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城市建设展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454
颗粒名称: 今后城市建设展望
分类号: D651.1
页数: 8
页码: 224-231
摘要: 总的说来,四十多年的城建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有经验也有教训。当前,兰州市城市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城市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中心向西部转移的要求。为了迎接国家经济中心向西部转移,使城市建设事业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制订了《兰州市城市建设“九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
关键词: 兰州 土地 运动

内容

总的说来,四十多年的城建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有经验也有教训。当前,兰州市城市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城市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中心向西部转移的要求。为了迎接国家经济中心向西部转移,使城市建设事业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制订了〈兰州市城市建设“九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这一规划以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推进内陆开放城市和兰州商贸中心的建设,围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城市管理,围绕“三建三业”管理和城市综合开发,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遵循“四个坚持”,即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两手抓,两手硬。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在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五个抓好”,即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抓好城建法制建设;抓好“三建三业”行业管理;抓好多渠道筹措城建资金;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五个适应”,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适应建设内陆开放城市和商贸城中心建设;适应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全市人民工作、生活基本要求。这个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使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三者同步发展,努力把兰州建设成功能健全、环境优美、交通、通讯便利,有对外开放吸引力、辐射力的内陆开放城市,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勾画出了未来兰州城市建设的蓝图,确立了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概括说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加快旧城区改造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旧城区改造,坚持“五统一”原则,加快城关中心区交通规划的全面实施,改善城关中心区的交通和人民居住条件。
  “九五”期间,城市综合开发仍然坚持以旧城区改造为主,以庆阳路(含小中山路)改造为重点,抓好庆阳路(含小中山路)、张掖路、武都路中西段、316—3#路、永昌路中段道路两侧的旧城区改造,进一步加快道路两侧综合开发建设,改善旧城区面貌,初步改变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状况;新定点开发建设草场街、雁滩安居工程等2个开发居住小区;完成“八五”期间已建设开发的五万平方米以上的东岗小区、永昌路北段、团结新村、金港城、静宁路中段、武都路东段北侧、柏树巷、十里店南街、西固庄浪路等9个开发小区,抓好旧城低洼危房区的改造,抓好填空补齐项目的开发,改变旧城区面貌。
  到2010年,完成西放射线、小沟头经三爱堂至白银路的311#道路、酒泉路等旧城区两侧的综合开发建设,使旧城区道路、交通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在初步完成旧城区改造的基础上,城市综合开发逐步转向新区建设,以近郊四区为主,逐步由城关中心区转向七里河、安宁、西固三区。
  (二)进一步完善和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九五”期间到2010年,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点是:围绕商贸中心城市建设,树立为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战略思想,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科学为指导,建管并重,以建促管,以管补建,综合整治,采取有力措施,努力解决好城市供水、排水、道路、交通、供气、供热、供电、住宅、环境、通讯等十个方面的问题,逐步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和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城市供水。“九五”期间,完成小西湖加压站、市区供水管道改建,到“九五”末,新增供水能力45万立方米/日,形成供水能力153万立方米/日;2001年至2010年,完成二水厂至市区输水管、柴家峡取水部分工程,到2010年,形成供水能力188万立方米/日。
  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九五”期间,拓建改造市区永昌路等14条雨水管道,新建和改造污水管道14726米,建成七里河、安宁区污水处理厂。到“九五”末,排水管网普及率达到80%,污水处理量50吨/日,污水处理率为35 %; 2001年至2010年,拓建改造市区会宁路等13条雨水管道,新建或改造污水管道10540米,增加污水处理能力61万立方米/日。到2010年,排水管网普及率达90 %,污水处理量68万吨/日,污水处理率为60 %。
  城市道路。“九五”期间,围绕城市主次干道规划道路的拓建改造,重点抓好天水路等27条城市现有主要道路的维修改造。到“九五”末,城市主干道合格率达到93%,次干道91 % ,路灯覆盖率78.8% ;2001—2010年,重点抓好皋兰路等44条城市主干道的维修改造,对大桥北路等44条道路路灯进行维修改造。到2010年,城市主干道合格率达到97%,次干道96%,路灯覆盖率达98%。
  城市交通。“九五”期间,完成公交电车新场建设,至“九五”末,每万人拥有车辆达到9.5辆,在册车达到1570辆,线网密度达到1.80KM/KM2,站距控制在500米;2001—2010年期间,完成西关什字至深沟桥城市轻轨交通,逐步使城市交通向多层次、多类型发展。到2010年,城区公交线网密度争取达到2.5KM/KM2,站距控制在750—1000米。
  城市供气。“九五”期间,完成兰州市煤气管道工程,实现日供气54万标立方米,市中心气化率达70.14% ;2001年至2010年,对兰州煤气厂现有设备、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增添造气、空气、热电锅炉及相配套的设备。到2010年,使煤气日生产能力达到100万标立方米,市中心气化率达到100%,并使部分远郊居民用上煤气。
  城市供热。“九五”期间,完成兰州市二热电厂供热管网工程,继续大力发展集中联片供热。到“九五”末,使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50%以上;2001年至2010年,继续进一步加强扩大集中供热设施建设,采用热电联产、工业余热、核热、太阳能等多种形式,逐步实现供热多元化,减轻大气污染。到2010年,使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0%。
  住宅建设。“九五”期间,重点抓好“安居工程”规划小区安宁韭菜湾、城关区宋家滩两个小区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综合开发。到“九五”末,使城市居民居住面积人均达8平方米;2001年至2010年,重点抓好新区建设。到2010年,使城市居民居住面积人均达到12平方米。
  环境保护。“九五”至2010年期间,环境保护要继续以防治大气污染为重点,综合治理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到2000年,大气环境除悬浮粒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黄河兰州段地面水各项指标保持在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除大肠菌群外);全市工业废渣利用率达到43.8% ;工业噪声基本得到控制,交通噪声上升趋势有所缓解。到2010年,兰州大气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环境质量有明显提高。
  城市抗震防灾。对市内成片老旧民房应结合城市综合开发,确保2000年前完成全部加固任务;“九五”期间,完成市区河洪道规划编制。疏浚整治崔家大滩、马滩两个南河道,完成雁滩南河道疏浚整治。到2010年完成崔家大滩、马滩两条南河道疏浚及滨河北路等河道整治。
  (三) 不断开拓城市范围,积极发展小城镇和卫星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中心在“九五”期间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进一步加强兰州市总体规划、分区详细规划和市辖区域内的卫星城镇规划。
  2000年着重抓好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兰州中心城市辐射和促进作用,带动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10年,城市规划的重点着重转向卫星城市的规划建设。沿黄河、大通河谷地带规划建设一批卫星城镇。重点抓好红古连海经济区、西固河口镇、永登秦王川经济开发区、榆中和平经济开发区及永登、皋兰、榆中三县的小城镇规划建设。
  (四)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九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八路、四桥、两水、一气、一网、一场、五工程”。“八路”:庆阳路(含中山路)拓建、西新线扩建、滨河路西延、北滨河路中山桥至七里河桥段扩建,张掖路拓建,武都路中段、西段拓建,永昌路中段拓建,南山公路(民院至兰山段)扩建。“四桥”:建设小西湖黄河大桥、小西湖跨越西津路车行立交桥、解放门车行立交桥、南关什字环形人行立交桥。
  “两水”:兰州市45万吨给水扩建工程、兰州市七里河、安宁20万吨污水厂建设工程。“一气”:兰州煤气管道工程。“一网”:兰州市第二热电厂供热管网工程。“一场”:兰州公交电车新场建设。“五工程”:雁滩、马滩、崔家大滩三个南河道疏浚整治工程、“蓝天计划”工程、“安居工程”和住宅小区建设工程、电讯工程、供电工程。
  2010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八路、四桥、两水、一轨、一气、一网、五工程”。八路:南山路(西段)、北滨河路东段、雁滨路、311 # (静宁路南路)、酒泉路、316#西放射线、刘沙公路东段,129#路、骆驼巷。四桥:盐雁黄河大桥、崔安黄河大桥、安定门车行立交桥、黄河北立交桥。两水:城市给水、城市排水工程。一轨:西关什字至深沟桥市轻轨交通。一气:兰州煤制气工程二期改造。一网: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工程。五工程:马滩、崔家滩两个南河道整治工程、“蓝天计划”工程、“安居工程”、通讯工程、供电工程。 (五)加快城市住宅建设,积极实施“安居工程”,提高人民住房水平“九五”期间到2010年,城市房地产开发的重点仍然是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相结合,积极实施“安居小区”建设,逐步提高人民住房水平。
  “九五”期间,城市商品房投资规模预计214600万元,年均增长速度8.8% ;用3—4年时间完成兰州市七里河区金海湾、城关区宋家滩、拱星墩三个“安居工程”规划小区建设,使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70%以上,基本解决人均4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
  2001年一2010年,城市住宅建设的重点是新区建设。新区建设以近郊城关区盐场堡、安宁区安宁东西路、七里河区马滩、西固区陈坪乡等为主,逐步减轻市区人口过于膨胀的矛盾。到2010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12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到90%以上,平均每户城市居民有一套水、电、暖等设施配套的住房,•完成住房商品化的机制转化,实现住房的商品化、社会化。
  (六)抓好环境整治和保护,治理大气污染,搞好城市绿化、美化“九五”至2010年,环境保护的重点是继续防治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城市绿化以提高绿地率为中心,以增加城市绿化量和合理布局的目标绿化为重点,切实抓好城市的绿化美化。
  “九五”期间,黄河兰州段地面水各项指标年平均值保持在国家地面水标准(GB3838—83)二级标准(除大肠菌群外);大气环境质量(除总悬浮微粒)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其余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工业废渣利用率达到43.8%;工业噪声基本得到控制。到2010年,兰州大气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
  园林绿化。“九五”到2010年,重点抓好市区绿化美化,公园建设及美化、南北两山绿化,市区洪道两侧、铁路两侧及南河道防护林带建设。
  到2000年,完成龚家湾、邓园、兰山公园等绿化面积438公顷,远郊县区建成一个公园或1一2个小游园,建成南北两山绿地5万亩,使全市绿地面积达到5201.4公顷,绿地率达到25.5 %,覆盖率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到2010年,完成兰州植物园、徐家湾森林公园、仁寿山公园、西沙桥南、桥北公园等绿地建设353.9公顷,建成南北两山绿地7万亩,使城市绿地面积达到6534.8公顷,绿地率达到29.1 % ,覆盖率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
  (七)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文明化水平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方针,坚持走综合整治之路,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水平。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市人民进一步提高对城市建设与管理、创建卫生城市与环境综合整治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逐步树立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爱整洁的良好社会风气。一是建立并巩固一个由城建、城管、工商、公安、卫生、防疫等多部门组织的城市管理协调网络,综合整治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抓制度管理。根据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按照“门前三包”内容,逐步建设完善检査制度,实施目标管理。三是抓监督制度。实行划段包干达标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市、区、街齐抓共管,形成全方位的环境综合整治网络。四是抓经常性管理。以抓好环境卫生为重点,抓商业服务行业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环境质量,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执笔段延智)

知识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国民党马家军留下的废墟上, 使兰州由一个经济凋敝、文化落后、交通闭塞、城市面貌破败不堪的烂摊子变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为支柱,电力、煤炭、建材、电子、轻纺等行业相配套的黄河上游新兴的工业科学文化城市。陇海、兰新等四大铁路干线交汇兰州,西兰、兰新等八条公路干线辐射全国,短波、 微波、光缆等多种通讯手段与世界沟通,兰州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量逐年增长,一大批名贵土特产享誉海内外;商贸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商业大厦及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市场一派繁荣;科技、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丝路明珠”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