技术贮备;围绕高产带田、双千田、吨粮田、双八田、千斤田等建设,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多类型、多模式的间、套、复、带立体高效农业种植,大力推广高产农作物、高密度种植、高水肥管理、地膜覆盖为主的“三高一盖”技术;继续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综合运用先进实用的蔬菜生产技术,扩大冬季蔬菜生产;努力搞好种子工程建设,加速粮食作物良种普及和更新换代,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四、扩大开放,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二十年的建设实践有力地证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是加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建设内陆开放城市以来,兰州市农村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绩,建立了一批“三资”企业,出口创汇大幅度增加,外向农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对外开放的步子还很小,利用外资规模不大,出口产品的档次不高,没有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要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首先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对外开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破除“左”的观念束缚,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敢闯敢冒,敢试敢干,大胆引进国内外资金、人才、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树立“你赚钱,我发展”的互惠互利新观念。
  其次是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交通、运输、电力、通信、供水、环保、绿化的建设步伐,增强农村综合服务功能。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农村基础差,条件艰苦,要制定比城区、比沿海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方能吸收到更多的资金。四是广开渠道,引进资金,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一方面紧紧抓住市上每年兴办兰交会和组织各种大型招商活动的机会,搞好农业系统的招商工作,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涉农部门开展招商活动,多方寻找合作伙伴,兴办“三资”企业。五是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农村综合生产力。紧紧围绕制约全市农业发展的主要技术因素和发展两高—优农业,搞好项目储备和筛选,通过各种渠道与外商洽谈,积极引3国外优良品种资源、先进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以及畜禽良种和饲养技术,发展乡镇企业的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等。六是加强管理和服务。克服重审批,轻管理;重招商,轻落实;重引资,轻服务的现象,努力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投产率和出口创汇率,提高引资实效。
  五、要实现农业长足发展,保持农村长期稳定,必须依法治农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表明我们党把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 依法治农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7月,八届人大二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农进入新阶段。五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农业法》的颁布实施是分不开的。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贯彻落实《农业法》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长期任务。首先,要长期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农业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国家稳定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中央明确宣布,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家庭承包制是亿万农民的伟大创举,是适合我国国情,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最佳生产方式,是二十年来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基石,是最受农民欢迎的基本政策。要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稳定承包关系,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农村产业化经营上下功夫,使其对农村的生产建设发挥更大的能量。其次,要切实保障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是从事物质生产的部门,投入是产出的前提和条件。《农业法》明确规定,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对财政支农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市、县区财政和有关金融部门,应当真正按照<农业法》的精神,确保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不因农业生产形势的一时变化而变动。要加强农业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杜绝挤占挪用农业资金的现象,把省市各个渠道增加到农业上的资金真正用于农业。要充分发挥农民投入主体的作用,采用政策引导、经济支持等手段,鼓励农民和集体将积累投向农业生产。再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禁止“三乱”,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也关系到农村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央、省、市各级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清理农民负担是一项长期的政治性任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这项工作。一是要坚定不移地、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务院、省、市政府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规章制度,坚决把不合理的负担项目压下来,停止一切不符合规定和不切合实际的收费、集资、摊派和罚款。要将村提乡统筹费严格地控制在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二是严明工作纪律,注意工作方法。
  农村兴办公益事业,必须坚持“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不能强迫命令,更不能采用强制手段。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集体资金管理、审批制度,执行农民负担的预决算制度、监督制度、审计制度、定点监测和定期汇报制度等,切实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方。
  (执笔:陈延瑾周龙杰)

知识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国民党马家军留下的废墟上, 使兰州由一个经济凋敝、文化落后、交通闭塞、城市面貌破败不堪的烂摊子变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为支柱,电力、煤炭、建材、电子、轻纺等行业相配套的黄河上游新兴的工业科学文化城市。陇海、兰新等四大铁路干线交汇兰州,西兰、兰新等八条公路干线辐射全国,短波、 微波、光缆等多种通讯手段与世界沟通,兰州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量逐年增长,一大批名贵土特产享誉海内外;商贸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商业大厦及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市场一派繁荣;科技、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丝路明珠”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