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肃认真地执行土改政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448
颗粒名称: 三、严肃认真地执行土改政策
分类号: D651.1
页数: 3
页码: 206-208
摘要: 本段介绍了兰州市郊区的土地改革,是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 《郊区土地改革条例》和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兰州市郊区土地改革实施办法》进行的。
关键词: 兰州 土地 运动

内容

兰州市郊区的土地改革,是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郊区土地改革条例》和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兰州市郊区土地改革实施办法》进行的。在这里仅就土地改革中的若干具体政策问题分述如下:第一,土地所有权问题。郊区在土地改革政策上和一般农村不同之处是:凡应没收、征收之土地,均归国家所有。连同国家在郊区所有的其它可分的农业土地,统交乡农民协会按照土地改革法规定的原则,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
  为了城市工业及其它建设事业能合理地使用郊区土地,适应郊区人多地少的特点,使有先进设施的农田进行生产,将没收征收来的土地归国家所有,而由国家分配给农民使用或交由原经营者继续经营,实践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
  第二,非农业户问题。郊区农村杂居着大量兼有一部分土地的非农业人口,还有居住城区而在郊区占有土地的各类土地所有者,这与一般农村有很大不同。据统计全市共有非农业户6732户,占总户数的60%, 28382人,占总人口的51.94%,共有土地2131.3亩,其中自耕1263.97亩,出租867.4亩。对这些有少量土地的出租者,主要根据他们的职业、生活来源划分阶级成份。在分配土地中,因郊区人稠地少,主要满足有耕种能力的贫雇农,但对有特殊困难的非农业户,也给予了照顾。据统计,分得土地的非农业户1186户,4709人,分得土地929.8亩,平均每人分得0.595亩。
  第三,园艺生产中的主要劳动与附带劳动问题。郊区园艺生产占相当比重,蔬菜播种面积达11900多亩,果品总产达7070余市担,而且,园艺生产在耕作上比较精细,还需要多种劳动和一定的技术;同时,不少园主除雇用技术工人外,自己和家人则参加灌水、拔草、灭虫、看守、割菜或到市场推销产品等劳动,这些劳动是园艺生产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是长年操作的,因而,在划分阶级成份中,把这些劳动应算作主要劳动。
  第四,对待富农问题。市郊土地改革对待富农的政策是:保存富农经济。这就是对富农所有的自耕或雇人耕种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加以保护,不得侵犯。对富农出租的少量土地亦保留不动。兰州市郊区共有富农110户,1272人。土改前占有土地4158.9亩,土改后占有土地4130.6亩,仅比土改前少28.3亩。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孤立了地主。其次是保护了中农。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后,更保证了中农不受侵犯。
  第五,对待工商业问题。市郊土地改革中,对待工商业采取了保护的政策。对于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未予没收;对于工商业者在郊区雇人耕种之土地,家中无人参加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征收了其土地。但对居住在郊区以土地维持生活的人口,酌情留给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对于家中有参加农业生产主要劳动的,根据郊区的家庭人口、土地情况另订了成份;对有些工商业兼地主,土地占有量未超过当地地主平均数者,土改复査中卸去了地主帽子,改订为工商业者。全市74户郊区工商业者,有61户征收了土地和房屋,其中征收土地699.7亩,房屋105间半,庄基场面7.5亩。
  第六,对待社会民主人士问题。郊区由于和城市密切联系,土改中涉及到工商业者、社会民主人士的问题很多。这些人,有的曾在历史上有恶霸行为和罪恶,土改中群众要求说理斗争。如裴建准、杨慎之、郭文玉、荫辉之(一林丰经理)等。但为了加强反封建势力的统一战线,首先教育这些人在土改前或土改中,自动向群众低头认罪,并赔偿损失,以平民愤;其次,说服群众,给予照顾,即:采取了缺席说理、书面赔情等方式向群众认罪。这样,既满足了群众的要求,又体现了党对民主人士的政策。

知识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国民党马家军留下的废墟上, 使兰州由一个经济凋敝、文化落后、交通闭塞、城市面貌破败不堪的烂摊子变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为支柱,电力、煤炭、建材、电子、轻纺等行业相配套的黄河上游新兴的工业科学文化城市。陇海、兰新等四大铁路干线交汇兰州,西兰、兰新等八条公路干线辐射全国,短波、 微波、光缆等多种通讯手段与世界沟通,兰州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量逐年增长,一大批名贵土特产享誉海内外;商贸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商业大厦及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市场一派繁荣;科技、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丝路明珠”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阅读