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征的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给兰州农村来了巨大变化,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二十年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农村经济得到全面、长足发展,生产建设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
一、形成了农村政治、经济新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农户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和决策者,农民依托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产销日趋活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统筹兼顾,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真正落实,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广大农民为获得好收成,自觉投资、投肥、投劳,精耕细作,集约经营。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不断解放,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力资源。
废除原来人民公社的旧体制,避免了过多的行政干预,农工商公司、生产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有了更多的经营管理权,为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
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被打破,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农业方面,农户是经营主体,大部分农业生产由农民自己承担。村社集体利用其所有的生产设施、.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发挥生产管理、协调服务、资产积累三大功能,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或办不了的事,在资金、信息、科技培训、灌溉、防治病虫、机耕机播、生产资料购买、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农户提供有效服务。在兴办乡镇企业方面,集体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协调功能,成为兴工致富的组织者。乡镇企业的发展,使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科技教育事业、社会基础建设和福利事业等得到协调发展。
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刻变化:——由“以粮为纲”转变为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油、菜、瓜、果、特多种经营。
——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转变。
——由以经营农业为主,向以农业为基础,工、商、建、运、服综合经营转变。
——由以生产、销售初级产品为主,向产加销系列开发、多次增值、综合利用转变。
——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外向经济转变。
——由单一、僵化的计划经济转变为日益活跃的市场经济。
——由各经营实体的孤立经营向股份化、一体化经营转变。
——由集体经济的一统天下向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合伙经济、私营经济、股份经济、外来经济等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转变。
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根本性转变农村改革以来,广大农民群众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彻底摒弃了“越公越好”的旧意识,树立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衡量是非的标准已不是姓“社”还是姓“资”,是“公”字号还是“私”字号,而是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封闭自守,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淡化,商品经济的价值观念、市场观念、科技观念、信息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在农民的头脑里扎了根,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价值规律发展生产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广大农民群众已不满足于有饭吃、有衣穿的温饱型生活水准,积极投身于务工经商,勤劳致富的时代洪流;破除了平均主义旧观念,树立了能者多得,率先致富的新观念。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领导经济工作由习惯于行政手段转变为以经济手段为主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逐渐淡化,自力更生,敢想、敢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逐步成为农村工作的主流。
三、形成了比较完善、充实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兰州市紧紧围绕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及乡镇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这个中心,按照“充实、完善、配套、提高”的方针,充分发挥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积极性,不断建立健全乡村集体和合作经济组织的综合服务,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功能的社会化服务网络。
——以市农科所,市、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乡农技站为主体的农业科技研究、教育和推广服务体系。各县区都已建立了功能比较齐全的农技推广机构,有87个乡建立了农技站,尚未建立乡站的乡镇也都配备了农技专干。
——以市、县(区)科委、科协为主体,以乡镇科委、科技服务站为基础的农村科技管理、服务体系。全市已建立乡镇科委88个,科技服务站241个。
——以市、县(区)种子公司、农技中心(站)为主体,以国营良种场、乡农技站为基础的良种繁育、推广服务体系。全市已建立种子公司(种子管理站)13个,良种场7个,年供应农作物良种200多万公斤。
——以市、县区畜牧兽医站、饲料公司和乡畜牧站为主体的养殖业服务体系。全市建立乡镇畜牧兽医站91个。
——以市、县区林业局、林技站为主体,以乡镇林技站或专干为基础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全市乡镇一级共建立林业工作站52个,林木病虫防治站8个,种苗站6个,未建工作站的乡镇都配备了林业专干。
——以市、县区农机站、农机监理、农机公司为主体,以乡农机站为基础的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各县区都建立了“两站一司”,大部分乡镇建立了农机站。
——以市县区水电局、水电公司、各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为主体,以乡镇水保站、水管站为基础的水利服务体系。全市乡镇一级建立水保站59个,各水利工程都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水利专业队。
——以市、县区供销社、农资公司为主体,以基层供销社为基础,以农技中心为补充的农资供应保障体系。县区一级都设有供销社、农资公司,乡镇一级共设基层供销社47个,村一级有农资门市部700多个,部分县区和乡镇还成立了“庄稼医院”。
——以市、县区农经管理站为主体,以乡镇经管站(或专干)、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农经管理体系。各县区都恢复建立了经营管理站,乡镇一级建立经营站60个,其余乡镇都配备了经管干部,有72个村设立了合作基金会。
——以市、县区农行、农发行和乡信用社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体系。各县区和大部分乡镇都建立健全了农村金融服务系统。
——以省、市、县区气象部门为主体,以乡镇气象观测站、基层防雹炮点为基础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全市各级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气象预测预报体系和防雹增雨系统。在各县区设立炮点32个,配备高炮32门,化害为利,支援农业生产。
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充实,为农民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保障,弥补了家庭经营在生产要素方面的不足,促进了个体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
四、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十年来,农业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当作发展农业的根本措施来抓。按照“巩固改造、适当发展,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利建设总方针,建管并重,抗旱与防汛、水利与水保一起抓;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坚持自力更生,依靠群众兴办水利;坚持依法治水,科技兴水,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水利建设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一是重点抓好大中型灌区的更新改造、挖潜配套。相继对西岔电灌、大砂沟电灌、三角城电灌、和平电灌、高崖库区、青城电灌、西固工农渠、西津电灌、彭家坪电灌、永登东干渠、红古的谷丰渠、湟惠渠等一大批水利工程进行了改造、扩建和配套、加固,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效益逐步发挥。二是全力搞好“引大”工程建设。特别是在“引大”建成通水以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全力加速渠系配套和平田整地,使其尽快发挥效益。1997年底,已完成平田整地47万亩,配套32万亩。三是努力修建投资少、见效快的小型水利工程。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以自力更生为主的办法,先后修建了永登县盘道岭、古秦人饮工程,榆中县甘草店、夏官营人饮工程,皋兰县大横等一大批人饮工程,完成了20个乡镇的氟病区改水工作。在干旱山区,以挖涝地、打水窖为主要内容,解决饮水困难。四是狠抓“三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连片治理”的办法,群众投劳与机械作业相结合,常抓不懈;广泛开展“梯田乡”、“梯田村”活动,使干旱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二十年来,全市兴修“三田”57万亩。五是发展集雨灌溉。利用集雨场和水窖,在多雨季节将雨水蓄积起来,在农作物缺水时适时补灌,以减轻旱情,提高产量。
1993年以来,在榆中北山地区进行了集流节灌试验,综合运用水窖集雨技术、节水滴灌技术、保护地栽培技术及高产作物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了国务院、省、市领导及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1997年以来,在全市大面积推广。二十年弹指一挥间,由于大兴水利建设,兰州市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5个,干支渠总长6000余公里,年灌溉供水总量10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2.58万亩,保灌面积102.4万亩,“三田”面积121.86万亩,为农民治穷致富奠定了基础。
五、 粮食生产跃上新台阶,不断创造新记录民以食为天。历年来,各级政府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常抓不懈。坚持“稳定面积、调整结构;增加投入,科学种田;干旱结合,主攻水地;提髙单产,增加效益”的指导方针,以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承包,“3388”兴粮工程为载体,实行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规范化栽培,大力推广间作、套种和带状种植,努力实现作物良种化和合理轮作倒茬,扩大地膜覆盖面积和复种面积,积极应用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技术,配方施肥和测土施肥技术,旱农丰产栽培和集雨微灌技术,使全市的粮食生产在播种面积逐渐有所减少的情况下,连年获得好收成。八十年代,兰州市的粮食总产量一般年景在2.5亿公斤左右。1992年以来,粮食总产一直稳定在3.5亿公斤以上;1996年粮食产量达到3.97亿公斤,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
六、 蔬菜生产持续发展,淡季自给能力大大提高多年来,按照“依靠科技,挖掘潜力;主攻淡季,均衡供应;调整结构,提高档次;合理布局,扩大规模”的原则,先后实施了“5256”阳光工程、“2221”科技丰收工程和“112”菜篮子工程,大力推广髙效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和工厂化育苗新技术,扩大蔬菜的春提前、秋延后和冬季生产;培育和引进蔬菜优良品种和杂一代籽种,实现蔬菜生产的良种化和多样化;施用“叶面宝”、稀土微肥、除草剂、“百菌清”、土地改良剂等高科技产品,提髙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实施“退一还三”计划,退出近郊污染严重的老菜地,同时在中郊和远郊开辟新基地,逐步形成内、中、远三环基地生产格局。在近郊四区的内环区,进行集约化生产,向多品种、高标准、严管理、精细化方向发展;在榆中、皋兰、西固邻近城区新老菜地的中环区,重点推广髙效节能日光温室及其综合栽培技术,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开展特菜规模生产及绿色食品开发,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形成规模效益;红古外环地带是生产大白菜和秋菜的主要基地,重点保证外销和市区的冬藏菜,从而形成了一个内中外环基地相衔接,早中晚品种相搭配,高中低档品种相配套的蔬菜生产体系。
农村改革以来,兰州市的蔬菜生产持续稳步发展。1978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只有11.67万亩,平均亩产2121公斤,总产量24751.84万公斤,1997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1.7万亩,平均亩产3445公斤,总产量70593.3万公斤;其中基地菜面积11万亩,总产达4.3亿公斤;髙效节能日光温室累计达到1.67万亩,总产量8000多万公斤。兰州市蔬菜市场上不仅春、夏、秋季数量充足,品种繁多,就是在严寒的冬天也有不少地产鲜菜供应市场,大淡季鲜菜自给率由原来10%左右提高到85%以上,实现了历史性的变化。
七、畜牧养殖业稳步发展多年来,围绕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战略、在不放松粮食和蔬菜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按照“增猪扩羊促鸡稳牛适特”的发展方针,从实际出发,合理布局:近郊及交通便利的乡镇以发展奶牛和养鸡为主,适当发展特种养殖;川水地区以养猪业为重点,有条件的乡镇通过推广青贮微贮饲养,发展牛、羊育肥;远郊山区以繁育为主,重点发展养羊业。通过“5211”科学养殖工程,推广暖棚养畜和桔杆处理及10项配套综合开发技术,提高饲草质量,增加畜禽产量,加速畜牧业发展步伐。1997年,全市大牲畜存栏14万头,猪存栏42.5万头,羊存栏56万只,鸡饲养量达220万只,畜牧生产的总量、品种和效益都有新増加和提高。特种养殖业发展迅速,蓝狐、肉鸽、肉蛙等饲养量逐步增大,经济效益可观。
渔业生产逐步扩大。一方面不断扩大养殖水面,陆续在榆中的青城乡、苑川河流域,皋兰的什川、石洞乡,永登县的庄浪河、大通河流域,西固的达川、柳泉等地建设鱼池,发展养鱼专业户;另一方面,进行大面积丰产技术的推广,竭力推行池塘养鱼“五改”:改传统养鱼为高标准模式化养鱼;改单品种为多品种混养;改“人放天养”为科学饲养;改小规模放养为大规模养殖;改有病不治为无病早防,努力挖掘池塘生产潜力,提高养鱼效益。1978年,全市仅有养鱼水面1152亩,年产鲜鱼2.94万公斤,1997年池塘养鱼水面达到9244亩,年产鲜鱼132万公斤,产值544万元。
八、林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为了改变“三黄”(黄山、黄水、黄风)面貌,兰州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二十年来,本着发展城郊型生态经济林业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林业建设。在西北部和南部天然林区和二阴地区,在保护好天然次生林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封山育林、改造低产林,扩大森林资源,建设针阔混交、比较稳定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在秦王川地区、皋兰西电灌区、榆中三电等地区,经济林、庭院林、农田林齐抓,带、片、网结合,形成多效益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在川水地区、黄河沿岸以及谷地、坪台上,本着调整结构和进沟上台的原则,发展各种名优特经济林;在南北两山、大砂沟地区,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造林绿化与综合开发相结合,经济林、水保林相结合,形成了城乡环保风景林;在干旱山区,以营造水保林和薪炭林为主,结合庭院林业,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抓好小流域治理,控制水土流失,逐步恢复植被、改善环境。1997年,兰州市的林地面积发展到157万亩,比1978年翻了一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2%。九、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始终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贯彻执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总方针,坚持提高与发展并重,实现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实施“以城带乡、以大带小、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五轮驱动”,全方位协调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品结构,推进科技进步,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效益、求发展。
为了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步伐,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市、县区、乡镇、村都把发展乡镇企业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全力抓,四大班子领导一起抓,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形成了全党大抓,全民大办,全社会支持的良好氛围。市委、市政府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批转了市计委、科委、财政局等九部门《关于进—步加快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制订了乡镇企业台阶奖、发展奖,评选奖励10强乡、10强村,10强企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乡村领导、厂长(经理)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和提拔重用,形成了一整套扶持、鼓励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依靠一系列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自身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自负盈亏的风险机制,市场调节的经营机制,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优化组合的劳动机制,自我发展的积累机制和外引内培的人才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应变能力,在困难中生存,在改革中成长,在挑战中发展。
二十年的艰难创业,二十年的顽强拼搏,兰州市的乡镇企业逐步成长壮大,由弱变强。1978年,全市有乡镇企业1286个,从业人员3万余人,产值仅有6643万元,到1997年,乡镇企业数达到15054个,从业人员288620人,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4.4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36.24亿元,工资总额93.18亿元,实现利税25.54亿元。1997年,全市8个县区总产值全部突破10位元,其中6个县区超过20亿元,最髙的西固区完成总产值46.25亿元;产值上亿元的乡镇达到55个,有9个乡镇产值过5亿元,有5个乡镇产值过10亿元;产值过亿元的村有27个,最高的五里铺村达到4.25亿元,居全省之首。
十、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大集体时期,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发展缓慢。虽然强调“以粮为纲”,但粮食生产一直低而不稳,工副业生产被视为“资本主义的尾巴”统统割掉,切断了农民的经济来源,致使农民群众长期经济困难,生活水平低下,有相当一部分农民靠政府救济维持生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犹如强劲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百业振兴,经济快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不仅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食物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于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逐年稳步增加,生活水准不断提髙,各种生活耐用品逐渐进入农民家庭。1997年,全市每百户农民拥有自行车160.08辆,缝纫机72.23架,闹钟112.55只,手表255.54只,洗衣机66.67台,大型家具572.63件,摩托车2.67辆,电风扇27.9台,收音机53.94台,收录机68.22台,电视机127.1台,照像机3.87台。兰州农民已整体越过温饱线,城郊五区和三县条件较好的川水地区乡、村已步入小康,有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正在向宽裕型、富裕型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